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自古以来以畜牧业为生产、生活的基础,他们为适应逐水草而牧的游牧生活,就创建了便于搬动、运输、结构简易而又抗风的房屋——“蒙古勒格日”或“布日格”。
解放前,阿鲁科尔沁蒙古族住所的式样,各地不尽相同,依其职业及贫富而异。大体分为四类:一是庙宇,大小喇嘛住,都是选择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房子结构是砖瓦木石,式样略同清代的宫殿;一是王爷府第,王公贵族住,既有富丽壮观的“蒙古勒格日”,又有砖瓦结构的汉式房屋;一是汉式房屋,多靠近农区,从事半农半牧区的人居住;一是“蒙古勒格日”,为毡块木料结构,是多数蒙古族平民住的地方。
庙宇与王爷府第,是少数特殊阶层人的住处,多数蒙古族特有的住居乃是“蒙古勒格日”。
蒙古勒格日,即,蒙古房子。上端伞形,下端丹筒形的圆形尖房子。俗称蒙古包,古时称作“穹庐”。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
蒙古包,在大风中阻力小,不积雪,下雨时包顶不存水。包的门方而小,且连地面,寒气不易侵入。包的百叶哈纳,用时拉开便成园形的壁墙,搬迁时折叠,又能当牛车的车板。包的顶端“套恩”可通烟通气,又可采光。蒙古包是游牧生活的产物。
蒙古包,从其规格上分为大小四、六、八、十、十二个哈纳等几种。普通高十三、四尺,周围高四、五尺,中经园筒部则依包的大小,有七、八尺至十七、八尺的。各户根据自己家境、人口、生活情况调剂使用。但很少有超过十二哈纳的。蒙古包,虽然有大小之别,好坏之分,但其总体结构则是相同的。多由乌如和、套恩、乌尼、哈纳、门等五大结构和几十种小物件来组合。包架总的由上下两部构成。
蒙古包的五大结构:
乌如和。即毡顶子。用四方毡子制作,四周用粗毛绳镶边,里边用粗毛绳轧云头图案,修饰缝纫,将其四角正对南北东西,置于蒙古包的正中和天窗架的中心。毡顶子的四面均有粗毛扣绳,在压盖或拉拽时使用。北和东西三面压着屋顶装饰。毡顶子起着夜间压盖,白天揭开调剂室内温度作用,毡顶子备有巴日古拉,即扶柄。用三尺长的木制作,将它系在毡顶子朝南的粗毛扣绳上绕转用便可封压、揭开毡顶子。
套恩。即,天窗架。蒙古包的天窗架在屋顶。天架主要由直径三、四尺,上雕美丽花纹的外圈、里圈、中心横撑、横撑、方形柜、天窗顶部聚合处,横闩、圈木卡、牵绳等组成。它有通风通气、采光之用
乌尼。即,椽子。长约七尺,粗约一寸的柳制作。一头细,一头粗。粗头称作椽子榫,将它定在天窗架外圈上。细头凿眼串粗毛绳,蒙古语其为斯乙格,即椽尾扣绳,将椽子细头担在哈纳端上用椽尾扣绳扣住便可构成上小下大的伞形顶,即,上部。
天窗架、椽子用以围毡、苫布复盖。蒙古语称作“德布日”。即,顶盖。用毡子或苇芦制作。冬春用毡顶盖,夏秋用芦苇顶盖,以适应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毡顶盖要制作两块,上下边用青布沿边,上面缝纫藻井图案。复盖顶盖时,由包顶西侧正中开始转到东侧正中,再接第二块到西侧正中结束。芦苇顶盖不仅适用于夏秋两季,一年四季离不开它。冬春季节,将它复盖在围毡子之上,可防止风雪袭击。夏季不仅取凉而且防水,降十几天连雨也不漏。顶盖,沿着上边做装饰。蒙古语称“呼鲁特日格”。即,屋顶装饰,区分为有腿、无腿两种。无腿的是园形的。要用毡子制作,正面沿边轧云头图案。
哈纳。即,壁墙、木栅围壁。哈纳,属蒙古包总体的下部,是蒙古包壁墙之总称。其实它由哈纳木、哈纳顶端、哈纳下端、哈纳接头、哈纳皮钉、哈纳格子、哈纳皮条、哈纳结扣等部位和物件组成。所谓六个哈纳的蒙古包,是由六块木栅用皮条连接而成。每块木栅由长短不等18根柳枝交叉格架;组成方块形。架蒙古包时,根据哈纳和门所占地面积,先画个圆圈,照圆圈的大小垒起比平地稍高的包基,从门的西侧开始将几块木栅沿着圆圈立起来,用皮条结好哈纳接头儿。尔后将蒙古包上部用杆子撑起来,把四根稍短的椽子用椽尾扣绳扣于门楣上(蒙古语称套都勾),从门的西侧始顺时钟方向转,把所有椽子一一担在哈纳顶端,系好扣绳,蒙古包的架起就算竣工。
