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抓好农业科技培训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抓好农业科技培训 促进农业生产发展

2017-04-25

信宜市农业局

        信宜市位于广东省西南部,是广东省50多个山区(县)市之一,全省40个产粮大县之一。全市土地总面积3080.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365万亩,耕地60.9万亩,水田面积34万亩。全市辖18个镇1个街道,352个村委会,总人口144.6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9.07万人,农村劳动力27.5万人,农户20.3万户。农民人均纯收入12967.7元。是一个典型农业生产大市(县)。
为全面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根据信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信宜市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信府办〔2015〕54号)的要求和我市农业生产实际,坚持“政府主导、上下联动、多元参与、广泛培训”的工作机制,整合各类培训资源,促进农科教结合,利用冬春农闲季节,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一、 培训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4年至2016年止,三年来共投入农业科技培训资金441.93万元,其中2014年121.98万元、2015年125.4万元、2016年194.55万元,派出农业技术骨干148人(次),聘请省、市农业专家18人,在全市19个镇(街道)开展农业科技培训。三年间,全市累计开展各类农业技术现场培训或指导500多场次,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195期,培训课时6411时;发放技术资料13.756万份;接受群众咨询服务3.83万人次;培训农民25.8824万人。具体为:
        1、基层农技人员培训。依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项目、粮油糖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补贴、救灾复产、精准扶贫等项目,每年组织我市158名农业技术指导员先后到省培训基地茂名市良种示范中心、信宜市农业局等单位举办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班,围绕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节本增效技术农业污染防治减排技术、农机化主推技术、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种养业关键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加工与营销管理等内容,重点学习每年的主导产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通过培训,提升基层农技员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2、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培训。 依托阳光工程和农机购置补贴项目,采取集中上课和现场实训训的形式,在水口、池垌、镇隆、白石等14个镇68条村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3年共办班28期,培训农机操作员、病虫害专业防治员、动物防疫员、沼气工、蔬菜园艺工共4350人。
       3、农业科技示范户培训。以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为契机,按照每村3-5人的标准,每年筛选1460名文化素质高、生产经验丰富的人员为种、养示范户,并通过集中培训、分户指导、实地指导等方式,由158名技术指导员进行一对一指导培训,全面提高示范户的科技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3年来共培训示范户7.13万人(次)
        4、普通农民实用性技术培训。以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以广播、电视、手机、报刊、板报、网络平台为媒体,以科技示范、精准扶贫、救灾复产等项目为载体,以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高产示范片为样板,以科技下乡、放心农资下乡等科普活动为契机,对农民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实用技术培训。3年来,累计拍摄、制作《玉都金土地》100多期。自1999年以来,我局与信宜电视台、省农业干部学校合作,拍摄、制作、播放《农科天地》、《现代农业》、《玉都金土地》300多期,在茂名市开创了利用电视节目推介农业技术的先河。“服务农业、服务农民、服务农村”是节目的宗旨,节目由电视台、农业局邀请资深的农科专家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气候、不同环境,深入田间地头现场拍摄制作,节目对推动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作用,节目深受农民欢迎和喜爱;利用“农技宝”等服务平台 ,发布、推广农业科技信息1000多条;举办救灾复产、精准扶贫培训班100多期,开展科普讲座28次,举办了大型科普活动12场次;到试验示范基地、高产示范片观摩学习群众2万多人。累发技术资料、图书8类共3万多份,受益群众近20万人(次)。通过培训、观摩、学习,有效地调整了我市农业产业结构,促进了“特色农业”和“无公害”、“绿色食”“有机”等农产品发展,提升农业科技含量,为农民科技增收起到了推动作用。
        二、主要成效
        自2014年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以来,信宜市农业局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专家—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基地—辐射带动”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即是市农业局通过竞聘方式确定专家组成员,专家组成员负责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技术指导员的遴选和指导;指导员负责3—5个村,10-15户科技示范户及试验示范基地的培训和指导;每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户农户,每个试验示范基地带动周边农户500人次以上。该模式推广,有效解决农业科技“最后一公里”的瓶颈问题,有力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3年来,我市通过公开竞选方式共遴选专家18位,筛选农业技术指导员150多名,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6000多户,辐射带动农户6万多户,示范推广主导良种20个,推广新技术30项,示范面积350多万亩,并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粮食生产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多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称号。
        多年来,我市以实施“产粮大市”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科技兴粮”工程,有效促进了全市粮食产业的发展。先后在2008年、2012年、2014年共三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称号。2015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81.04万亩,总产33.78万吨,比上年增长0.54%。其中,水稻面积52.25万亩,总产23.55万吨,同比增长0.22%和0.77%。粮油糖高产创建项目实施区(镇隆、水口、东镇、池洞、白石、大成)平均亩产629.54公斤,比周边区612.4公斤,增2.8%,为茂名市第一。
        2、特色农业加快发展。随着信宜三华李品牌影响力的日益提升,三华李销售畅旺,果农增收,激发了农民的种植热情,三华李种植面积不断扩大,2016年新植三华李1.25万亩,总面积达23.8万亩,总产量16.2万吨,产值13亿元。继获评“全国三华李产业龙头县(市)”和“岭南十大佳果”后,2014年三华李主产区钱排镇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第三批“一乡一品示范村镇”。我局进一步做大做强传统特色产业的同时,加快培育壮大新的特色产业,大果山楂、工艺黑榄、百香果、柑桔、火龙果、木菠萝、番石榴、大果枇杷等特色水果发展较快,前景喜人。2015年全市水果面积达83.5万亩,同比增长3.3%。其中投产面积为63.8万亩,比增2%。
