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北辰 > 家乡故事--------青光镇李家房子的“百年渡口”

家乡故事--------青光镇李家房子的“百年渡口”

2019-09-17

       以前说到渡口,我眼前就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江水微澜,一叶孤舟,沉默的老人守着一份宁静。我心里的渡口就是这样简单而古朴。来到天津北辰,在这里我见到了坐落在子牙河畔的李家房子渡口,那种惊喜,就是一种心灵的契合,就好像这古老的乡村渡口,在百年的时光里,静静的等着,等着我与它悄然的相遇。
     据北辰区志记载,李家房子,静海县贾口村李应顺建村于同治元年(1862),李家房子渡口,设于1912年,为私渡。1956年合作化后至2000年属村渡。外地人过河收现款。村民过河收粮食,2000年后始免费。2011年,李家房子村渡口遗址被区政府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点。
      在这个村庄长大的人,都有很多关于渡口的故事,渡口就是一道回忆,泛着生活温暖的颜色,在岁月的更移里,易了韶光,老了容颜,却带不走那些镌刻在心底的沧桑记忆。
      听村里的老人说,最初渡口有一条木船,一间小屋,渡工住在小屋里,接送村民过河种地及往来,特别是接送附近三个村的学生上学。渡船靠划桨行驶,来来回回,简简单单,吱呀呀的桨声,划过一天又一天。那时,生活条件艰苦,一条木船,背着生活的艰辛,背着男人女人,背着希望行走着,过渡口,人们都相互谦让着,都先让孩子们过河上学,河水涤荡着村民醇厚和善良的心灵,一个渡口,一条船,来来往往,摇着一船淳朴温馨的故事。
      后来,木船因年久失修报废,村里找来一个铁浮鼓充当渡船,用钢缆绳索拉着过河十分危险,后来这只“三无船舶”在市航管部门与北辰区运管局的联合执法中被拖走,渡口也被取缔。孩子们只好绕行小路去上学,往返需要近4个小时,村里又用汽车绕道十几公里接送孩子们,而渡口两岸相距只有约50米,时间一长汽车费用也成了问题。交通局航运管理部门了解情况后,与杨柳青船厂联系,厂里决定捐赠一条渡船,解决学生的过河上学难问题。经过6个昼夜的紧张施工建造,长8米、宽2.8米,能承载20多人的新渡船赶在开学当天送到了李家房子渡口,那天,渡口鞭炮齐鸣,人们兴高采烈,尤其是孩子们,欢呼雀跃着,因为他们再也不用为绕远道上学而发愁了。
       如今,通往渡口的小道用红砖墁成,渡口新建了房子,增设了《渡口守则》和《渡口须知》,虽说渡工换了几任,但每个渡工都坚守着渡口,尽心尽责。渡口的船上,少了那种承载生活的艰辛和沉重,满载着人们的幸福快乐。
      我喜欢去渡口看风景,春天的青草野花,夏天的野荷清香,初秋的苇絮飘扬,冬天雪后的琉璃世界。有时在夜晚,沿着河边去寻找一种心境。皎洁的月光,洒在水面上成斑驳迷离的朦胧光斑,微风掠过水面,波光粼粼,有着一种别样的神迷,别样的幽然。小小的渡口,没有了白日来来往往的人,船,静静的停在那儿,略带许些静寞,些许冷幽。我的思绪,便在这夜色中徘徊,神往。
      李家房子渡口,历经百年风雨,见证着小村的发展和变迁,见证着一日日越来越美好的生活,在每个村民的内心,它不仅仅是一个渡口,也是的一个历史的标志。
岁月更易,渡口的风景和人文一直这样延续到现在,多少年前是如此,多少年后也是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