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阿旗 > 家乡故事

家乡故事

2018-01-16

阿旗人民抗美援朝支前录


新中国成立不久,1950年6月25日,南朝鲜李承晚集团依仗美帝国主义的支持,挑起了朝鲜战争。战争爆发后,战火燃烧到中朝边界,而且美国第七舰队乘机侵入我国台湾海峡,直接威胁新中国的和平与安全。为了抗美援朝,保卫祖国,1950年10月8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命令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19日,由中国人民优秀儿女组成的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率领下,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抗击美国侵略军。从此,开始了长达三年之久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正义斗争。与此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

一、支援抗美援朝前线

我旗于1951年成立了阿旗抗美援朝分会,分会主任由哈斯道尔吉(时任中共阿旗委副书记)担任,副主任由马云亭担任。下设抗美援朝募集小组,组长由额尔敦特古苏(当时旗人民政府副旗长)担任,副组长有白福民、王哲媛。募集小组于1951年2月3日发出通知,号召全旗人民开展大规模的募集慰劳品、救济品运动。通知指出:“这是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的一个新的、具有重大意义的政治任务。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以及全朝鲜人民,在朝鲜战场上的伟大胜利,不但保卫了朝鲜的独立,而且对中国的安全,对全亚洲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对全世界的和平,都作出了伟大的贡献。我们应在这一募集运动中,要有充分的认识,要发挥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热烈地响应这一号召,在自觉自愿下积极踊跃献物出资,保证完成或超量完成这一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任务。”

1951年7月23日至29日,阿旗抗美援朝分会在查布干庙街召开了全旗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大会。旗直属机关、各区努图克、嘎查村负责人等共141人参加。会议重点介绍了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的形势及艰苦困境,号召全旗人民支援朝鲜,开展“捐献运动”。会后从旗直属机关及各区努图克抽调工作能力较强的273名干部,下派到基层,以“群众捐献自愿、不强迫、不摊派”为原则,展开了募集活动。

全旗抗美援朝捐献的物资指定为:牛、羊、驴、粮食、首饰、食盐、杏核等,以行政村为单位,就近分别送交到坤都努图克人民政府、天山口区人民政府和查布杆庙街贸易公司三处,捐献现金统一交到天山银行。

捐献活动于1951年11月25日结束,历时四个月。当时人民刚刚得到解放,生活虽然还十分的困难,但各地干部群众对募集活动却是非常的踊跃。整个活动中,全旗人民共捐献875头牛、3匹马、22头驴、1747只山羊、138只绵羊、6万多双军鞋以及大量现金。捐献物资折合金额达1,348,392,800元(当时在阿旗流通中国人民银行1949年发行的第一套人民币,它与现行人民币比价为10,000:1),已超过原计划六亿五千万元的一倍多。全旗人均捐献14,000元,每户平均捐献约70,000元,最多的捐160万元;最少的也捐1万元。

“捐献一百只黄羊为光荣”的活动是支援前线的又一项内容,这是在特殊形势下采取的一种特殊行动,全旗集中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打猎活动:一次是罕苏木、巴彦他拉、坤都、道德、巴拉奇如德五个努图克三千余人参加的围猎;另一次是坤都、道德、巴拉奇如德三个努图克两千多人参加的围猎。两次围猎都在浩力宝召一带进行,共猎获近六百只黄羊,加之其他,全旗共捐送864只黄羊(制成肉干后达3,665斤),超量完成原计划264只的三倍多。

在支援抗美援朝前线运动中,伴随着大规模的捐献活动,全旗各族人民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踊跃报名参加志愿军,纷纷举行控诉会、游行示威、和平签名运动等各种形式的活动,声讨美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支援朝鲜前线。据统计,参加爱国示威游行的人数达51,000多人次,参加和平签名运动的达63,392人,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爱国公约签订的达65,495人。

经过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的英勇斗争,以及全中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于1953年7月27日,美帝国主义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书》上签字,抗美援朝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据不完全统计,在这场朝鲜战争中亲自出征参战的阿旗籍志愿军战士有672名。

二、赴朝鲜慰问

战争刚刚结束后,于1953年7月中国政府派出赴朝慰问团,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此次慰问活动中,有我们阿旗的韩步贵同志参加。

