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推动农科教紧密结合 服务生态农业快发展

推动农科教紧密结合 服务生态农业快发展

2015-08-06

推动农科教紧密结合 服务生态农业快发展

——乳源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特色项目典型案例四

 

一、实施背景

乳源是一个资源丰富、生产环境优越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有山地275.6万亩、耕地14.87万亩(水田11.15万亩)、水域8.5万亩,分别占县域总面积(344.85万亩)的79.9%、4.3%和2.5%。近年来,乳源立足广东生态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全局,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培育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按产业化推进、品牌化打造的要求,四轮齐驱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农业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但是,乳源山多地少,农业技术人才缺乏,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如何克服这一短板,发挥乳源农业得天独厚生态优势,从而获取生态农业更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传统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发展。

二、主要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一片两带”生态农业建设为平台,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和自我发展能力、较强农业生产经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全县农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工作过程

(一)结合实际,完善培养机制

加强全县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和“一片两带”生态农业建设调研,充分了解实际情况,围绕生态农业发展实际,生态农业产业需求为导向,不断推进送教下乡工学结合半农半读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完善农业行业、农业企业全程参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机制,直接面向生态农业生产一线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加强县村三级农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建成10所镇(社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02所村级成人教育学校,保证教学有设备、下乡有工具、学习有场所、实习有基地。加强农民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民教育信息化步伐,构建农民终身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二)明确需求,合理设置课程

利用资源优势,扎实抓好中职教育。通过电视、网络、宣传栏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宣传,用职业教育免学费和助学金等政策吸引更多未能进入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综合素质。

在乳源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农业机械化专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等涉农专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作用,整合县域职业教育培训资源,利用三级培训网络,建立适应市场需求、层次分明、形式灵活、特色明显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对广大农民进行劳动力技能培训、新型农民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围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开设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农村电气技术、现代农艺技术、蔬菜果瓜种植等课程,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职业技能和经营能力,为乳源农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保障

(三)搭建平台,完善管理机制

依托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10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社区教育中心)、102所村级成人教育学校,发挥“一片两带”(城效观光农业产业示范片和石灰岩山区耐寒耐旱农业产业带、深山区农林经济产业带)中的高山蔬菜、瑶山茶叶、生态瓜果、优质黄烟等优势,加强职校与农业、科技合作,设立农药残留检测、组织培养等5个实训室。

建设集教学、科研和生产经营为一体的9个基地,即信必达蔬菜种植基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示范基地、横溪水库养殖基地、有机富硒水稻种植示范基地、东盛金银花种植示范基地、塘肚和圳头村稻田泥鳅养殖基地、新高畜牧水产养殖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示范基地、一峰生态园。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载体建设,建设瑶香源(竹鼠养殖)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示范基地、省级油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四)注重实效,开展技能培训

大力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业科技入户十百千工程”。加强重大成果和关键技术推广应用培训,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秸杆还田、病虫害统防统治等关键技术,确保蔬菜、瓜果、淡水鱼等大宗产品的品质,打响绿色品牌。示范推广新优品种和先进实用技术,制定分区域、分品种、分季节的技术指导方案,并落实到具体的实施单位和农技人员。三年来,定向培训种植、加工、生产技术人员5000多人次。

(五)注重推广,增强发展能力

推广“公司+农户+学校”的培养模式,引进深圳嘉农公司、广州敬修堂、宝华公司、冠华公司等2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其中省级企业2个,市级企业5个;加大扶持力度,发展和壮大新新农业公司,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每年安排县级资金100万元用于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各种合作社266个,其中国家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6个,市级示范社9个。

加强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建成9个镇农技站。大力推广农业科技、设施农业等项目,推广农业技术11项,特色甘薯引种及其地膜栽培技术应用、粤北冬种马铃薯黑膜覆盖自然出土综合栽培技术等2个项目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加强“院地合作”,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选育的岭溪竹丝李成功通过广东省农作物种子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被命名为岭溪李。

加强与东莞合作,在两地举办农特产品展示展销推介会,有效提升了乳源农产品知名度与竞争力。开展农村电工等实用技能大赛,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条件保障

一是政府协调,出台了《乳源县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方案》、《乳源县农业科技培训方案》,促进农科教紧密结合,切实推进科教兴农工作。二是保障职成教育经费投入,确保使用效益,扩大农村动力培训阳光工程规模,提高补助标准。三是落实成校人员编制,优化了师资,合理配置教师队伍。四是办学条件得以改善,培训网络遍及9镇、102所村级成人文化技术教学点,方便农民随时随地接受教育。

五、实际成果

随着科技培训的不断推进,每个农户家庭都掌握了1-2项农村实用技术,农民劳动致富能力和创业能力日益提高。乳源农业生产布局呈“一条长廊、两大产业带”格局。在乳城、一六、游溪、桂头等镇建成了绿色生态观光农业长廊,通过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普及,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有机肥无害化处理,无公害农药的推广使用,大力促进了蔬菜、西瓜和优质肉猪等产业的发展;在大布、大桥等高寒石灰岩山区建成特色产品产业带,村民掌握反季节蔬菜、烤烟的生产、加工技术,把“先天不足”充分利用;在必背、东坪、洛阳等镇建成精品农业产业带,通过推广优良品种和绿色生产技术,大力发展茶叶、中药材、水库鱼。村民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推动乳源农业生产从单一、分散、低产值逐步向多元化、标准化、产业化、优质化方向发展。职成教育在“服务三农”人才培养培训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县荣获“全国绿色食品示范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和“中国果菜无公害科技示范县”等荣誉称号做出了贡献。

六、体会

生态立县、农业稳县是乳源的战略目标,开展农村职业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科技能力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我县的职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针对农民的职业教育还比较薄弱,专业教师队伍还不够壮大,培训项目存在局限。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提高农民的素质教育和技能教育提到重要的位置,让更多的农民更好的接受农村职业教育,为乳源的生态农业发展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专家在柑橘种植基地现场授课


种植户在修剪沙田柚


组织种植户到贡柑加工厂参观学习


种植大户分享贡柑种植经验


分享生姜种植经验


生姜收成现场


瑶山茶叶种植基地


我县大桥镇下西山村黄烟种植基地


西瓜种植基地收成


乳城镇鸿运菜场


紫心番薯种植基地


无公害蔬菜种植


绿色蔬菜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