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围绕大局 找准需求 做强项目 打造品牌 ——以“1+n”模式打造...

围绕大局 找准需求 做强项目 打造品牌 ——以“1+n”模式打造成人教育品牌助推林城发展

2017-04-07

林城成校建于1990年,目前占地面积约27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现有专职教师6名,兼职教师30余名。学校以崇实、求精、创新、发展为办学理念,以传播新知识、推广新技术、培育新市民、建设新农村为办学目标,通过“1+n”模式全面扎实推进学校创新发展,服务地方经济。学校先后获得“浙江省成教品牌项目”、“浙江省示范性乡镇成人学校”、“浙江省优秀职工培训基地”、“浙江省新型农民素质培训示范基地”、“浙江省校企合作职工培训基地”、“长兴县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先进单位”、“长兴县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项目”、“长兴县首批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等荣誉。

学校主要围绕“1+n”模式,努力打造成人教育品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打造焊接技术高技能人才,助力工业炉产业发展

作为地方经济支柱产业的林城电炉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创办,经过30多年的发展,企业从一家发展到一百多家,从小作坊发展到如今的规上企业,产值从几十万到今天的几个亿,2014年为打造中国工业炉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经过转型升级,企业从全县128家减至38家(林城36家)。

多年来,学校坚持以打造焊接技术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焊接技能(电焊)高级工培训基地为平台,以“一学二练三控”培训模式为抓手,全力做好高技能人才培养,打造成教品牌项目,助力工业炉产业发展。

从2005年开始,林城成校立足学校职能,联合政府、企业,开展了焊接技术培训;2005年至2012年一共为企业输送和培训了焊接技术初级、中级工共2000多人;2013年学校瞄准电炉产业转型升级这一形势,申请并建立了长兴县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面向全县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2013至2015年,学校创新培训模式,为企业输送和培训了575名电焊高级工人才。2016年是焊接技术(电焊)培训项目的提升年。我们主要做了这些事情:

(一)目标项目化。围绕发展目标,学校联合政府、企业成立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目的在于依托政府力量,结合企业发展需求,提高培训质量。

(二)培训基地化。以夯实基地的模式推进拳头培训项目建设,集中优势资源做强拳头培训项目,保障项目培训的质量。一是优化教师资源,学校建立了以副校长为项目负责人,2名副高职称理论教师,3名技师职称实践教师为核心的教师团队,通过互助研讨、外出取经等方式,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二是完善教师队伍管理,建立以教师专业特长为项目管理责任人的目标管理模式;三是优化硬件设施,投入大量经费添置和完善硬件设施,保障了培训质量。

(三)培训程序化。科学规划项目方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加强项目过程管理,优化培训模式。以“一学二练三控”的培训模式,加强项目过程管理。一学就是学理论,按照市场、企业需求,科学设置课程,借助专家力量编制了《电焊工培训校本教材》,进一步提高了培训的针对性和全面性。二练就是练技术,一练基本功,主要针对理论课学习进行电焊技术实践训练;二练技术活,主要针对企业需求进行员工岗位针对性训练。三控就是控质量,一控教师的教学质量,通过听课、督查、学员问卷等方式,监控分析教师的教学,以此来促进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二控学生的学习质量,通过出勤、测试、比赛等方式,监控分析学生的学习,以此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三控员工技术应用质量,通过对企业的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监控分析员工的技术应用对于企业以及产品质量所产生的效果,以此来查漏补缺,更好地完善和补充培训项目。  

2016年该项目通过县市层层选拔推荐,最终在全市交流与遴选评比中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成功申报并最终获得了浙江省成教品牌项目,进一步提升了项目影响力。

(四)发展品牌化。品牌就是影响力。没有品牌战略就没有发展战略。成校的发展需要战略定位,更需要形成优势打造品牌。我们注重品牌建设推广,扩大品牌影响力,促进项目健康发展。通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不断扩大影响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1.逐步形成了“一学二练三控”的特色培训模式,通过自编特色教材,扎实开展培训,不断扩大培训的规模,并通过各类媒体,扩大品牌影响力。

2.学校联合政府、企业,开展了“以赛促技 以技促优”的焊接技能大赛。通过大赛,让员工互磋技艺,提高专业技术能力,进一步推广品牌建设,扩大品牌影响力。项目多次获得县团体一等奖和市县级个人一等奖。

3.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培育项目示范企业。多年来学校通过职工技术培训,为当地企业解决了如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等外包问题,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学校与长兴精工电炉、尚鼎电炉、浙江帝亚等公司开展校企合作,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专题技术培训100多人次,三家企业也成为我校焊接技术(电焊)培训项目的示范企业。

 “n”: 围绕当地政府发展规划,联合政府、企业、行政村等全方位开展多样式专题活动,助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

(一)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助力农业发展(浙江省新型农民素质培训示范基地)

林城是一个农业大镇,为助力农业发展,林城成校联合政府、行政村以及各合作社,以农业实用技术、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为重点,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帮助他们增强创业意识、掌握创业技巧、提高创业能力,2015-2016年共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55人。

(二)开展职工安全培训,助力企业发展(浙江省校企合作职工培训基地、长兴县终身学习活动品牌项目)

多年来,林城成校联合政府、企业,整合教育资源,搭设服务平台,健全培训机制,为全镇90%以上企业开展了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2016年举办职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11期,1311人次,切实增强和提高了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助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培训商务策划师,助力产业发展(浙江省优秀职工培训基地)

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2016年学校根据当地政府发展规划,联合政府、企业共开展三期商务策划师培训,获证226人。通过培训,旨在借助专家的力量,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系统性商务策划课程培训,提高企业人才素质和业务质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得到了全镇企业和职工的广泛好评。

(四)推广红梅嫁接技术,助力绿色发展(湖州市农民培训示范项目)

林城是全国重要的红梅基地。学校继续以市农民培训示范项目(红梅嫁接技术)为平台,以林城红梅市级实验项目为抓手,联合镇梅农协会,通过专题培训、文化推广、树立典型等方式,助力特色产业发展。

(五)打造社区教育特色,助力文化发展(长兴县首批示范社区学习共同体)

社区教育中心以“一居一品”模式,联合镇政府、行政村、学校、企业等全力打造“6Y”社区特色学习共同体,通过特色阵地、读本、宣传片等方式进行文化推广,扩大品牌影响;“蒲公英幸福成长计划”以老年教育、青少年儿童社区教育为内容,通过相约夕阳红、蒲公英行动,积极打造社区教育特色品牌,助力文化发展。

2016年学校举办劳动力转移培训班10期,获证642人,其中高级工327人。全年完成扫盲330人;学历教育招收大专以上新生76人,成人双证制高中新生122人,企业职工安全教育培训1311人,完成了农函大、社区教育各类培训指标,新培育了方山乌龙、垂钓两个学共体,林城狮舞被评为县首批示范社区学共体,2016年完成总培训率达40.8%,我校教师陈泽文获得2016年省农函大培训先进个人,费梅获得省职成教信息宣传先进个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