韩步贵同志于1914年出生。1946年参加阿鲁科尔沁旗减租减息运动。建国初期,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办起了农村临时互助组和长年互助组。1952年带头成立了阿旗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韩步贵农业生产合作社。因此被评为旗、盟、自治区三级劳动模范,并当选为旗人民政府委员,同时也是旗、盟、自治区三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党代会代表及主席团成员。所以在此次赴朝慰问团人选中,他以劳模代表的身份被选中参加。我们根据韩步贵同志的回忆,记录整理了他本人当时参加慰问团,赴朝鲜慰问的全过程,将整理的韩步贵同志《赴朝慰问回忆录》载录于此。

赴朝慰问回忆录

我今年84岁,曾经在1953年光荣地被选为中国政府赴朝鲜慰问团成员,代表中国人民赴朝鲜半岛,慰问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祝贺朝鲜战争取得的伟大胜利。回想起当年这一段往事,迄今历历在目。

那次慰问团参加的昭乌达盟代表共三人,即巴林左旗副旗长白嘎力、克什克腾旗军属模范马云祥,我是咱们阿旗的代表,是年8月,我们三个人先到昭乌达盟报到。在盟里当时昭乌达盟盟长石汝麟同志接见了我们。从昭乌达盟出发,到达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受到自治区主席乌兰夫的接见。

本次中国赴朝慰问团由八个分团组成,贺龙司令员为总团长兼第一分团团长(第一分团是经济团)。我们内蒙古分团是第八分团,团长为自治区副主席哈丰嘎同志,秘书长是廷懋。第八分团下设文工团,文工团团长为布赫(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文工团副团长是贾作光,我记得内蒙古分团成员中有内蒙古青年书记莫志庆、记者巴图、书画家殷寿诗、哲里木盟盟委书记边廷、哲里木盟委宣传部部长巴图、锡林郭勒盟东乌旗旗长松迪、呼伦贝尔盟鄂伦春自治旗白斯古楞等人。

我们在呼和浩特受一周的出国培训,然后,内蒙古分团从呼市出发,到达天津市,在那里和第一分团汇合。在天津再次进行十多天的出国培训后,于8月末,第一分团和第八分团抵达中朝边界的安东市。在安东市,赴朝慰问的八个分团大会师。9月初,跨过鸭绿江,进入北朝鲜境内,开始了慰问活动。

——在朝鲜半岛上,我们抵达的第一站是老安州。下车时,志愿军郭司令员迎接了我们,我们第八分团是专门慰问铁道部队的,在那里我们见到志愿军的时候,志愿军战士们紧紧拥抱我们,激动得边哭边说:“我们真没想到今天能见到祖国的亲人!”他们还紧紧握着我们的手不放,满怀深情地说:“跟祖国亲人握的这只手我们三天不洗,跟娘家人拥抱的这件衣服我们永远不洗,让它保留着永远的记忆!”面对如此感人的场面无论是我们的战士,还是我们前来慰问的代表,激动得没有一个人不流泪的。

——在朝鲜半岛上我们抵达的第二站是新安州,第三站是元山,第四站是丘昌。老安州、新安州、元山等地的地面,在战争中被敌人的炸弹炸成一片乱籍,到处都是坑坑洼洼,实在是难找一块平地。在丘昌,与上述几个地方相比被炸毁程度稍微轻一些,但也到处是战争创伤的痕迹。

——在朝鲜半岛上,我们抵达的最后一站是朝鲜首府平壤。我们是停战后第四十天抵达朝鲜的。所以,平壤市也依然存留着惨重的战争创伤。在那里没有一座完整的建筑,铁路、桥梁全部被炸毁,还没有得到恢复。我们在那儿看到唯一恢复的是大宁江桥被炸毁后修复首次通车。哈丰嘎团长前去剪彩祝贺大宁江桥修复通车。第八分团中,那次跟着哈丰嘎团长去参加剪彩仪式的只有劳模代表,而其他人员都留在专列上。我以劳模代表的身份,幸运地观看了这次剪彩仪式,据说通过大桥的首趟车是北朝鲜金日成主席的乘车。但我们没见金日成主席的面,只看见了他坐的车。

