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依托成人教育发展特色产业

依托成人教育发展特色产业

2016-04-18

   发展特色产业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壮大农村经济,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加快我镇特色产业发展步伐,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镇、村两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依托,加强对农牧民科技培训是摆在农村成人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职责。

一、发展特色产业的背景

复兴镇是个农业大镇,全镇现有土地26万多亩,自古以来,勤劳的复兴人民面朝黄土背朝天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以玉米、大豆为主要种植作物,兼顾一些小杂粮,生产效益极其低下。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高产种子和化肥的大量使用,以小四轮的的使用为标志的机械化程度也不断提高,粮食产量大幅上升,然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国家虽然大幅度提高粮食价格,但由于种植结构单一,农民的收入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不协调, 新农村建设步伐缓慢。农民的实际收入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镇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此,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增加农民收入便被提上议事日程。这是一项艰巨的工程,在这项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镇、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肩负着重要的任务。

二、发展特色产业的基础条件

    复兴镇域内面积500多平方公里,地大物博,土地肥沃,草地、林地资源丰富,适合多品种农作物的种植和畜牧养殖。随着科技的发达,信息畅通,交通便利,获取国内外先进科学技术的渠道便利,传播及时,闭塞的山沟不在闭塞,信息灵通,农民的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落后愚昧的旧传统观念逐渐被科学观念所征服。国家历届政府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出台了许多惠民政策,地方政府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家致富,镇、村、组干部积极组织领导,党员带头,特色种、养殖大户示范,群策群力招商引资,引进新技术,为全镇特色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 实施思路、举措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稳粮、增薯、优果、兴畜、”的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人才、信息服务为支撑,以提高我镇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产业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为主线,培育特色产业,坚持产业富村、科技兴村、企业带村、生态建村、人才强村、优化发展环境稳步增加农民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复兴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一)坚持市场导向原则,适应市场需求,立足国内市场,重点发展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
    (二)坚持科技创新原则,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推广应用、普及实用技术,打造名牌产品。
    (三)坚持比较优势原则,充分发挥镇域资源优势,综合考虑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推进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发展有竞争力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
    (四)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凡是有效益的能给农民带来最大利益的产业、产品,只要法律允许,社会需要,都应支持发展。
   (五)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充分调动农民自主创业的积极性,尊重农民意愿,从实际出发,分类指导,注重实效。
    (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抓好由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农村商品经济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创业者,镇成校、农业科技人员组成的专业化队伍建设。
    
四、发展目标

 依据目前我镇农业产业基础,经过调查摸底,2007年镇党委、镇政府决定率先从靠山、小黑信子、六间房、天台岭等5个产业基础条件较好的示范村抓起,着重从发展现代农业,提升产业水平,优化产品结构,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开拓市场和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等方面进行示范,辐射带动全镇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五、推进示范村建设

     1、确定靠山为马铃薯深加工示范村,小黑信子为大棚提子示范村、天台岭为果林示范村。

     2、示范村利用两年时间达到两个50%,即主导产业覆盖农户数达到总户数的50%,主导产业人均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
     3、示范村推进到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十一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主导产业收入提高10%。
     4、镇上确定的示范村由包片领导和驻村引领员驻村帮助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并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对镇上确定的示范村,优先推荐申报旗级级“一村一品”发展示范村,争取省、市专项投资,对取得市级、区级“一村一品”的示范村,年终由镇政府给予村干部及包抓干部以奖励。
     5、从2010年起,镇上将设立“一村一品”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围绕主导产业,按工作进度适时进行政策扶持。
     6、种植业:以优质粮,时令鲜果、设施蔬菜和杂粮作物为重点,从名优新特品种的引进,重大技术的示范推广,示范园建设,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申报,产品认定,人才培训和信息服务等环节进行指导、扶持。
    7、养殖业:以规模经营和特色养殖为重点,突出狐貉、肉牛、肉羊、瘦肉型猪和笼养鸡的养殖,从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疫病防控,饲料加工,人才培训和信息服务等环节进行指导,扶持。
     8、非农产业:以农村服务、商贸流通为重点,从新产品开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劳动力资源转化组合,人才培训和市场供求信息服务等环节进行指导、扶持。
     9、镇上将整合各类涉农建设资金,重点帮助示范村解决在通村道路、人畜饮水、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农业建设项目、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和国家优惠政策将优先向示范村安排。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为“一村一品”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为了确保“一村一品”顺利实施,镇政府成立发展“一村一品”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镇长赵明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副镇长王振宇同志担任,政府相关部门及各村书记、村委会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镇农业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由王振宇同志兼任。各村也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将此项具体工作作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行动,以对党和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来认识,真正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完善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确保“一村一品”发展扎实推进。
    2、广泛宣传,营造“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的舆论氛围,各村要充分利用广播、板报、标语、召开群众会等形式,切实加大对“一村一品”的宣传力度,为“一村一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激发广大农民学先进,学典型的热情,增强广大农民的自主创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一村一品”工作的深入开展。
    3、强化督查,确保“一村一品”发展取得实效。党政办、农业服务中心、镇、村成校要加大督查力度,定期不定期深入各村检查“一村一品”进展情况,每年底,镇上对各村建设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工作力度大,成效显著的村,将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拖沓,进度缓慢的村,将在全镇内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七、取得成果

    1、小黑信子村2014年从大连瓦房店市引进大棚提子获得成功,全村建设提子大棚98个,以村民张振军为例,他家建有提子大棚4个,总占地面积2亩,2015年总产值4万元。截止2014年该村柞蚕养殖已发展到120剪子。另外,该村大白菜的种植规模逐渐扩大,因此小黑信子村成为“一村多品村” 。

    2、天台岭村沙果园套种中草药形成特色。以果农董云飞为例,原有退耕还林5亩,沙果树240棵,截止到2014年发展到600亩,园中植有5--12龄沙果树2万株,2014年总产量15万斤,总收入21.75万元。2013年间作中草药小黄芹150亩(2年生),2015年收获种子120斤 ,为明年继续采集种子,推迟根部收获期1年,至此一项效益极为可观。

    3、靠山村马铃薯深加工实现规模化生产。2013年分别建成大型马铃薯淀粉加工厂一座,大型粉丝粉条加工厂一座,生产能力可覆盖全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