蒙古包的壁墙,要用围毡来围。蒙古语称作“图——日嘎”。即,毡墙、毡围子。有以毡子或芦苇制作的两种,以适应四季气候的变化。毡围子用青布轧宽沿,轧细云头图案。围围毡子时由门西侧始正转至门的东侧结束。
毡墙要用绳索捆缚于壁墙上。蒙古语称这绳索为“乌特”。即,带子。将四根或六根粗毛绳缝制成扁形带子,使用时分上下两行,行距一尺六寸,缚紧毡墙。
架起蒙古包骨架,围好上下部围子,在顶盖与毡墙之间要用一块毡子合缝。蒙古语称其为“扎巴嘎”即,接缝。
门。蒙古语称作“哈拉嘎”。蒙古包的门,高约三尺五寸左右,宽约二尺五、六寸。门大多向南或东南。冬季门是双层的。里门两向开动,叫风门,外门单扇门,从左向右开,叫封闭门。
门帘。蒙古语称“务得”。蒙古包用两种门帘。一种是用毡子制作的,上有用青布精细缝织的起云图案或吉祥结。一种是用苇芦或白柳条做成,一般在夏季使用。
蒙古包内陈设。通常称谓八个家当,实则不尽然。
帷幔。帷幔用布做成,忌用白布。挂幔时从右边开始正转到左边扣完幔帐挂带。
板凳。包内板凳分长方形、三角形两种。长方形板凳三块,三角形的,即,侧翼板凳两块。铺用时将方形板凳放在北、东、西三面,侧翼板凳置在东北角和西北角。
佛箱子。解放前,多数蒙古人信仰喇嘛教。因此,在包内西北角置有佛箱子,上摆龛、佛像、佛灯、祭品等物。解放后,经过无神论的教育及广大牧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观念的更新,现在包内供佛者已不见,包内西北角放置了收音机、收录机、电视机。
匣箱子。家里的几代人,各有大小不一的箱子,摆放的方位也不同。父亲的放在西北佛箱子处,母亲的放在东北角,儿子、儿媳的放在西边,占居各自的位置。
床桌。长四尺,高约一尺五寸,有三、四个抽屉,绘有花卉,摆放在正面。其上边卷叠铺盖行李,抽匣里则分别装鞋、靴或手头零用东西。
立橱。立橱大小和式样不同,但里边一般都分上下两层,橱门绘有鹿、仙鹤或花卉、松柏。置于包内左端,上层装碗、筷、盘等器皿,下层放粮食、炒米、奶食品、油、酒等饮食。
包的东南角摆放奶桶、水桶、锅、茶壶、勺子等用具。
西南角的哈纳梢上挂有男人用的鞭子、弓箭、砂枪、蒙古刀、布鲁、乘马用具等。
火盆。火盆形状为园形,用黄黏土或红土掺鬃毛而制成,有的也用旧铁锅,放于蒙古包的正中。
锅撑子。锅撑子摆放在火盆上,担放锅或壶用来烧茶煮饭。锅撑子由四根支柱、三股圈和锅撑足组成。
斗。长方形,用木板或柳条编织而成。放在锅撑子的前面装牛粪或羊粪砖。在其旁放有火夹子、烘笼等烧火用具。
解放前,蒙古包内都是靠用锅撑子煮饭取暖,从五十年代末始,本旗蒙古族以配套的炉子代替了它。
蒙古包外之庭院配置也有一定形式。一般用柳树条、榆树枝或柞树围栅一个院墙。其避风处围一个畜圈。圈前堆积牛粪和羊粪砖以作燃料。
蒙古包是蒙古族游牧经济的产物,随游牧而搬迁。冬营地设包房一般要选择山湾或洼地。这样一则牲畜的饮水易得,二则可避暴风雪侵袭;夏营地则寻找高处和通风地建设包房,既能防止牲畜受热,又有利于轮换草场,避免过牧。春秋两季移场点要视水草的情形而定。
布日格。即,茅屋、茅舍。一种类似蒙古包固定式圆形房。布日格的建筑有两种。一种是用土坯或草坯砌筑成圆形壁,架顶盖,抹泥苫草,搭炕就可以了。还有一种是用柳条子、榆树条或山榆编织而成。编织时,需要制多大的布日格就在平地上画个园圈,沿着园圈间隔四至五寸凿一长方形眼,插上脊榫3-5根柳条子,留下门口。尔后从门的西边开始用条子转圈编织高约五尺左右即可。编完后,用黄黏土将里外抹上两遍,就与蒙古包相仿。此房在冬场固定不动,盘上一铺小炕就能住。布日格,也常用作仓库。作仓库的布日格,编织时不留天窗,每座单呈一幢。解放前,本旗南部居住布日格的牧民较多,今已不见。
解放后,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本旗蒙古族人民的居住条件有了很大改善。牧区牧民自1956年后全部定居。在定居点上建筑了宽畅的房屋和大批固定式的蒙古包。有的还盖起了砖瓦结构的尖脊房子和石砖结构的平顶房子。在农区、半农半牧区和集镇的蒙古族群众和干部、工人,住上了瓦房和平顶房,有的还住上了两层小楼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