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澄迈县永发镇大学生吴一凡返乡创业,致富不忘众乡亲

澄迈县永发镇大学生吴一凡返乡创业,致富不忘众乡亲

2019-08-20


▲8月6日,吴一凡(左)与妻儿一同挤羊奶。

“那个大个头的奶羊怀孕了,不要惊动它,先给它旁边的那头羊挤奶。”8月6日上午,在澄迈县永发镇牧流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吴一凡和妻子在给山羊挤羊奶。

吴一凡,牧流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他2003年大学毕业,2010年返回家乡永发镇博厚村创业,通过自学摸索出一套海南黑山羊养殖技术,创办养殖场。如今,转型走三产融合道路,带动永发镇及周边村镇贫困人口1441人走上脱贫之路。

返乡创业 自学山羊养殖

大学刚毕业的几年,吴一凡靠着医学专业之长,开过医疗诊所,干过医药批发,还开过羊肉餐馆。开餐馆时,由于常常买不到好羊肉,他萌发返乡创业的想法。“自己学过医学,懂医疗技术和营养学,要不回乡试试养山羊?”吴一凡说,家乡永发镇乳羊在当地小有名气,每年5月份镇上会举办吃羊肉的节日,但是永发乳羊品牌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2010年,吴一凡带着10余本山羊养殖书籍从海口市区回到博厚村。长达半年时间里,吴一凡苦心钻研书籍,抽空到省内外大型养殖场去学习技术。通过自学摸索,吴一凡总结出一套山羊养殖秘诀:“比如给每只山羊安置耳标编号,防止近亲繁殖;在饲料中添加有益菌,以提高山羊肠道吸收功能;掺入中药,给山羊补气提神。”吴一凡说,因为拥有自成一体的养殖技术做支撑,2013年他养殖的山羊从10只发展至80余只,他计划扩建养殖场。

机缘巧合,2013年澄迈县全省率先建立大学生创业扶持资金,出台了系列优惠政策。吴一凡抓住机遇,向政府申请扶持资金。当年,澄迈县及时提供了8万元帮扶资金,还鼓励他成立澄迈牧流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让青年创业者相互交流学习。到了2014年,吴一凡养殖的山羊发展至200余只。政府再次给予8万元和7万元的两次创业奖励。于是吴一凡在金江镇建设了第二个养殖基地,山羊养殖初具规模。

反哺家乡 带动乡亲脱贫
 
2016年,老城镇文玉村贫困户王德师的10头母山羊,在喂养一年多时间里繁殖的小羊羔,无一存活。请兽医、技师来诊断,没有改观,王德师焦急万分。吴一凡在了解了羊的情况后,向王德师承诺,只要按照他的方法连续用药和喂养,情况就会好转。果然在两个月之后,王德师的母羊生下了9只活蹦乱跳的羊羔。这件事让吴一凡思考,利用自己现有能力为家乡做些实事。

同年,他吸纳永发镇、老城镇、中兴镇等周边贫困户加入牧流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可以扶贫资金入股,年底分红,也可购买羊仔,合作社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吴一凡还向政府和贫困户许下“死亡包赔偿,生病包治疗、产羊包销售”的承诺。

永发镇那雅村贫困户黄克武第一年购得7只山羊,吴一凡主动上门为他提供技术服务,两年之后,黄克武的羊群发展至50多只,成功脱贫,还盖起了楼房。当时像黄克武一样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有16户,入社第一年,这些贫困户共计收入12万元左右,第二年收入达到20万元。

第一批入社的贫困户率先尝到了养羊的甜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加入合作社。目前,牧流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已经带动永发镇江北片区101户贫困户429人走上养羊脱贫之路。

改变观念 发展三产融合

随着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吴一凡没有过早高兴,而是谋划转型发展。他说:“市场同质化竞争越来越激烈,传统产品附加值会缩水,如果不改变观念,路会越走越窄,要加紧三产融合。”2017年底,他筹建“永发福羊文化体验园”,依托山羊养殖第一产业,做农产品加工,打造产学研基地,推进农旅深度融合。

永发福羊文化体验园一方面与博厚村党支部对接,创建“党建+产业+贫困户”模式,配合博厚村党支部给贫困户做山羊养殖培训,并且让贫困户在体验园实操,演练学习养羊全过程;另一方面,对接海口多家大型企业、学校、幼儿园等单位开展“团建旅游”活动。体验园开园以来接待各类游客近2万人次。

吴一凡还积极与省内外扶贫公司合作,延长产业链。2018年,与海南村里吧吧实业有限公司合作,规划建设共享农庄,开展羊文化体验与农村旅游。2019年与湖南羊帆起航乳业有限公司合作,注册澄迈牧流羊奶源乳业有限公司,计划9月份向市场推出鲜羊奶等产品,填补海口羊奶市场空白。“我们在一步一步朝着创业之初‘做给农户看,带着农户干,领着农户赚,延伸产业链’的初心前进。”吴一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