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职成动态 > 赤峰北方民族技工学校民族特色专业走出脱贫攻坚新路子

赤峰北方民族技工学校民族特色专业走出脱贫攻坚新路子

2018-01-08



    阿鲁科尔沁旗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为探索发现民族传统文化,促进职业教育与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有效衔接,贡献地方民族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搭建保护、传承、发展平台,学校始终以保护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和发展民族中职教育为职责,于2009年在原有蒙授专业的基础上,提出“活态传承”、“生产性保护”理念,着力建设以民族音乐与舞蹈、民族织绣、民族手工艺品制作、民族服装与服饰、休闲体育服务为主体的民族特色专业体系,深化落实《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等文件精神,使民族民间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相融合,走进学校、课堂,通过全日制学历教学、非学历短期培训和组织研讨、考察等活动,规范、系统、科学地传承发展民族文化。2010年开始培训各类专业技艺人才共3820人次,20126月成功举办了第二次“全国胡仁乌力格尔文化艺术研讨会”,2012届毕业生中民族服饰与服装专业学员自主创业38人,创业率达53﹪,创业带动就业比例达13;民族刺绣专业学员47人,自主创业19人,创业率达40﹪,创业带动就业比率达15;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专业10人,就业率达72﹪,毕业生就业率达93﹪;2013届毕业生共有132人,其中自主创业28人,当时就业66人,就业率达71﹪,民族特色专业现有在籍学生500余人。年内工学结合的模式技能培训1886人次。参加了“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作品展洽会”。经评选,我校共获得优秀学生技能作品(项目)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20157月在天津举办的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一名学生作品荣获一等奖,两名学生作品获得二等奖。2017年在海拉尔举办的自治区学生技能大赛中四名学生荣获一等奖,三名学生荣获二等奖,三名学生荣获三等奖。

学校与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鄂尔多斯学院、呼伦贝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开展民族特色专业合作办学,以确保蒙古族学生就业为主,签订就业协议,畅通民族人才成长途径,促进就业转化率。20134月被国家民委、文化部、教育部三部委遴选确定的全国首批100个“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是“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成员单位”、文化部“民族非物质文化培训、研习研修基地推荐单位”、“自治区民族非物质文化项目保护单位”和“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阿旗民族职业教育中心重点建设民族特色专业的成功做法与前景规划:

一、联合建立和运转了农牧民合作社(民族服饰与服装制作营销合作社、民族手工艺品制作合作社、民族刺绣合作社),组织农牧民多元化、大循环、开放型、现代化职业教育创业技术技能培训,帮助他们创业就业和推进职能转型,深化校企联合、校校联合、校社联合、学校与民间合作;生产、科研、实训与就业创业相结合;“专业+指定企业”,培植打造骨干专业力量。建立完整的产、学、研结合产业链,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要求相对接,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教学、实训、研习、就业创业一体化教育与企业混合体系。

二、在乡镇建立了教学点,在巴拉奇如德苏木萨如拉塔拉嘎查、赛汗塔拉苏木、扎斯台苏木浩舒毛都嘎查、坤都镇建立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培训及畜牧兽医专业培训教学点,尽量靠近民族文化发源地,办接地气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研修学校。开展民族文化技能培训,培养民族文化技艺人才,实施民族文化产业精准扶贫工程,为农牧民就业开辟新途径。
   
规划建设民族文化产业园区,以“三文化”(民族非物质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社会文化)协同发展为主,“多元文化”(生态文化、游牧文化、民俗文化、佛教文化)交融发展为辅,致力挖掘、传承、转化、创新体现民族风格,文化价值和教育意义,以非凡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境意相照,开创民族文化在转型时代的新风范。树立特色民族教育品牌,打造知名商业品牌,在地方党委、政府规划建设职教园区基础上,学校将建设阿鲁科尔沁为代表的民族刺绣产业园区、民族刺绣博物馆、民族手工艺品制作产业园区、新型农牧民职业转型精准扶贫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工程服务园区。园区功能:集教学实训、顶岗实习、创意创作、展示销售、生产就业、设计开发、考察研究等功能于一体,实现民族文化技艺人才和民族文化产品的双产出,推动创业创新,带动社会就业。

职业教育一头连着技艺技能,一头连着行业企业,我们必须做好媒介环节的工作,这是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也是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现在牧区的数多中青年面临着种种困难:游牧生产生活方式逐步消亡,想重新创业,但手里没有资金,正因为如此,他(她)们选择了学习技艺,选择了以掌握实用技术来生存生活之路。我们要尊顺鲁昕部长的“对弱势群体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给与更多地关心,如果有政策障碍,可以本着为人民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群众利益观点,研究如何解除障碍”精神,以老百姓的需求为办学动机,调整办学模式,探索办学新之路。力争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实现“双挂牌、双培养”教育机制。构建“校中厂、厂中校”产教研结合办学新格局,要寻求大文化、大健康产业、办好校企,让学生进校、即进厂,实训即就业。通过不断创新,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使民族技艺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