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寿光持续发展循环农业——大棚垃圾和农村粪污变废为宝

寿光持续发展循环农业——大棚垃圾和农村粪污变废为宝

2020-03-26

    1月2日中午,寿光市洛城街道浮桥村,王爱贞在厨房内打开沼气,点火做饭。“用上沼气后,厨房内干干净净,也没有味道,很省事儿。”王爱贞说。

  记者看到,王爱贞家厨房内窗明几净,没有烟熏火燎的痕迹。

  这得益于村里的沼气直通到户工程。5年前,浮桥村总投资370万元的沼气技术服务站运营,全村300户村民的日常做饭用上了沼气。“使用沼气,不仅干净、卫生,而且方便、便宜。较天然气,能省下近一半的费用。”浮桥村党支部书记傅良信说。

  更重要的是,沼气生产所用的原料是蔬菜秸秆、农村粪污等各类农业废弃物。除沼气用于村民日常生活外,沼渣、沼液等经过处理成为有机肥,用于村民的蔬菜生产,实现循环利用。

  “沼气站一天能处理粪污60立方米,一年下来在2万立方米左右。秸秆处理,一年在1500吨左右。村里的种棚大户免费把秸秆拉过来,我们免费给他们提供沼液,互相帮助,循环利用。”洛城街道浮桥村沼气站工作人员付华德说。

  寿光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秀欣说,浮桥村的这种生态循环模式,不仅解决了“偏远地区用气难”“大棚垃圾无处存放”两大难题,还降低了化肥、农药的施用率,提升了蔬菜品质,助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寿光通过建设沼气服务站、引进秸秆处理企业、新上有机肥发酵等措施,使全市的蔬菜秸秆、畜禽粪污得到综合处理和有效利用,同时净化了农村环境。

  近日,纪台镇沼翠能源站的工作人员将发酵完的沼液送到菜农棚中。该项目于2013年建成投用,是国家绿色能源县示范项目,主要以大棚尾菜和人畜粪便作为发酵原材料。这个能源站,不仅有效解决了纪台镇6400多户农厕改造户的粪污处理难题,还能消化周边村庄的部分大棚垃圾,产出的沼肥用于大棚,沼气则直接通到周边社区。

  沼翠能源站负责人李泮武说:“这个站满负荷运转的话,能每天处理60吨粪污,同时还能处理周边的尾菜。年产1.9万吨沼液,可以满足1000个大棚的常年冲施肥料。”

  “把粪污转化成沼气、沼液,变废为宝,我们的空气也好了。”纪台镇曹官村党支部书记李延平说。

  粪污、尾菜变成肥料,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还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近几年,玉皇庙、曹官等村的不少菜农开始冲施沼液,效果明显。“我的茄子冲了沼液后,发黑发亮,品相好,产量也高。”玉皇庙村村民张春凤说。

  近年来,寿光不断加大投入、引进技术,大力推进农作物秸秆的肥料化、能源化,指导农民开展沼液沼渣综合利用。目前,寿光全市引进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理企业17家,其中已建成14家,以秸秆固化、青贮池、沼气等处理方式为主,年设计综合处理能力达101万吨,初步实现了大棚垃圾“变废为宝”。

  目前,寿光市正按照“统一布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的原则,对全市畜禽粪污、农厕粪污处理企业统一整合,建设人畜粪便处理服务站,合理布局秸秆处理企业,形成全市“各类垃圾分类、企业收集运输、多种模式并存、资源循环利用”的一体化模式。

  “在2020年底,寿光将新建完成4个大型粪污处理中心、4个沼气服务站、10个人畜粪便处理服务站,引进2个秸秆处理企业、30个养殖场种养循环项目,基本满足我市农业废弃物的处理能力。”寿光市农业农村局二级主任科员王建勋说。(山东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