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新县的全域旅游,九镇十八湾,全国新典范。

新县的全域旅游,九镇十八湾,全国新典范。

2019-09-0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如何实现五个振兴,地处大别山腹地的河南省信阳市新县,近年来一直在探索建设美丽乡村,推动农民脱贫致富。



产业为主线

    围绕大别山旅游公园建设目标,明确以“魅力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全域景观”为核心的建设思路,突出乡村旅游整合红绿古资源、融合一二三产业的重要作用,推动乡村旅游全景化建设、全要素配置。

    开展“英雄梦、新县梦”规划设计公益行活动,精心规划“一城三线”精品旅游线路,涵盖28个村26个景区景点。突出“一村一特色、一镇一主题”,形成“九镇十八湾”乡村旅游格局,注重关联村落的整体规划、连片打造,形成乡村“旅游群落”,构筑以点带面、辐射全域的乡村旅游布局。




    

创新体制机制

    成立县旅游委,县委书记兼任主任,统筹协调全县旅游发展。探索建立全域旅游统计指标体系,为迎接全民旅游时代和大数据时代奠定基础。出台加快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整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等项目资金4700万元,设立100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引导资金、500万元服务业发展奖补资金,组建文化旅游发展投融资平台,实现政府筹资、部门争资、招商引资、市场融资、民间注资“多轮驱动”。




借力专业团队

    邀请500多名专家学者参与旅游规划,聘请专业团队和运营公司负责旅游策划和景区运营,为乡村旅游提供智力支撑。

    实施“999”回归工程,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回归人才累计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359个,新县被确定为河南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实施“红城英才”计划,招录旅游专业大学生30余名。

依托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中心,开办“大别山旅游讲堂”,针对农民、干部和旅游从业人员,开展“红城英才”、“红城管家”、电子商务等培训。





坚持以文化为灵魂

    抢抓国家“1231”红色旅游工程发展机遇,保护红色遗址,提升文化内涵,5个景区入选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个景区被纳入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三期工程,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被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发挥大别山干部学院引擎作用,累计培训学员15万余人次,经中国质量认证中心评估,大别山红色教育旅游品牌价值达38.6亿元。

    坚持“修旧如旧”,保持村庄自然肌理,建设非遗博物馆、村史馆等文化传习场馆,呈现“豫风楚韵”的独特魅力,全县9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29个村入选河南省传统村落。开发民俗文化体验、传统文艺表演、农耕文化展示、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等旅游产品。

    利用大别山四季花、四时景,打造“赏花济”乡村旅游品牌。发展文化采风游,建成大别山露营公园,拓展旅游空间;建成大别山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推动文化旅游、体育健身、休闲养生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探索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目前,全县创建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6个,新县创建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最佳森林康养目的地、中国体育旅游目的地,通过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评估验收。





坚持以绿色为导向

    把生态环境作为旅游的根基土壤,走好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新县创建成为国家生态县、中国天然氧吧,所有乡镇均为国家级生态乡镇。把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旅游的先决条件,完成美丽乡村生态新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正在实施新一轮五年行动计划。开展以乡村环境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双十双百”工程,每年拿出1000万元奖补资金,建立村级环卫投入长效机制,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垃圾污水处理PPP项目,实现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全覆盖,73%的村被评为达标村,38%的村被评为示范村,所有乡镇均创建成为省级以上卫生乡镇,打造了城乡共荣、居游一体的乡村旅游大环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乡村旅游规划建设、产业选择等方面,充分尊重村民意愿,让农民发挥主体作用,提升自治能力。建立完善“1+3+N”旅游综合执法体制,形成综合管理服务模式,提升法治能力。开展“红细胞”志愿服务进景区活动,倡导文明旅游,新县作为全省唯一的县区加入“全国文明旅游百城联盟”。



   

 


    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采摘农业,建成现代农业综合体14个;发展农家乐497家、乡村民宿体验场所94处,依托大别山干部学院,建设乡村体察式教学点39个;培育特色加工业企业68家,开发农副产品和特色手工艺品180多种,发展农村电商服务网点90个,催热了“后备箱”经济,叫响了大别山北纬31°红色土地绿色产品公共品牌,新县创建成为河南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抢抓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机遇,探索形成了“三权分置”“四股共享”为核心的改革路子,推行“景区+旅游管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实现山区变景区、农房变客房、产品变礼品、农民变股东,让农民稳定获得销售现金、就业薪金、入股股金、资产租金四重收益。通过旅发展,已带动32个村整体脱贫,84.3%的贫困户在旅游各环节受益,全县旅游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