“今天万里无云,骄阳照在大地上,火辣辣的太阳,似乎也不能阻挡孩子们向往上学之心……数学课上,我用当堂检测法来考验他们,大多数学生都能安静答题,静静思考,就连平时爱调皮捣蛋的学生也很沉默,让我很吃惊……”这是澄迈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王小敏在澄迈县太平镇博芳希望小学支教第五天的日志片段。
像王小敏一样,今年共有33名澄迈籍暑期返乡大学生分布在太平乡博芳希望小学、桥头镇沙土小学、瑞溪镇罗浮小学支教。他们响应澄迈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的召集,利用寒暑假时间,为澄迈县农村小学生送去知识、关爱与陪伴。澄迈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由出生于1991年的澄迈大学生蔡仁里于2013年创办,当时他念大学二年级。“最初的设想是帮助家乡的留守老人,组织大学生给老人们送温暖。”蔡仁里说。大学期间,蔡仁里学的是企业行政管理专业,他发挥所学,初步构想了团队模型和运行规程。2013年8月10日,他首次在网络上发布了志愿者招募公告。同时,他去到家乡各地考察,确定志愿服务点。“报名者比预想中少很多,但也不算太差,第一批有5个人报名。”蔡仁里说,首批报名的大学生给了他很大的鼓舞,此后,他们又鼓动了七八个同学入团。王谋超是第一批自发响应招募的大学生,他还记得组建团队之初的尴尬和艰难。“那时候什么也不懂,什么也不怕,我们走街串巷,挨个去澄迈县城的大小商铺寻找赞助。”王谋超说,刚开始受到不少质疑,一番奔波下来,只收获了一包茶叶和一叠瓷碗,让人哭笑不得。最后,队员们只好每人出资10元,作为团队启动资金。但10余人的团队,出门一趟,车费开销也不少。蔡仁里提议分头行动,去各交通部门寻求帮助。令人惊喜的是,澄迈县公交集团一口答应,免费包揽他们团队的出行。那年夏天,蔡仁里组织的两场敬老院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共青团澄迈县委的认可。此后,共青团澄迈县委主动为他们的志愿活动提供物资支持。澄迈返乡大学生志愿服务队慢慢壮大起来。“好啊,那你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能当志愿者了。”这段对话是王谋超与他的支教学生间的对答,时间是在2014年暑假,王谋超第一次在桥头镇沙土小学给孩子们上完课后。他说,当时学生脸上的笑容和对未来充满期待的眼神烙在了他心里。那一年,王谋超与队员们来到沙土小学时,威马逊台风刚过,学校断水断电,折断的树枝和遍地的垃圾让这个支教点一片狼藉。王谋超组织队员迅速清理现场,才让支教活动顺利开展。那段时间,作为支教队唯一的男生,王谋超每天还要采购食材,给队员做早餐。支教的辛苦不言而喻,但他没有抱怨,反而逐渐变得成熟和有责任感。志愿者郑瑞环也有难忘的经历:一天下午第一节课后,天空下起瓢泼大雨,四年级学生蔡仁基冲出教室,在矮墙上翻来跳去,怎么也不听两位支教老师的劝说。可是担心蔡仁基滑倒摔伤,也担心他会淋雨感冒,于是,郑瑞环和两个支教老师,冒雨跟蔡仁基在操场兜了好几个圈子,才把蔡仁基拽回教室。此时他们已浑身湿透。郑瑞环克制着脾气给蔡仁基擦干头发,并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小家伙始终一言不发,双手背在身后,歪着身子站着,一副不屑一顾的样子。但没想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孩子变得乖巧很多,上课不再打闹,认真听课。看到他的改变,郑瑞环心里有了许多欣慰。
今年是王小敏第一次参与支教。课前课后,学生们总喜欢围着这位温和的小老师交流,问她:“城市的生活是什么样?”“怎么去你上学的地方?”“坐飞机是什么感觉?”她很有耐心地一一解答。
在支教的第十天,王小敏走访了三年级学生的家庭。让她感触很深的是班上20多个学生,近一半来自贫困户家庭,其中许多家长长期在外务工。她渐渐明白,即使是暑假,学生们还是愿意一早到教室等待支教老师到来的原因。
“博芳希望小学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缺乏年轻的老师,对于新知识、新技术的掌握欠缺。”郑瑞环说,基于这些原因,他们为学生们设计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第一课堂主授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书法、海南地理、思想品德等课程。第二课堂则根据小老师们的特长,开设礼仪、手工、舞蹈、朗诵等兴趣班,开阔孩子们的视野。“我们的支教只有半个月左右,其实能教给孩子们的知识很有限,重要的是我们像哥哥姐姐陪伴着他们,把我们的体验和见识分享给他们。”王谋超说。王小敏和郑瑞环希望能在大学毕业之后,返回家乡,做真正的小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