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温岭 > 家乡的故事之非遗文化----王氏大花灯和大奏鼓

家乡的故事之非遗文化----王氏大花灯和大奏鼓

2017-12-14



一、石桥头镇:王氏花灯文化



王氏大花灯始于一六八一年,即康熙二十年,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石桥头镇上王村的王氏公宗颂扬帝德圣恩浩荡,制作八角大花灯壹盏独特风格,在元宵夜供人观赏。过了三年,又制作出壹盏六角大花灯,从此,王氏中就有了六角、八角两盏大花灯六角灯代表男性,花纹以龙为主;八角灯代表女性,花纹以凤为主。其邻族小家桥蒋氏公宗,以睦邻,亦以精巧独具手艺制作出荷花灯一盏同贺,并施放焰火、流星赞助,热闹非凡故留有顺口溜一段:上王桥头迎大灯,小家桥头雪流星,杨家桥头芥菜剥见精,下黄桥头姑娘抢走无处寻。这段顺口溜表达了由于迎灯闹元宵,各家各户亲戚来往甚多,使隔壁村地里的芥菜剥掉剩根精,大姑娘出来看灯时被人抢走,以前被抢的一位下黄村姑娘还健在,如今已有80多岁

到了一八一一年,即嘉庆十六年,王氏公宗惟恐后世毋忘花灯,为使后世花灯得以稽考,且在本族建宗祠立碑,以勉世人将有关制作资料记载立册,得以完整收藏于内,由于年代久远,事过变迁,资料失传,无从查考。

光绪十二年,族中监生王桂卿,仲才二公,悉闻族中支派安居洪家北桥王咏霓于公元一八八零年即光绪六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在清大学士许景澄保奏,随许进使国外三年后回归省京,且在两公应邀下,该公怀赤子之心,亲临村里观灯,对王氏花灯作出了高度赞扬和评价,并对花灯制作进行了带有西洋式更新,在灯的高、宽度,以及灯体加以改制。灯体质坚细腻,灯架以火侯为主,薄宣纸糊底,外以雕刻花纹图案为主,也有印纹锦花卉,秀丽鲜明龙凤鸟兽,人物描绘,眉目有情,栩栩如生制作手法流畅,并附有历史典故诗文内容丰富多彩,满纸琅琅可口。花灯制作属手工艺术,盏灯仅扎灯架需要8个人50天才能完成(不包括竹的阴干过程)糊、贴、剪、刻、画需30个人40天完成,所以制作盏灯40个人90天才能完成。

花灯的制作工艺首先准备好制作花灯所需要的工具,有硬刀、锯子、篾刀、剪刀、切纸刀、麻丝、铅丝、浆糊、钢筋。其次生长期2-3年的杠竹而且杠竹要连根挖起,稍作修剪,放在室内阴干,时间需一个月后方可用来扎架,还须准备毛竹,用于灯的外围部分。然后进行操作流程选非常直的杠竹作为灯的主骨,称之为“龙骨”,制作花灯主骨先设计好尺寸,锯好材料。②制作“沿圈”,做“沿圈”也得用杠竹,按尺寸要求做好角楞,放到稻草火中烘烤成形,因为用火烤出的“沿圈”永远不会伸直,也不会变形。做灯的外沿,选材毛竹。先将毛竹劈成篾爿,用来扎制灯体的6层“灯檐”,“灯檐”上面的“沿池”及“沿池”上面一大一小两个“胡罗”的架子,再在“胡罗”顶端扎制一个高80公分、直径为50公分的“蓝荷”(即花蓝),在“蓝荷”里插入各色纸花。糊贴灯檐、沿池、胡罗、蓝荷需用白宣纸,先将白宣纸一张张铺开,在上面刷上广胶水,待干燥后,把宣纸以32张一叠放齐,用切纸刀按八角、六角方数切好,再由画工在第一张宣纸上画出各种各样图案花纹,接着由刻纸艺人用磨的尖尖的小钻头在其宣纸上钻出图案轮廓,然后用笔描画,最后,把有花纹图案的宣纸按角糊贴上去。大灯做好后,再制作很小很小的小灯笼,挂于大灯每个角。现在,小灯笼不做了,用工艺品小灯代替。花灯制作完毕,要把灯体交界处外露的毛竹片用各色金纸包封好,使其达到美观的最佳效果。

