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职成教育蓬勃发展,助推社会事业全面提升

职成教育蓬勃发展,助推社会事业全面提升

2018-01-31

    近年来,我市坚持把发展职成教育、社区教育作为科教兴市、建设人力资源强市的重大工程,在大力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着力发展职成教育、社区教育,形成了基础教育和职成教育、社区教育齐头并进、百花齐放的良好局面,为我市经济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人才。

    一、强化领导,建立政府统筹发展机制。

    多年来,我市坚持基础教育、职成教育、社区教育统筹发展,保持高中阶段在校生职普比大体相当,保障成人教育与其他类型教育协调发展,实现了各级各类学校布局合理、教育统筹协调发展的目标。市政府一直加强职成教育、社区教育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和乡镇政府也相应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管理制度,建立督查、考核和问责机制。将职成教育、社区教育纳入市镇(街)年度工作计划,纳入责任目标管理,实行双线督导,以检查职成教育工作落实情况,把督查结果列入各单位政绩考核的重要项目内容。

    二、增加投入,优化育人环境。

    我市坚持“只增不减”的原则,落实职成教育、社区教育专项经费,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长效机制。一是足额提取城市教育费附加和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二是职能部门设立专项经费,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三是不断提高职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改善办学条件,四是足额筹措地方配套资金,确保落实国家助学政策。据统计,2017年,全市投入职业教育专项经费3845万元,落实职业教育免学费资金3517.78万元,助学金配套资金213.4万元;投入成人教育专项经费400多万元,足额提取职工培训经费160万元。通过增加各项经费投入,有效地优化了育人环境。

    三、整合资源,优化职成教育资源配置。

    为进一步做强我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实现由职教大市向职教强市的转变,我市十分重视职成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优化。2009年将原高州三中职业高中部撤并组建高州市职业技术学校, 2014年将高州市工业中专学校撤并到高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2017年将高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并入高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组建成新的高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将高州开放大学和高州市教师进修学校调整为与新的高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合署办学,成立了集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和继续教育四位一体的职教中心,实现“三校两地、统筹共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同时,进一步加强并完善各乡镇(街)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场室建设,充分利用城乡教育布局调整中空余出来的中小学校舍、社区文化活动场所、党员活动室、社区服务中心等教育资源,集中管理,高效使用,使我市的职成教育资源配置利用达到最优化。

    四、创新举措,形成职成教育发展新特色。

    为提高办学水平,我市职业学校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和联合办学。我市中职学校先后与广州市土地房产管理学校、广州市纺织服装职业学校、广东省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等职校开展中职联合办学,取得良好的办学效果。先后与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广东菱电升降机有限公司、江门雅图仕印刷有限公司等企业广泛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集团化办学、联合办学的社会效益日益显著。各职能局、职业学校借助市、镇、村三级培训网络体系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训基地,走产教联合发展之路,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参与社会培训工作,力促产教紧密结合,互补互利,相得益彰。

    五、开展社区教育,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

    全市以五个空前的力度和坚持“六个优先”的政策,全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构建了“市—镇(街)和市局单位—社区教育中心(村、居)”三级社区教育管理模式。通过电视、报刊、广播、网络等宣传平台,最大范围地推介终身学习的理念,让社区教育深入人心。近年来,我市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分类教育的培训和服务全社会活动,以高州职教中心为基地,发挥国家级重点职业技术学校等职能单位的力量,致力培育新生代工人;以冼太庙、潘仙祠、昭忠祠、烈士陵园等阵地,开展爱国等教育活动;以高州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广场舞等训练基地为抓手,开展文体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以冼太文化、潘茂名文化、荔枝龙眼文化、高州木偶戏、山歌、木刻版画、八音锣鼓、粤曲艺术和茄雕文化等为载体,致力传统文化的挖掘与传承;以成才为目标,开展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组织全市青少年校外系列实践教育活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社区教育形成“政府统筹领导、教育部门主管、其他部门联动、社会积极配合、社区自主活动、群众广泛参与”的格局。

    经过多年来的大力发展,我市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我市拥有5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8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92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各职业学校、成人文化学校、农业培训基地等职成教育机构为社会组织各类培训年均7万多人次;开展各类知识讲座、文化宣传等上千场次。职成教育的蓬勃发展,为我市的社会经济提供智力支持,助推我市社会事业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