——在朝鲜半岛上,我们看到了中美双方交换俘虏的场面。当时被敌人虏去的我方战士们回来时,穿的戴的非常难看,据他们诉说,美军根本不把俘虏当人看待,他们整天遭受着敌人的毒打、折磨,而在我方的敌军战俘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待遇,交换时,给他们穿上新衣裳,看上去很整齐、又干净。

——我们在北朝鲜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慰问。白天开会,晚上演出,会上首先是慰问团领导讲话,主要讲中朝两国的友谊和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形势,然后,朝鲜代表讲话,还有志愿军代表给我们介绍战斗情况。会后我们慰问团分组讨论,感受战争的残酷,痛恨战争给人类造成的灾难,控诉美帝国主义惨无人道的罪恶行径,表示回国后要用实际行动宣传朝鲜战争的胜利,宣传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我们每次召开会议慰问他们的时候,都严格遵守纪律,不该问的话不问,不该说的话不说,尤其是在朝鲜人面前,特别忌讳的是讲日本话,这是因为他们长期受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心灵上受到严重摧残所致。因此,朝鲜人民都非常憎恨日本侵略者。听朝鲜代表讲完话后,我们给他们戴上从祖国带来的红领巾,这是慰问团给朝鲜人民带去的最高礼物,也就是给他们带去的全中国少年儿童和全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一片真情,而其他支援品,在我们到达朝鲜之前早就统一送到朝鲜人民的手中了。晚上慰问演出时,朝鲜军民跟我们一起唱歌跳舞,庆祝战争的胜利。我所了解的朝鲜人最喜欢跳舞。他们跳完舞,我们也给他们戴上红领巾,祝愿中朝人民的友谊长存。朝鲜人多数都会唱《东方红》和《二狼山》两首中国歌曲。

当时的北朝鲜,男性少,原因是在那残酷的战争年代里,所有男人都服役参战去了,无数的朝鲜英雄男儿,为国家的和平与安全,为人民的解放与幸福,在战场上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亲眼见到的朝鲜族一家,战前是个17口人的大家庭,而战后生存下来的只有七十多岁的一位老太太和不到十岁的小孙子两人。据说后来中国政府把这位老人和小孙子,还有其他一些孤儿带到中国,在满州里一带建立一所孤儿院,照顾养育了他们。

三个月的慰问期间,不但在城市慰问,也到了农村慰问。北朝鲜的行政区划分为“中央”、“道”(相当于我国的省)、“郡”(相当于我国的旗县)、“吏”(相当于我国的乡镇)、“面”(相当于我国的嘎查村)。

我们还到板门店、西海岸、南山等地方去拜谒志愿军烈士墓,填上土、烧些纸、祭奠英灵。这些地方烈士墓特别多,但是无论在哪儿,志愿军烈士墓和朝鲜人民军烈士墓都不安放在一起,而分别放在两处。

这次慰问,我们给志愿军战士们带去了五种礼物:给每位战士赠钢笔一只、红色笔记本一本、抗美援朝纪念章一枚、喝水的茶缸一个、还有一只铝质“和平鸽”。对于连长以上的志愿军干部,还按照级别分别发给了狐皮大衣等其它物品。除此之外,我们内蒙古分团还给战士们带了一些炒米、奶豆腐、苹果等地方民族特色的慰问品。

——三个月的赴朝慰问活动结束后,贺龙团长带领的第一分团和我们第八分团一起从平壤直接回到北京。圆满完成出国慰问任务的我们,在回国的一路上非常轻松愉快。贺龙团长很喜欢蒙古族歌曲,我们内蒙古分团成员里有一位锡林郭勒盟东乌旗的妇联主任(已记不清姓名),蒙古歌唱得特别好,大家都欢迎她唱。就这样,在欢乐的歌声中我们回到了首都北京。刘少奇等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亲自迎接了慰问团。在迎接仪式上,郭沫若先生致词,之后的半个月时间里,其他分团也都陆续地回到了北京。我们共同在北京市欢渡了1954年元旦,然后慰问团代表们分组到祖国各地开展宣传工作。巴图、白斯古楞、马云祥我们几个人是一组,我们组到王爷庙、通辽、鲁北、开鲁、昭盟等地开展宣传,给各地党政机关、厂矿、学校等广大干部、职工、学生做报告。

宣传工作进行了一个多月,结束之后我回到了家乡。这次慰问,从始到终,历时半年,使我永生难忘。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的英雄形象,深深印在了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