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职成动态 > 江山市大桥镇打响“稻香大桥”品牌 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

江山市大桥镇打响“稻香大桥”品牌 绘就“共同富裕”新图景

2021-11-26

连日来,大桥镇陈家村稻渔综合种养基地组织人手捕捞今年的稻花鱼。年初投放的小小鱼苗通过捕捉小虫、进食野草,已经长成了肥美的稻花鱼。“你看到的这一大片地都属于我们稻渔种养基地,从2019年的238亩起步,现已增加到1000亩了。鱼和稻谷加起来,每亩田可以增收2000元左右。”项霞家庭农场相关负责人肖远亲指着阡陌纵横的稻田笑着说。

据了解,实施稻渔综合种养之后,稻谷产量从每亩500公斤提高到600多公斤,每亩田还能养殖60公斤的稻花鱼,每公斤稻花鱼能卖到近20元。除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稻花鱼还成为了证明生态稻米优质生长环境的“合格证”,绿色种植的稻花鱼大米每公斤价格从3元卖到了4元。

大桥镇地处我市西部,素有“浙西粮仓”的美誉。近年来,由于散户种粮效益偏低,村民外出务工增多,部分村庄出现土地抛荒的现象。如何擦亮“浙西粮仓”的金字招牌,实现从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的转变?生态互补、稳粮增收的稻渔综合种养成为该镇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选择。立足农业特色资源优势,大桥镇大力推行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建成5000多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从“单一种养”到“一田多收”,实现了农民增收和农业转型“双突破”,描绘出丰收新图景。

2019年是大桥镇稻渔综合种养试水的第一年。在确定发展路径后,大桥镇第一时间成立稻渔综合种养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清单化明确目标任务,自上而下高效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一周时间就完成了1038亩土地连片流转目标,创造出“大桥速度”。

鱼沟的深度、鱼池的面积、稻鱼品种的选择等有一定的技术规范,这成为了摆在养殖户面前的难题。大桥镇通过“乡村空中学堂”开展“线上+线下”“走出去+请进来”的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广大种养主体与镇村干部的种养技术能力和水平。“除了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我们还成立了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发展服务团,帮助农户及时解决在种养、销售过程中遇到的难题,让他们能安心种养,没有后顾之忧。”该镇人大主席姜春兔介绍,截至目前,服务团累计为种养主体提供专业化跟踪服务600余次,帮助解决生产、管理、销售等方面的实际问题550多个,为种养主体节约经营成本30多万元。 

2019年至2020年,大桥镇以“浙西粮仓、稻鱼飘香”为主题,连续举办两届稻鱼丰收节,融民俗、农耕、稻鱼、美食文化为一体,开展系列趣味活动和美食体验活动。“赏民俗风情、品舌尖美味、庆稻鱼丰收”成了大桥镇休闲文体活动的重头戏,慕名而来体验农耕文化的游客络绎不绝。“举办丰收节让村子的人气旺了起来,农田水利设施、村庄道路、村容村貌也有了很大的改善,还为村民提供了近百个就业岗位。我们下一步打算发展农家乐,让村民共享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的‘红利’。”该镇陈家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徐深辉介绍。

借着丰收节产生的叠加效应,大桥镇积极对接市“乡村空中学堂”电商平台、商会、餐饮酒店等,开通了直播平台,全环节推介稻花鱼稻鱼米,开展稻花鱼厨艺大比拼、稻花米评比、稻渔种养之星评选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打响品牌知名度、增强群众认可度。“我们通过网上三衢味、‘饿了么’平台等销售渠道,去年销售了稻渔优质米342吨、稻花鱼63吨,销售额达450万元。”肖远亲说。如今,大桥稻渔优质米、稻花鱼在江西、福建以及省内的绍兴、衢州等地区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消费群体。

眼下,大桥镇正致力于以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打造稻香大桥高效农业综合体。“今年我镇将继续加大对稻渔综合种养项目的扶持力度,扩大种养规模;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化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全面打响稻香大桥的品牌,走好共同富裕之路。”大桥镇党委书记毛才明说。


作者:徐贵祥 毛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