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
乳源瑶族自治县畜牧水产局经过研究实践,创新了思路,使水产养殖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最明显的特点是养殖方式和捕捞方式两大转变,产生了新的生产方式。
在乳城镇前进村高头赖水库,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黄樟翰介绍说,经过实践证明,乳源水产养殖发生了根本变化,那就是变废为宝,循环经济路子越走越宽越好。他高兴地说,我们在粤北水源地的乳源瑶族自治县尝试水产养殖的试点,探索渔牧一体化生态养殖的思路,目的是寻找农业的节能减排方法和挖掘农业节能减排的潜力,实现整个生态的良性循环,在水源地做一个把污染减少到最低的样板或示范。
在实践中,改变猪粪直接排到鱼塘养鱼的方法,把猪粪作为种草的肥料,再把草作为喂鱼的饲料,使原来用猪粪或饲料喂鱼变成青草喂鱼。这样的话,有多方的作用,如节约很多粮食,1亩青草可养1吨多鱼,而鱼的质量高,价格也高,如果用饲料养殖1吨鱼,要用3至4吨的粮食;青草喂养鱼对食品安全也有保障,主要含蛋白质高;青草喂鱼没有污染;还可以把高质量的鱼跟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使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等,最终改善水源体生态等。
捕捞方式也从根本上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工人捕捞到现在的机械捕捞。该县水产养殖专业人员杨谷华说,我们在水库中安装了获得国家专利的机械化定点捕捞装置。这样的机械装置代替人工捕捞,好处特别多。如省时省人省力,以高头赖水库为例,该水库面积约80亩,去年的产量约8万斤,用人工捕捞仅排水就需要20人,时间需要2个月,而用机械捕捞,仅2个人就可以完成,不仅不用排水,也不用人力抬鱼挑鱼等;甚至可择时捞鱼上市,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可轮捕轮放,选大放小等。
记者在现场看到,水库中水质清澈,时有鱼群游动,水库边上的山坡上,长着一片片郁郁葱葱喂鱼的鲜嫩青草;库中安装了机械化定点捕捞装置,水产专家、技术人员在指导养殖户……黄樟翰站在水库边上欣慰地说:“养鱼生产方式的转变,环境会变好,农民增产又增收,又可与旅游产业结合,乳源水产养殖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水产技术人员指导安装机械化捕鱼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