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新县 > 红色新县 | 听红色故事之《将门布衣红色传人——许光》

红色新县 | 听红色故事之《将门布衣红色传人——许光》

2019-09-02

《将门布衣红色传人——许光》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

电影《闪闪的红星》轰动全国

因为这部电影

人们记住了电影的主人公‘潘冬子’

然而

很多人并不知道‘潘冬子’的原型其实就是

传奇将军许世友的长子

许光同志


    许光同志1929年4月出生于新县,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许世友随军队转战川陕。年幼的他由姑姑和奶奶带着,留守在大别山革命老区坚持革命斗争,直到1948年,在王树声大将的帮助下,他才和父亲团聚。

    1965年,许世友将军考虑到自己长年在外南征北战,母亲一人在家无人照顾,便把许光从繁华的海滨城市青岛调回新县人民武装部工作,由新中国第一代舰艇长改任县人武部普通参谋,从此再没有离开家乡。奶奶去世后,他曾多次有重返部队的机会,但历经磨难的新县,百废待兴,留下的众多烈士遗属深深地牵挂着他的心。为了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他甘愿为老区奉献一生。

    不论在什么岗位,许光从不以高干子弟自居,但是为了老区的发展,他确从不含糊。在那个时候,全县“通话”和“通电”都很困难,许光第一次找到父亲开后门,还是希望尽快给家乡通上电话。


    许光在武装部工作了20多年,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总是头戴一个草帽,身背一个水壶,脚穿一双胶鞋,走遍新县的山山水水,与百姓同吃同住。

    1987年7月,新县连降暴雨。在特大洪水救灾强险中,许光身负重伤,昏迷了三天三夜。苏醒后。又立刻投入到抗洪一线。

    许光一生搬了几次家,却越搬越差。转业到新县人大常委会工作后,单位盖家属房时征不到地,许光二话不说,就带着家人租房住,把地皮无偿让给了国家。家属楼建好后,许光一家搬到了二楼西边只有70多平方米的单元房。

    许光从未以高干子弟自居,一生清廉勤俭,始终保持着共产党人的艰苦本色。

    据不完全统计,他累计从个人工资中挤出近10万元资助红军后代130多人次,先后为9名老红军遗孀养老送终。

    许光家境并不宽裕,有4个孩子,仅靠他和爱人的微薄收入,生活一直过得紧紧张张。


    进入二十一世纪,家乡的经济条件有了较好的改善,他依然过着简朴的生活,住在仅有70平米的小房子里,子女多次要为老人更换电视和安装空调,他都坚定地拒绝了。晚年身患癌症后,也不愿接受过多更好的治疗。已是二炮后勤卫生部部长的女儿许道江想请专家来新县为父亲诊断病情,不料父亲断然拒绝,他严肃的说;‘新县群众生活还很苦。我只是一个普通干部,怎么负担得了?’谁想到,这一误就让他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

    2013年,也许是对自己的身体有不祥的预感,许光把儿子到房间,拉开抽屉从底层拽出一张20万元存折,交代儿子把钱捐了,这是许光毕生的积蓄。许道仑依照父亲的意愿将这笔存款捐赠给了田铺乡,用于公益事业。


    2013年1月6日许光同志于新县病逝,享年84岁。他用这84年来的坚守和付出,再一次抒写了忠孝两全的人生传奇。

    青山铸忠魂,红色永传承。许光同志用他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平凡人生,为我们竖起了一座道德模范的巍巍丰碑。让我们向许光同志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