        3、畜牧水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我局以标准化养殖为抓手,加强宣传引导和技术培训,大力推进怀乡鸡、优质生猪、淡水鱼、牛羊和肉兔五大生产基地建设,全市畜牧水产业稳步发展。2015年,全市以怀乡鸡为主的三鸟饲养量达9300万只,出栏6650万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86%和4.02%(其中怀乡鸡饲养量8380万只,出栏量6060万只,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93%和4.09%);生猪饲养量147.5万头,出栏95.9万头,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4.02%和4.38%;水产品总产量2.6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3.8%;全市畜禽肉类总产量16.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66%。
        4、农技人员素质有了整体提高。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的技术指导员培训、农技服务,使农技人员知识得到了有效更新、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有效地促进了我市农技员成长。继2013年有5名同志被评高级农艺师,有6人获得了农艺师资格后,2016年再有8位同志被评高级农艺师,2名同志获得了农艺师资格;最近,农技系统又有4位同志进入镇级班子,走向领导岗位。
        5、科技示范户作用明显增强。3年来全市共遴选、培育了6000多户科技示范户,他们在指导员的悉心指导下学有所成,技(术)有长(进),物(作物)有增(长)。目前他们已成了生产骨干和农村致富的带头人。预计全市每年有8万户群众在示范户带领下走向富裕。“村看村、户看户、群众都看示范户”已蔚然成风。
        6、试验基地展示效果显著。八年来,全市先后建成种、养试验示范基地 46 个,累计展示新品种、新技术250多项次,直接新增效益2600多万元,吸引基地周边10多万(人次)群众前来观摩、学习,有效促进了良种良法的普及推广。
        7、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随着项目实施、良种良法推广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目前全市有25个基地76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认证,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基地21个产品达64个,“绿色食品”认证企业2家,认证产品8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企业2家,认证产品2个(信宜凼仔鱼、信宜怀乡鸡)。省级“农业名牌产品”企业2家,认证产品2个(信宜怀乡鸡、钱排三华李)。茂名市“放心食品名牌工程”企业9家,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点13家。
        三、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是提高农民素质,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农技推广系统的重要工作职责,更是开展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的重要工作任务。对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工作,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将其纳入了农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并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学习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为明确各室的职责和工作任务,保证培训活动有序开展,制定并下发了操作性较强的培训活动实施方案。为加强对科技培训工作的领导,局专门成立了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创建活动领导小组,组长由农业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局长担任,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农业局农业科教股。培训工作由农业局科教具体组织实施。为把科技培训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抓出成效,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从各相关业务单位抽调专业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技术骨干组成科技讲师团,既负责全市涉农科技人员、乡(镇)、村干部和科技示范户的培训工作,又承担着对乡(镇)科技培训的指导工作。领导的重视、健全的组织机构、得力的培训措施,为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工作的有声有色开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二)制定方案,精心组织
     根据信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信宜市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信府办〔2015〕54号)文件精神,我局制定了《信宜市创建国家级成人教育示范县工作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了培训的指导思想、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实施步骤和组织保障,为有计划、有步骤开展冬春科技大培训做好准备。培训活动结合水稻作物管理和果菜生产,主要围绕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以及安全用药技术、蔬菜育苗栽培技术及病害防治关键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生物防治玉米螟技术、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农业经营管理与农村社会管理、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农业机械化运用技术等,采取专题讲座和理论研讨的形式,帮助基层技术人员重点了解农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增强推广服务水平,对农村适用人才与新型农民主要采取授课和现场示范等形式,从掌握技能上入手,帮助农民拓宽实用技能,重点帮助解决适用本地推广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特征和要领。
       (三)整合资源,加大投入
        为使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取得实效,局多次召开班子会议具体研究培训方案,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高产创建示范县项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机示范县及农机购置补贴、菜篮子工程、合作社示范、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农村实用人材培训等资金,大力开展冬春大培训工作,有力促进了冬春培训工作开展。
       (四)强化督促,确保任务落实
        我市在组织农业科技培训中,局班子组成两个工作检查小组,通过现场考察、电话抽查、问卷调查等形式,及时掌握培训工作组开展工作的进度与成效,认真了解培训工作中出现的心情况、新问题,并及时提出整改和应对方案,保证全农业科技冬春大培训工作有效推进。
        (五)大力宣传,营造氛围
         通过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杂志、示范、科技下乡、放心农资下等多种途径,大张旗鼓地宣传农业科技培训,信息宣传由农业局专职人员进行及时的宣传报道,使全市群众了解农业科技培训工作开展情况以及重要性、必要性,从而扩大活动的影响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截止4月底,在信宜电视台《现代农业》、《新闻》等栏目报道农业科技培训15次,在信宜农业信息网站上发布新闻14条,向省部级发布新闻15条。
        四、 存在的问题
        1、集中培训难度大,经费少。由于农民住所偏僻分散,交通不便,几个自然村并到一个行政村,集中起来参加培训需要补贴交通费,积极性才能提高。
         2、受训农民年龄大。目前,我市留守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和妇女。由于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对农业新技术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影响了培训效果。
        五、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一是继续巩固和推进农业科技培训,让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生产。
       二是争取上级支持,积极开展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
       三是突出抓住冬春农闲时机,结合农时季节,重点开展水稻、马铃薯、水果、蔬菜、生猪、怀乡鸡等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示范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