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丹阳 > 县名来历

县名来历

2018-07-11

县(州)名来历

        一、朱  

    商末周初时,丹徒、丹阳、江宁、当涂等地称之为朱方。朱方是商周统治者的称呼。当时,商周等王朝都在黄河流域建立了国家,他们将自己统治的中心地区称作都,或叫做国,而把边远荒僻、少数部族居住的地区叫作方。如周朝西北部地区被称为土方、鬼方,东南部地区被称为人方、虎方。今丹徒、丹阳等这一带地方,当时是滨海地区,湖泊沼泽星罗棋布,水多红藻,地多赤柳,这一带居住的吴人、越人,被视为荆蛮人,以红藻、赤柳的颜色为象征而被称之为朱方。   
       春秋时期的吴国,占有朱方地,仍称之为朱方。朱方治所设于丹徒。商末至战国时期这大片地域归属的国家几经变更,治区的大小亦有变化,而朱方这个地名却沿用了约800余年之久。直至春秋末期,朱方地区西部先后为楚国占据,东部为吴国据有。周显王三十五年、楚威王六年(前334年),楚灭越后占江南朱方地,今丹阳地域的朱方部分才被命名为云阳,初设驿站名云阳驿,后建邑命云阳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改云阳邑为云阳县,不久改名曲阿县。今丹徒地域的朱方地直至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使赭衣徒三千,凿京岘东南垄,故名丹徒。自此,朱方名被县名所替代。

       二、云  

       清乾隆《丹阳县志》载:以丹阳为古云阳,其取义不详,所自旧志引《十道志》言,云阳氏乃古之仙人,《遁甲开山图》以为云阳先生之墟,可以长往、可以隐处。又言,黄帝时,云阳先生养龙于此,为历代养龙处。从这些记载可知,云阳名的来历是以云阳先生的传说而来。

        战国时期,楚国占有今丹阳地而命名为云阳。原先,江南广大地域,包括吴国、越国在内,在西周时都是楚国领地。春秋时期,吴国强大,将长江下游大江南北据为已有,甚至向西进攻到楚国的京都郢城。战国时期,楚威王东征灭越,尽占吴地,把今丹阳地命名为云阳邑。楚威王之所以将此地命名为云阳,据闻一多《东皇太一考》载,相传云阳是伏羲氏居地(一说是彭祖居地),而荆楚又自以为是伏羲氏之后裔,以云阳命名其地,表明这里是楚国祖先所居之地,是楚国固有的美好地方。

        三、曲阿  风美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改楚置云阳邑为云阳县。不久,秦史官占东南有王气,始皇遂发赭徒三千,凿云阳北冈,在县北18里处,截直道使之阿曲,故日曲阿,并改云阳县为曲阿县。此事可见,丹阳这块地方是风水宝地,按风水理论其地应出皇帝。秦始皇凿北冈并改名曲阿后,认为王气已被破坏,而在500余年之后却出了三国吴大帝孙权,700年之后出了齐高帝萧道成、梁武帝萧衍,而今世人认为是迷信说法,或者可能是巧合。

          

        西汉新莽始建国元年(公元9年),王莽称帝,改国号为新,改曲阿为风美县。改名风美,以示更新。就其意为风化之美,因此地具太伯、季子之遗风,崇文学而敦气节务稼穑而尚节俭多崇谦让而薄争竞,尚节俭而鲜纷华,故以风敦俗美而命名风美。

        四、云州  简州

       唐武德二年(619年),以曲阿置云州;武德五年,改云州为简州;武德八年,州废,曲阿县属润州。其云州名的来历,取楚置云阳邑、秦置云阳县;简州名的来历,出自于曲阿县南的简渎和简渎河上的简桥。为何称简桥?据清光绪《丹阳县志》载:简桥在县南草堰门外一里,跨简渎。晋谌姆元君掷简于此,幻为桥,以渡许、吴二真君,故名。相传桥下有双鲤乘潮往来,人不敢捕,系元君使者   

