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习总书记提出“五个振兴”的科学论断
1、产业振兴
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
2、人才振兴
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3、文化振兴
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4、生态振兴
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善农村生活设施
5、组织振兴
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二、导语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以及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3月18日-3月20日,王国生书记在信阳调研乡村振兴并召开座谈会。4月22日-4月23日,市委办公室牵头,在新县开展“乡村振兴在行动”调研访谈活动,先后采访了八里畈镇、周河乡、田铺乡等七个乡镇,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陈秀洪陪同调研。
周河乡党委书记 易新生
三、坚持“五个结合”,推进“五大振兴”
我们西河村是一个古村落,距今有700年的历史,是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被评为中国景观村落,同时,西河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316户,113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11户380人,2014年实现脱贫,现有贫困户3户13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1.09%。近年来,我们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五个结合”,推动“五大振兴”,在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中取得良好的进展。
(一)坚持“资源”与“资本”相结合,推动产业振兴。我们利用山水环境自然优势和古村人文历史优势,以乡村旅游为主打产业,政府投入撬动,搭建发展平台,吸引各方投资6000多万元,建设了一批满足游客需求的吃、住、行、游、购、娱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成功创建国家AAA级景区,每年吸引全国各地游客3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000多万元,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二)坚持“回归”与“培养”相结合,推动人才振兴。一方面,我们聘请清华大学、中央美院、“北京农家女”等国内顶尖专家团队下乡,吸引上海蔓乡旅游投资管理公司等企业来乡,动员张思恩等一批外出成功人士返乡,通过高素质人才的回归引领,实现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另一方面、我们利用健康教育、膳食厨艺等实用技术培训,实现留守人员的素质提升,确保村庄振兴有更多的人才支撑。
(三)坚持“传承”与“创新”相结合,推动文化振兴。我们在对古村的农耕、民俗、膳食等传统文化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上,开发新的旅游产品,注册西河商标,让人既能品尝、品味和体验到乡愁,又能感受到都市现代气氛,同时通过举办活动,评比表彰,制定村规民约等弘扬社会正能量,提升村民精气神。西河村被评为“全国乡风文明示范村”。
(四)坚持“保护”与“发展”相结合,推进生态振兴。我们一方面尊重古村落原有的生态肌理,不挖山、不砍树、不填塘、不取直道路,修旧如旧,不大拆大建;另一方面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改善,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既保留田园风光本色,又丰富现代生活元素,实现生态保护与利用融合发展。我们村先后被评为“河南省最美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
(五)坚持“强村”与“育新”相结合,推进组织振兴。村里选优配强“两委”干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支部各项建设,提升服务本领,切实建强了村党支部,同时在西河农耕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党组织,凝聚发展合力,通过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发展。西河村党支部先后被市县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红旗支部”。可以说,我们西河村为全国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一个鲜活的范例,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创树了一个可以借鉴的典范。
八里畈镇党委书记 蔡宇文
四、多元融合,全域共创
八里畈镇紧紧围绕“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深化旅游综合改革,加快旅游景区建设,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着力构建“一区两园三线”的全域旅游格局,努力探索一条集“红色、绿色、古色、特色”为一体的旅游业发展道路,全域旅游实现新突破,夯实了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基础。2018年,全镇共接待游客8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00余万元,同比增长31%和29%。
(一)布局长远,夯实基础聚合力。2013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就制定了公路建设提升规划,先后自筹资金1600万元,争取公路建设资金5700万元,硬化县乡公路57公里,村组公路270公里,新建桥梁37座,在全县率先完成所有村居通农村等级公路,邻县、邻镇、邻村实现互通、互循环。争取资金1820万元,整治河道6公里,新修、整修大塘138口,完成自然村门口大塘生态化改造。投资1260万元,新建文化广场16个、标准化公厕65个、户改厕1780个、安装路灯560盏,公共基础设施取得大幅度提升。同时,以景区为点、县乡道和乡村道为线、镇区和新村及自然湾为面的全域环境综合整治有序推进,山青、水净、村美的生态宜居乡村逐步呈现。
(二)持续发力,融合特色展优势。我们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旅游工作走出了一条“从无到有、无中生有”的道路,构建了“一区两园三线”镇域旅游大格局,旅游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先后投资4800万元,完成丁李湾古民居核心区改造,建成围绕丁李湾四通八达的旅游交通辐射网,于2019年成功创建3A级景区。我们发挥民营资本优势,坚持“农旅融合、茶旅融合、文旅融合”,建成七龙山福华农业生态科技园、江寨茶文化体验园。依托红色资源,开发宋畈刘邓大军司令部旧址、南冲刘邓大军驻扎地红色体验现场教学线路,挖掘古色资源,培育长洲河至丁李湾古色乡村游,突出生态资源禀赋,沿S339线打造千亩生态茶园、十里花卉观光园区的立体生态观光带。叫响“中国民间文化之乡”的文化品牌,积极将文化深度植入旅游产业,大力传承、培育南冲民歌、农耕农作、传统工艺、传统饮食等非遗文化,将其科学融入旅游,形成新的旅游产品,不断丰富全域旅游内涵,增强市场吸引力。
(三)谋求共赢,多措并举求发展。近年来,我们围绕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市场运作的理念,促使全域旅游道路越走越宽阔。一是发挥好政策资金拉动作用。紧盯中央、省市投资方向,争取到丁李湾古村落保护、刘邓大军司令部旧址修复、特色园区培育项目40多个,先后启动6个景区、景点建设。二是发挥好民营资本推动作用。镇党委、政府梳理整合资源、优化投资环境,主动招商引资,坚持培育一个景点引入一个以上企业参与投资,将民营资本作为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生力军,全力支持、积极服务,保障旅游产业健康发展。截止目前,先后引入民营企业16个参与全镇旅游及生态农业开发。三是发挥好市场品牌引导作用。八里畈镇旅游仍处于起始阶段,人才短缺、服务和运营理念落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域旅游提升。为此,我们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中科新园、福华公司、杭州漫村文旅投资集团等优秀企业,全力提升管理服务理念,叫响知名品牌,为八里畈旅游产业注入全新理念和不竭动力。
全县以全域旅游助推乡村振兴的号角已吹响,我们将借此东风,虚心学习先进地区和兄弟乡镇的好经验和好做法,推动八里畈镇旅游工作在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