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前,当王文克决定返乡的时候,他的家乡——澄迈县桥头镇沙土村穷得出了名,外地人都说“嫁女不嫁沙土郎”;
12年后,源自这里的“桥头地瓜”品牌全国闻名,地瓜产业带动全省近万农户脱贫,致富乡亲盖起一栋栋“地瓜楼”……到底是什么让小地瓜成为扶贫大产业?在王文克看来,这其中需要地方党委政府、企业、农民各方的付出和努力。大学生返乡创业 沙土地里掘金
8月4日上午,海南日报记者来到桥头镇沙土村,57岁村民杨其良正在地瓜秧苗田里忙碌,鲜嫩的地瓜叶匍匐在泥土地上,肆意地生长着。据悉,今年的采收季刚过,现在是育苗期,大概到9月份,就开始新一轮的栽种了。
“一亩地一年的收益少说也有上万元!种得越多收益越多。”杨其良一边忙碌一边高兴告诉记者,2014年他还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近年来,他逐步扩大地瓜种植面积,得益于产业发展,他不仅成功脱贫,还盖上了新房,日子越过越甜美。那么,以前的沙土村为什么穷?因为以往村民主要依靠种植水稻,而这里多为海边沙地,种植水稻效益不高,导致大量劳动力进城打工,大片土地闲置无人耕种。“变化始于2007年前后,‘地瓜书记’王文克返乡,发展地瓜产业,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闯出了一条新路子。”杨其良回忆道。彼时,毕业于南京工程学院的大学生王文克,先后在深圳、北京、海口等地工作,已经在城里过上了有房有车的小康生活。决定返乡,是因为他发现:海边沙地虽然种水稻不行,但出产的地瓜品质却格外好。“考虑到城里人对健康农产品的诉求越来越强烈,我觉得这是商机,并且我相信,地瓜产业能够帮助乡亲摆脱贫穷的困境。”王文克说,2007年,他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率先在沙土村试种100多亩地瓜获得成功,年收益20多万元,一下子带动了当地村民发展地瓜种植的积极性。
但起初,桥头地瓜的价格并不高,田头收购价平均每市斤0.8元。为鼓励走品牌化之路,2009年,澄迈县委、县政府提出“商标富农”战略,王文克带领沙土村民成立合作社,并注册了“桥沙”商标;2010年,桥头镇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了优质种苗培育基地,编制地瓜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统一规范地瓜种植管理技术;2011年,桥头镇组织成立产销协会,积极推行地瓜产业标准化管理体系,组织人员对农户种植地瓜选地、插苗至摘收、检验各环节标准的指导和监督,与各地瓜合作社联合为村民建立种植档案,对其种植地瓜进行统一检测、包装、定价和销售;2016年,桥头镇成立地瓜研究所,配备专职研发人员,完善研究设备,加大地瓜种植技术的研究力度,目前已研发出脱毒种苗培育技术、田头扩繁技术、标准化种植技术等3项技术和脱毒种苗培育1项专利……“应该说,桥头地瓜品牌的成功打造,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王文克感慨,由于实施标准化种植和打造品牌产生效益,桥头地瓜的产业越做越大,价格亦增长数倍,从原先的0.8元到现在的5元一斤,每亩年产值过万。
种植户积极响应 释放规模效应
高经济价值,直接调动了全省各地农户种植的积极性。据统计,目前桥头地瓜在全省建有8个示范种植基地,带动农户种植近8万亩,其中,桥头镇境内种植面积2.8万亩。
不仅如此,物流、销售等环节也为种植区农民新增了多种就业岗位。40岁沙土村村民王永敢告诉记者,每年3月至6月,地瓜采收季节,他就开始忙碌于收购、运销,也因此增加了收入,2014年建档立卡的他,如今已成功脱贫。
“我们鼓励贫困户从事地瓜收购、发展地瓜种植,免费向贫困户发放种苗、提供技术指导和签订保底价收购协议。”王文克介绍,沙土村1300多户5300余人,目前除了4户家庭有特殊情况外,其他人基本全部脱贫,全村近95%户村民都盖上了新房,大家称之为“地瓜楼”,而他,作为沙土村党支部书记,也被大家调侃为“地瓜书记”。
目前,澄迈县有地瓜电商约184家,产品远销日本、加拿大和北京、上海、广州、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3000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