        五、丹  

        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曲阿为丹杨(阳)县。自此用丹阳名至今,已逾千年之久。

        考丹阳名,可追溯到秦汉时期。秦初,行郡县制,在今安徽当涂东北一带置丹杨县,设治所于今小丹阳镇。《晋志》载:丹杨以山多赤柳,故名。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年),始皇帝东巡,废金陵邑,设秣陵县,又立江乘县、丹杨县,均属会稽郡。时丹杨县治所设于今江宁县小丹阳。汉高帝六年(前201年),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领9州,其中鄣郡分会稽郡而置。元封二年(前109年)改鄣郡为丹杨郡。郡治所移至今安徽宣城之宛陵县,隶属扬州。晋太康二年(281年),分丹杨郡为宣城郡,丹杨郡移治建邺。南朝梁时,分丹杨郡另置南丹杨郡,隶属南徐州。丹杨郡治所设于建康(今南京),辖建康、秣陵、同夏诸县;南丹杨郡治所设于江宁,辖江宁、丹杨诸县。陈天嘉五年(564年),废南丹杨郡。隋开皇九年(589年),又废丹杨郡和丹杨县建制,于石头城(今南京)置蒋州,治所设于今南京清凉山,辖江宁、句容等5县。唐天宝元年(742年),丹杨郡移置润州(今镇江),同时改曲阿县为丹杨(阳)县。此时,旧安徽丹杨县并人当涂县。时丹杨郡辖江宁、句容、丹杨(阳)等6县。乾元元年(758年),丹杨郡复改名为润州,丹杨(阳)县名在今丹阳地沿用至今。

       《旧唐书》卷四十载:丹杨汉曲阿县,属会稽郡,又改名云阳,后复为曲阿。武德五年,于县置简州。八年,州废,县属润州。天宝元年,改丹杨县,取汉郡名。

        综上所述,今丹阳市的丹阳名缘起于秦初所置安徽当涂东北一带的丹杨县、秦始皇三十七年在今江宁小丹阳所置的丹杨县和汉元封二年由鄣郡所改的丹杨郡。晋太康二年,丹杨郡治移至建邺;唐天宝元年又改润州为丹杨郡,郡治移至京口,同时丹杨(阳)县名亦徙至今丹阳地。

        民国《丹阳县续志》载:考《太平寰宇记》,丹阳以邑界杨柳生丹为名,故从木为称。又:唐天宝元年,改名丹阳县时,有杨树生丹,故名。字从木非从阜。……唐代从木之丹杨,即今从阜之丹阳也。按上所述,丹阳(杨)名的缘起有二:一是因当地多赤柳而命名;二是丹阳县由秦时所置的丹杨县迁变而来。

        附:延陵古邑县

       延陵为我国古邑县之一,前后曾建置1136年,其始建、重置、徙治、隶属、疆域涉及今常州、武进、无锡、江阴、丹阳、镇江、丹徒、句容、金坛、宜兴10个市县。

        一、常州、武进之延陵古邑县

       清康熙《武进县志·建置》载:周灵王二十五年甲寅,吴馀祭元年,封季札于延陵。诸樊卒,馀祭立,封札于延陵,即今常州地,至西汉为毗陵。杜佑谓,润之延陵镇非古延陵,古之延陵在今晋陵县。光绪《武进阳湖县志》载:武进之地,虞、夏、殷在扬州域,周为吴延陵。又:秦始皇二十五年(应是二十六年)置会稽郡,延陵为县,汉改日毗陵。

        据史料记载,周灵王二十五年(前547年),吴王寿梦第四予、太伯十九代孙季札,因让国、辞王位,馀祭封季札于延陵。季札号为延陵季子,延陵为季札的采邑,称延陵邑。其邑境南抵太湖,北达长江,东毗吴,西含云阳,包括今武进、无锡、江阴、丹阳诸县(市)地域。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延陵邑、云阳邑分别建置为延陵县、云阳县(后改曲阿县,即今丹阳市),均属会稽郡。此时,延陵县的疆域东邻无锡,东南起自太湖,西南接阳羡(今宜兴),西连云阳(曲阿),北抵长江中流(含今武进、江阴的部分地域)。

        汉王刘邦统一中国后,于汉高帝五年(前202年)改延陵县为毗陵县(据新修《武进县志》称,另有高祖二年之说),属会稽郡。

        古延陵县境内江阴申港有十字碑,传为孔子所书,碑文为呜呼,有吴延陵季子之墓    常州、武进之延陵古邑县,自周灵王二十五年迄汉高祖五年,计345年;以秦王政二十六年置延陵县至汉高帝五年改毗陵县,共19年。

