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瞄准生产型实训基地 探索“双五”工匠精神运作模式

瞄准生产型实训基地 探索“双五”工匠精神运作模式

2019-10-16

    现代“工学结合”学徒制兴起,并成为为经济发展服务,为技能强国提供大量具有工匠精神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教育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明确提出,自2010年至2013年支持1000所办学定位准确、产教结合紧密、改革成绩突出的中等职业学校,以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为重点,以加强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创新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手段为保障,进一步深化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切实加强内涵建设,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建设,使项目学校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示范、提高质量的示范和办出特色的示范,在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骨干、引领和辐射作用。体现出职业教育是“践行工匠精神”,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这是我们国家的需求,也是时代的呼唤。

    很显然校企合作是重中之重,我依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及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以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为依托,将天津市七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引进学校共同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立校企共同规划、共同治理、共同培养、共同教学的机制,使人才培养深度进入企业生产服务流程和价值创造过程。

    武清职教中心实训基地建设通过“双五”运作方式进行。“双五”运作将耐心专注、精益求精、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融入到职业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提升其就业能力。实训基地运行以产教结合、校企合作为载体,以课程改革、技能强化为途径,以深化内涵、优化服务为目标,深入开展学生校内实训、企业顶岗实习、社会技能培训以及面向企业提供相关技术服务等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现就“双五”运作模式总结如下:

一、生产型实训基地五种运作模式

(一)加强内涵----引企进校

    践行工匠精神,加强建设实训中心,加强内涵建设,是武清职教中心“十一五” 发展规划确定的两项基本任务。这两项基本任务是相辅相成的,实训中心建设是内涵建设的重要前提,内涵发展是学校永恒的主题。实训中心已经建设完成,我们将工作的重心也已经转移到内涵建设上来,建设一所一流中职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调整专业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2.紧紧依靠行业背景,打造鲜明的办学特色

3.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

    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基础上,武清职教中心将天津市七星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引入学校,突破了传统的企业岗位培训、院校教学培养和个人自学成才的人才培养模式。达到了较大规模、较快速度、较高水平地培养初、中、高级技能人才的目标,成为校企合作多种方式中的又一良好方式。

(二)加强技能----校外设点

    加强技能训练,不单纯指学生技能,同时包括教师技能,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讲、学生练,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当今的职业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较多专业知识、授课技巧。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学习当今世界先进科技知识、熟练掌握本专业的操作技能,提高自身素质。

    因此学校采取“校外设点”的方式,一方面,聘请一些企业的专家学者、工程技术人员前来讲学,将企业最先进、最前沿的知识和理念带入学校;另一方面选派优秀的教师深入生产一线了解情况,结合本单位的学生现状、生产设备、实际技术特点和作业标准有针对性的进修学习。目前,我校已经在天津东方兴泰汽车部品有限公司、天津鑫鹏机械有限公司、天津市东方标准件有限公司设立校外实训基地,收到了前所未有的好效果。

(三)加强合作----冠名订单

    武清职教中心通过加强与企业合作,不断创新合作模式,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校上下“大力推进‘四创’工程,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我校2011年6月完成与光宝(天津)有限公司“冠名培养,校企合作”,的协议签订,这是“校企合作”的又一个重要举措。“光宝冠名班”的招生对象是武清区初级中学的优秀毕业学生。学生编入“冠名班”后,要签定学校、企业与学生(家长)三方协议,明确三方权利和义务。学校要根据“冠名”企业的用人标准和需求,拟定新的教学计划,在教学中积极引入企业文化,为企业量身打造优秀人才。我校“光宝冠名班”学生在上学期间可以享受光宝公司每年1000元的经费补助,同时每年还有定期的工学交替机会,学生可以将学校所学知识到企业进行现场检测,同时又可以将企业所需知识、技能了解清楚,回学校后继续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提高自己的技能。

(四)校企校校----多方联办

    校企合作对提高学生、教师技能水平,提高学生就业水准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我校在加强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更多的合作方式,实行校校校企—多方联办的办学模式,2011年我校与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以及万可电子(天津)有限公司、丹佛斯(天津市)有限公司签订三方协议,招收“中德职业技能提高班”,学生报名踊跃,仅这个班就招收新生近200人。学生在我校期间要完成相关学业,取得数控初级技能等级证书,第三年顶岗实习期间到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技能提高培训,经培训合格并取得中、高级乃至技师技能等级证书,万可电子(天津)有限公司、丹佛斯(天津市)有限公司将优先录用这些毕业生,同时提供每月不低于4000元的工资待遇。通过多方联办,既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同时也不断增强学校的社会影响力。

(五)加强领导----建指委会

    实训基地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在整个基地建设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学校也深刻认识到指委会的重要性,在2010年成立了由区委主管领导、区教育局、区人保局、光宝电子(天津)有限公司、高职院校、学校等多家主管领导、技术骨干、一线教师组成的实训基地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定期召开指委会,对当前用工形式、技能水平要求、知识技能更新、企业最新文化等内容进行协商,形成最具有权威性的指导纲领,促进学校进行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不断提高毕业生的综合素质。

二、生产型实训基地五种“合一”运作模式

    当今市场需要要求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无缝对接面向工作岗位,职校必须从学校生产型实训基地就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观念的注入,以便能使学生养成对于学习、工作上的高标准、严要求,让每一个人能够以敬畏的姿态对待自己的职业。职业学校为了更好的服务“技能强国”的国家需求,需从源头培养中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在学校生产型实训基地融入工匠精神,实现职教中心五种“合一”运作模式,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实岗育人,以磨炼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使学生不仅成为技能高手,更重要的是培养其精益求精的精神,从而更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也更有利于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一)基地与教室合一----体现职业教育氛围

    实训基地与教室合一,实现职业学校专业知识理论化与实践性并行培养模式。实训基地真正成为学生专业课上课的教室,一些在课堂教学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在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教师直观、形象的讲解和演示,学生很快就能理解和掌握,记忆深刻并能亲自实践,让学生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带着问题学,带着问题干,真正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体现了职业教育氛围。

(二)学生与管理合一----突出职业素质养成

    “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教师可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把这些观点一一梳理出来,并注明这些观点与工匠精神的契合点。在教学活动中,当学生领悟这些观点后,自然就会树立起爱岗敬业、乐业善群的工匠精神。

    在实训基地,学生既是专业技能的学习者,又是企业的管理者。学生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情景下,能真正感受到企业的氛围,很快就能完成角色转换。通过在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切身体验,培养了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敬业精神和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及竞争意识、服务意识,使学生的职业素质得到迅速提升。

(三)理实教师合一----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

    结合专业课程理论的教学,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在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过程和评价等环节渗透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在实训基地,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转换,教师既是理论知识的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指导教师。教师的任务由重点讲授理论知识转为指导学生参与生产实践,使学生更好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教学指导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合一----强化职业能力训练

    在生产性实训中,教学的内容就是让学生完成企业的一项工作任务,即通过一系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任务式课程,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使枯燥的理论学习变为一项项具体的、形象的工作任务,激发了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强化了学生职业能力训练与培养。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

(五)育人与发展合一----实现岗前岗后对接

    通过生产性实训,既培养了人才,又完成了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活动;既锻炼了学生,提升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了学生岗前与岗后的很好对接,又为学校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技能、高素养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