抗战胜利前夕,一度元宵灯会上,温岭县长蔡竹屏亲临观灯,玉环、黄岩、太平三县百姓趁夜赶程观赏花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真是“门迎珠度三千客,王氏城南五尺天”观后,蔡竹屏县长对王氏花灯制作技艺作了赞扬,并要将王氏花灯编入太平县志后因蔡县长调离,县志中断,实为可惜。

    解放后,为配合党的方针政策宣传活动,王氏花灯一展风采,在花纹图案绘刻上进行革新,都以表彰党的丰功伟绩。在一九五六年,为庆贺合作化高潮的一次灯会上,得到温岭县政府和县文化局的好评。但后在破四旧和文革期间,灯架资料等被淫没于世。

自改革开放以,国强民富,中华文化更加辉煌,全国各族人民欢欣鼓舞。为此,王氏族中几位老人饮水思源,惟乃王氏花灯是族中前贤之宝,珍贵文化遗产,惟恐失传,几经商议,经族中村民赞同和资助,在2002年8月重建花灯纪念堂在族中村民的大力支持下,同心同德,承先贤文化艺术之遗产更加发扬光大,仿前贤制作大花灯两盏,于2003年元宵夜举行灯展,三天三夜时间内,观灯者不下10万人次,温岭市副市长丁琦亚及当地党政主要领导亲临上王现场观灯指导,对王氏大花灯作了高度评价。温岭电视台、温岭日报都作了报道。后在2006年、2008、20122015年元宵节,上王村都举行了迎大灯展示,中央电视台、省电视台、台州电视台都实地作了采访报道。2010年王氏大花灯被收录为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石桥头镇上王村文化礼堂承载着省级非物质文化王氏大花灯的传承与保护之地,总面积1500平方米,包括花灯展示馆与花灯文化广场,花灯展示馆建筑面积913㎡,花灯文化广场路面硬化1000㎡。石桥头镇党委政府非常重视非遗文化的创建,经过两年的努力,由温岭市新联会、石桥头镇人民政府共同筹建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室2016年3月31日在石桥头镇上王社区文化礼堂揭牌成立。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室的成立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场所。几年来,石桥头镇成人(社区)教育积极开展探索研究“王氏花灯”的非遗文化的创建、传承弘扬,获得了一些成绩。

 





二、石塘风情------大奏鼓



舞蹈简介


作为一种汉族民俗文化,大奏鼓相传始于清初,后传承于温岭石塘里箬村,演员7-9人,男扮女装,重彩化妆,身着红衣,腰系绿带,光脚板,佩带脚镯和手镯,左手高举木鱼,右手执木棰,随鼓声跳跃。每人手持一样乐器,有木鱼、扁鼓、唢呐、汤锣、铜钹、铜钟等,边敲边跳,表情风趣诙谐,富有渔村特色,整个舞蹈以唢呐和扁鼓为其调,舞姿粗犷,节奏明快,音调热烈,反映渔民满载而归的欢乐心情。《中国民间舞蹈集成大全》称大奏鼓是中国唯一一个渔村舞蹈,是中国渔村第一舞。


历史渊源


石塘箬山居民多数从福建的惠安、泉州、莆田等地迁入,当地渔区的汉族民俗民风大多沿袭着闽南习俗。据《福建·惠安县志》和箬山陈氏宗谱载,箬山陈姓渔民大约从16世纪中叶由惠安迁入,因而估计大奏鼓亦是随之带入。大奏鼓的前身,是流行于闽南沿海的车鼓弄。

“车”,是转动的意思。“弄”,是歌舞的意思。车鼓弄,就是转动大鼓、亦歌亦舞的民俗歌舞。

清乾隆年间部分闽南渔民,迁居至温岭石塘的箬山海岛。车鼓弄随之传入温岭。

车鼓弄多在渔业丰收和妈祖诞辰时表演。因为动作夸张,多转动、蹦跳,又叫跳车鼓。又因为也在元宵夜巡游时表演,巡游时的大鼓,多被装扮成张灯结彩的鼓亭。因此,又叫车鼓亭。