        二、丹阳之延陵古县

       自延陵改为毗陵起,历经西汉、新莽、东汉、三国等朝代,延陵县名湮没482年后,又于曲阿县西南重置。

        晋太康元年(280年),吴亡、统一天下。二年,对原孙吴所管辖的一些郡县更名、重置。如被吴大帝改名武进的丹徒,改名云阳的曲阿,分别复名丹徒、曲阿;分吴郡西部置毗陵郡,以丹徒为治所;于曲阿县境西南延陵乡重置延陵县。重置后,设治所于延陵镇,改镇为县城,县境包括今金坛市西北部,句容市、丹徒县东部,丹阳市西南部地域。时延陵、丹徒、曲阿、武进、毗陵、无锡、暨阳7县同属于毗陵郡。

        晋室南渡后,我国南方经历东晋、宋、齐、梁、陈5个朝代,在这长达272(317589年)中,延陵县的名称、疆域均未变更。其隶属关系是:东晋时,延陵县属扬州之晋陵郡;刘宋永初二年(421年),建南徐州于京口,元嘉八年(431年),扬州之晋陵郡属南徐州,延陵县改属南徐州晋陵郡;南齐时,一度改晋陵郡侨置南东海郡,延陵县属之。梁天监元年(502),改南东海郡为兰陵郡,延陵县改属兰陵郡。陈永定元年(557年),复将兰陵郡改南东海郡,延陵县属之。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南徐州置蒋州,治所在今南京清凉山。同年,丹徒并入延陵县,治所从延陵镇移至京口。这时,延陵县的疆域除原来的县境外,还有原丹徒县境,属蒋州。开皇十五年(595年),置润州,治所设于京口,原属蒋州的延陵、永平(今溧阳)和原属常州的曲阿划归管辖。同年,分曲阿县的金山乡为金山府(后改金山县,即今金坛市)。隋大业三年(607年),废润州以辖县归江都郡。江都郡属县有16个,延陵县是其中之一。

        唐武德三年(620年),沈法兴与李子通割据江南,重置润州,并把隋时并入延陵县的丹徒县境复置丹徒县,延陵县仍为旧地域,治所徙至原延陵镇。同时,在句容县置茅州,辖句容、延陵2县。武德七年,废茅州,延陵、句容县改隶润州。武德八年,延陵西的金山县并入延陵县,其县境包括原延陵县境和今金坛市境。唐武后垂拱四年(688年),原并入的金山县境分置金坛县。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延陵县废。丹阳之延陵古县从建置,历经唐、五代、至北宋熙宁五年,长达791年。延陵县废置前夕,辖治太平、寿安、洞仙、孝德、上元5个乡。废置后,改延陵县城为镇,连同所辖的太平乡村、里108个和寿安乡村、里72个划归丹阳县,洞仙乡村、里72个划归丹徒县;孝德乡村、里66个和上元乡村、里25个划归金坛县;上元乡另村、里20个划归句容县。延陵古县治所在今延陵镇,其城廓、城河、宝塔等至今均有遗迹可寻。城中有规模宏大唐代建造的昌国寺;城东有韦昭墓;城南有董永墓、董永庙、望仙桥,七仙女和董永的神话传说源于此;城西有昭君墓;城西北九里有延陵季子祠(亦名嘉贤大帝庙、九里庙)、季子墓和传为孔子所书的十字碑,碑文日: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十字碑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延陵古县有八处胜景,今亦有遗迹可寻。其八景为:春秋孔碑(十字碑),延陵唐寺(昌国寺),沸井腾泉(九里沸井),茅峰耸翠(三茅峰、长空山、云净山),长桥横汉(九里季河桥),高阁连云(夫子阁),四平夕照(方山),万顷春波(万顷洋)。

        延陵古县城内有太平河,可北抵丹阳,东贯金坛,南通茅山;城西北有九里河、香草河,连接江南运河。驿道通金坛、丹阳、句容、茅山,水陆交通方便。古县境内的西部边缘有茅山、方山、云净山等,余为平原、水泊。大湖塘有姜塘、鲛塘、柳茹大塘、庄湖、洋湖、万顷洋、天荒湖,可谓鱼米之乡。所产糯米,曾为贡品

        民间保存的《延陵九里庙志》中,有51任延陵县令人名的记载,并有疆域、寺庙、胜迹、祥异、艺文等记述。

        丹阳之延陵古县名来历,《元和郡县志》云:延陵县东至润州一百里,因季子以立名。《汉书·地理志》云:季札所居在毗陵,然今县北有季子祠,或当时采地所及,故名延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