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职成动态 > 村美民富 共奔小康 ——我市农村环境发生可喜变化

村美民富 共奔小康 ——我市农村环境发生可喜变化

2019-09-12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70年光辉岁月,使新中国不断强起来;40载改革开放,让人民逐渐富起来。在时代的变迁中,我们每个人都亲眼目睹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我市紧紧抓住全省统筹推进城镇化的有利契机,紧密结合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农村环境整治做到了高起点策划、高标准实施、高质量推进,人居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如今,当你走进敦化市的各乡镇,都会被眼前的美丽景象所感染。不论是在镇区,还是在村屯,只见一条条新修的道路在不断的延伸,街区村屯的绿化草坪、娱乐休闲广场、路灯等设施一应俱全,人们尽享着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所带来的实惠。
     为了彻底改变农村面貌,2011年起,我市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系统工程来抓。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实施方案》,打响了由市委书记挂帅、35名市级领导包片、96名乡镇领导包镇(乡)、89名优秀后备干部包村,层层落实、村村帮扶,以“五清”“五改”“五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战。三年攻坚,资金何来?我市本着“向上争取一块、政府投入一块、部门帮扶一块、村民自筹一块、社会捐助一块”的方式。农村环境三分建、七分管,健全“村规民约”,积极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规范和约束村民行为,引导农民养成讲卫生、讲文明的良好习惯。进一步强化乡镇专业环卫队伍建设,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设立了卫生监督员。
     在整治农村环境过程中,我市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整治,充分结合村庄历史人文风貌,深入挖掘村庄特色,塑造具有鲜明地域特点、自然与人文相映衬、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色村庄。特别是在民居、围墙、绿化、美化等方面不搞一个模式,不搞一刀切,强调“一村一品,整村一致”,充分展示乡村特色、地域特点和民俗风情,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风貌。
当你走进雁鸣湖镇腰甸村和小山村,仿佛走入人间仙境。依山傍水的现代民居整齐地排列在村路两旁,村路边花草繁茂,庭院里绿树成荫,呈现出名副其实的魅力乡村和国家级美丽乡村。这是近年来我市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果的缩影。
     近年来,我市以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绿地工程、良田工程、节能工程“五项工程”为抓手,综合施治,建管并重,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促进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提出了建设“生态敦化”的发展蓝图,确立了“经济、民生、生态”协调共进的发展思路。近三年来,围绕农村环境“一年见成效,两年大变样,三年创一流”的总体目标,全面实施“五清、五改、五化”工程,建成34个省级示范村,全市303个行政村全部达标,16个乡镇全部进入州级卫生乡镇行列,其中13个乡镇荣获国家和省级卫生文明乡镇称号,大石头镇、官地镇、雁鸣湖镇被评为“国家级生态镇”,雁鸣湖镇腰甸村入围全州首批“十佳魅力乡村”。
     经济发展为农村环境整治注入了活力。贤儒镇把抓产业、提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纳入党委和政府富民兴镇、改善农村环境的重要工作来抓。重点打造太平山工业园区,建设烟叶、食用菌、林地经济和劳务输出四大支柱产业,大力发展林下养殖、红松果林培植、中药材种植、柞蚕养殖等致富项目,引导农户股份合作经营,转移劳动力2400人。打造园区经济,带动基地规模经营,有效节约转移了劳动力,切实增加了农民收入。官地镇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经济。杨家屯村草莓栽培远销韩国,每亩产值高达2万余元。全镇菊花产业面积400余公顷,年产值达1200万元。大力推广玉米高光效栽培技术,高光效玉米种植面积达320公顷,每公顷产量高达11吨,与常规种植方法相比可增收30%左右。
     乡野风貌整洁现如今已经不再是敦化市农村的新鲜事,如今,乡野新风尚是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民从富腰包开始转向富脑袋、富精神。近年来,我市以改善农村娱乐文化环境、丰富农民生活、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农家书屋”“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活动为载体,通过以政府投入为主、村级投入为辅的“联建”方式,在全市16个乡镇建成农家书屋299个、村级文化大院303个,实现村级文化娱乐全覆盖。
     几年来,我市把城市社区文化理念引入农村,探索农村民生公寓新方式,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有着积极作用。在改造内部居住环境的同时,注重外部环境整治,实现了由落后到亮点的转变。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集中投放”的原则,市政府积极落实危房改造配套资金、财政列支专项资金,用于民生公寓建设补助和修缮维护。通过近几年来农村民生公寓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的不断推进,农民的居住条件有了大幅改善,村民的生活方式改进了,卫生状况明显好转,文化活动日益丰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美丽乡村为美丽中国底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提升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同时,也能为农村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带来强大动力。
本报记者 陈凤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