石塘山原为海上孤岛,1874年(清同治十三年)与内陆相连接,长期以来为闭塞僻壤之地,大奏鼓之所以能一直流传下来,这是最主要的因素。但到了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大奏鼓逐渐被冷落,到七十年文革时期已经销声匿迹。

1979年挖掘整理时改为称大奏鼓,更加突出了大鼓的地位。


艺术特点


“男扮女装”是大奏鼓最基本的特征,其装束与福建的“惠安女”一样鲜亮夺目。里箬村的先辈们说,当他们的祖先还居住在福建惠安时,大奏鼓是女人们演的。旧时的渔船设施简陋,渔民们对于气象的变幻无法预知,每次出海都是一次前途未卜的历险。因此当一艘渔船出现在地平线上时,望眼欲穿的妇女们便从箱底翻出最漂亮的衣裳,敲锣打鼓唤来别家妻女,到海滩上去迎接男人们的平安归来。

大奏鼓演员脸部的重彩化妆效果,类似于戏剧中的丑角:用浓重的白粉打底(白粉涂抹在被海风吹成古铜色的脸上,视觉效果极为强烈),双颊涂一大片红色油彩。然后戴上羊角帽,套上笼裤和斜襟衣,吹起唢呐,敲起大鼓、扁鼓、铜钟、木鱼、钹——从化妆到演出,这一切都一气呵成,海滩、石板路甚至是船上的甲板,皆是现成的舞台。

大奏鼓的音乐主要是以打击乐为主,配以唢呐吹奏旋律。闽南话称“敲锣鼓”为“敲车鼓”,原来步行演奏时用的是小堂鼓,为敲击的方便,把小堂鼓安装在一个支架上依托身上,并在支架上扎一个小亭子,旧称“车鼓亭”。后来改堂鼓为大鼓,在场地上跳舞时,打鼓就置于场地上不动,若是边走边跳时,打鼓则由两个人提着。除打鼓外,其他打击乐器有:鱼梆即木鱼、铜钟即凸心锣、闹钹、大钹、小钹、小锣、叫锣等,人手一件。唯一的吹奏乐器是唢呐,有时一支,有时两支。除大鼓外,其他人员和乐器可增可减。


表演形式


大奏鼓表演时,最初的化装采用牙粉加水涂于脸上,随手撕下未褪色的春联的红纸在两边脸上印两个大红圈,化装简易,后来用红白戏剧油彩取代以前的化装材料。

大奏鼓最初的服装为清一色闽南惠安女子打扮,老式大襟便服,花布衫,头饰用布条、纱巾,装上羊角尖,耳带简易自制的大耳环,赤脚套脚环。后改成上穿深蓝色斜襟短袄,下穿桔黄色大口裤,衣衫边角绣上桔红色鱼纹图案花边,头戴橄榄形黑色羊角帽,两耳挂着金花、大耳环,套上手镯脚镯,全队赤脚板。后来为了突出打鼓者,将打鼓者改为男装(身穿对襟短袄,头扎红布条)。

每年岁末,为祈愿丰收和平安,渔民们就跳起大奏鼓,舞者均为健壮男子,八九人、十几人不等,除一人外,全部男扮女装,头戴橄榄形的黑蓝色羊角帽,耳挂“黄金”大耳环,上穿桔黄色斜襟短袄,下穿深蓝色大口裤,衣裤边角和前襟镶嵌着桔红色的鱼纹图案;被海风吹得绛红的脸涂得雪白,而颧颊上却极富想像地画了一个红圈,粗大的脚板穿着绣花鞋,走起路来忸忸怩怩的活像戏曲中的媒婆。起舞时,那些“女人们”手执木鱼、扁鼓、唢呐、锣、钹、磬等乐器,随着那男人调动大奏鼓的节奏,时而碎步轻移、柔美婉约、如醉如痴,时而腾挪跳跃、粗犷激越、欢快有力;时而是生命的细语;时而是灵魂的呐喊,强烈地展示着渔民内在情感的冲动及征服大海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