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借力政策优势助推农业转型升级

借力政策优势助推农业转型升级

2016-05-11



       亚东镇成人文化学校协调亚东镇人民政府抓住国家实施“节水增粮行动”的有利机遇,争取项目、强化领导、明确时效,强力推进高效节水工程,迈出了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农业生产质量由低等级向高等级转变的坚实一步,初步实现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丰产增收、富国富民”的目标。

       实施“节水增粮行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实现了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雨养农业”“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的局面正因“节水增粮行动”的实施而逐步改善。

       强化领导,科技支撑。2012年亚东镇争取到水利项目,将“节水增粮行动”纳入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抽调财政、水利、农业等部门业务骨干,具体负责项目规划编制、方案制订、项目实施、资金拨付、组织验收等具体工作,依照《阿荣旗农田水利建设规划》《阿荣旗高效节水发展规划》,并出台了项目工作推进表,明确工程的具体内容、完成时限、工作要求和具体责任人。

       在浅山丘陵地带搞膜下滴灌,是一项新的课题。为了给这一项目尽快推广实施提供科技支撑,成校利用各种信息平台,聘请专家及技术人员,由内蒙古自治区水利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农牧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机研究院呼和浩特分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围绕“呼伦贝尔市阿荣旗浅山丘陵区大田作物喷滴灌示范区建设”课题,于2013年在阿荣旗亚东镇六家子村进行60亩大豆膜下滴灌试验,力争在阿荣旗快速、高效地打造2000亩核心区、9000亩示范区。

  广泛动员,培训引导。2013年春节刚过,成校积极配合镇政府“节水增粮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就着手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村屯宣讲,并将《膜下滴灌技术培训手册》发放到老百姓手中。成校调整教学培训计划,把膜下滴灌实用技术当作一项宣讲内容。还组织镇、村干部,种植大户到黑龙江地区学习观摩,召开膜下滴灌工程经验交流座谈会,引导农民对比算账,实实在在地看到高效节水工程的增产增收效益,真正达到“节水增粮行动”的示范作用;积极组织水利、农牧、农机、供销以及节水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深入村组和农户家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科技培训活动,为他们提供全面、周到的技术服务。

   以奖代补,整合资金。在认真落实上级补助政策的基础上,我校还向政府提供有关参考方案不断完善和落实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积极推行“以奖代补”政策,引导和鼓励各村组及农户大力发展以节水灌溉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并参照《阿荣旗现代农业建设扶持政策》出台了《亚东镇现代农业建设扶持政策》,对项目区购买地膜、滴灌管等给予补贴。同时,将“节水增粮行动”作为助推器,坚持“渠道不乱、用途不变、捆绑使用”的原则,按照农业节水规划,以水利为平台,把农业开发、土地整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增产亿斤粮食、电力农网改造等涉农项目资金整合,统一建设标准、统一规划设计,以资金集聚效应和放大效应,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效节水工程效益。、

    加强服务,创新技术。膜下滴灌,大部分投入都在地下水源工程。为确保项目实施质量,成校建议亚东镇人民政府按照分级负责制度,层层签订责任书,逐级落实行政责任人、技术负责人,并成立工程质量监督站,完善责任追究制度,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是加大项目区土地集中流转力度。采取“村委会+基地”“公司+基地”“种植大户+基地”的模式,成立了土地流转合作社,流转土地1.2万亩,辐射服务农业人口1100人,在保证农民收入不减的前提下,进一步解放农业生产劳动力,发展养殖业、第三产业或进城务工,当现代农民。二是在2012年实施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中,傍河取水,打破了以往高效节水单一利用地下水的局面,实现了有效节水节肥、降低系统耗能、延长灌溉周期的目的,作物有效吸收水分的时间缩减,提高了灌溉均匀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