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国学经典 传承文化 ——社区儿童国学教育谱写新篇章

国学经典 传承文化 ——社区儿童国学教育谱写新篇章

2019-08-04

摘要: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智慧的高度总结。儿童如何接受国学启蒙教育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力求从创设国学氛围、确定儿童践行目标、剪刻良好风尚等方面作出探讨。

关键词:弟子规  剪纸  国学教育  社区儿童

【案例背景】

中华文化综罗百代,广博精微,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的智慧精髓。国学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生存智慧的高度总结。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在儿童启蒙教育中,古人更是明确提出“蒙童”关键在“养正”,这如同中医强调“扶正固本”养元气的理论。孩子成长中最大的动力和最大的抗干扰能力,都来自从小在其身上形成的孟子所说的那一股浩然“正气”,此“正气”就是他们强大而高尚的“人格”。更为可贵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也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养正”的方法,即形成了一套“幼儿人格教育系统”,它帮助人们从小学会做人,拥有一颗向善的“心灵”,拥有一身良好的“德行”。

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孔子曾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在儿童时期运用传统国学经典,进行养成教育,是社区教育的一大创新。因此,我社区确立了“诵读国学经典、彰显班级特色、传统文化育人”的理念,把诵读和践行有机结合作为有效的途径,让儿童从小在“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的指导下健康成长。

【主要做法】

一、诵读《弟子规》, 创设良好国学氛围

儿童是人记忆力的黄金阶段,此阶段有意识地让孩子多诵读一些经典,然后在以后的成长中慢慢地体悟,会让儿童终生受用无穷。为此我们社区教育中心聘请了社区志愿者老师在各社区组织儿童周六、周日诵读经典,并要求他们做到每天晨读和午诵。晨读即每天早晨在家诵读十五分钟,午诵即每天利用午间的10分钟诵读,无论是晨读还是午诵,都能让他们变得神采奕奕。每周六、日引领他们吟诵不同的内容,从《弟子规》中的总序开始,每八句为一课内容,每天学习两句,吟诵两句。

儿童毕竟是孩子,他们童心荡漾,如果大量机械地背诵就会产生闻而生厌的抵触情绪,因此本着“不求量,多鼓励”的原则,让他们循序渐进地学习吟诵。事实证明,每天坚持诵读,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就能背诵下来。为了调动他们的诵读兴趣,我们还设计了多种诵读形式,如:配乐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合作读等,通过多种形式让他们读出声、形、情、味和神采。每两周组织他们开展诵读大赛,比赛既有规定内容,又有自选内容。一次次的比赛,使他们的诵读水平和理解能力明显提升,如今他们对《弟子规》中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初步形成了学习国学经典的氛围。

二、对照《弟子规》,  确立儿童践行目标

社区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在传承国学经典中,我们把《弟子规》作为德育教材,使之成为儿童行为检查的标准。经常把《弟子规》的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对照:“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熟背《弟子规》的基础上,针对他们出现的问题,确立《弟子规》的践行点,比如:怎样做才算是“孝”,在学校学习态度我能改等,并把从《弟子规》学到的要求写在自己的摘抄本上,时时刻刻改变不良习惯。当自己犯错误的时候,也会让自己对照《弟子规》查找不足,让《弟子规》成为自身的行为规范。

三、消化《弟子规》,  剪刻良好行为画面

结合传统文化进社区活动计划,让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社区的剪纸文化中去。针对少年儿童形象思维对于抽象思维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我们变文字为画面,变动口为动手,变抽象为形象,强化《弟子规》的故事化、兴趣化、形象化,让儿童们高高兴兴地去感受经典的文化魅力,热爱经典的魔力,接受经典的熏陶,并聘请了社区的名教师老师进行指导。

(一)以孝为先,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利用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感恩节等节日为重点,各社区在儿童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和道德体验活动,开展“践行孝心”的实践活动。儿童在活动中学会“感恩老师”、“感恩父母”、“感恩社会”,在实践中学会行孝感恩、尊重他人,并让他们剪刻出自己为父母、老师所尽孝心的剪纸作品,他们有的能剪刻“洗脚图”“捶背图”“洗碗图”“认真作业图”“自觉读书图”等,有的儿童在小作文中记录下了自己背诵和剪刻的感悟……有了扎实的知识基础、情感基础和努力目标,儿童对“孝”的体悟更加形象具体,能用行动表达孝心。

(二)以范为标,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弟子规》中“路遇长,疾趋揖”、 “长无言,退恭立”、“步从容,立端正”等内容都是培养儿童良好礼仪习惯的。于是,我们将《弟子规》内容与江苏省文明办提出的“八礼四仪”和关工委提出的“八礼八好”相结合,开展“社区礼仪我知道”、“文明礼仪知识大赛”等系列活动,成功举办了《五星红旗,我爱您!》等社区活动。对照他们平时在校升国旗要求剪刻出了四幅仪式图:岀旗图、敬队礼图、唱国歌图、聆听国旗下讲话图,同时还把历时两个月剪刻的“校园升国旗图”作品送给社区的老奶奶、老爷爷。原本单调无味的升国旗仪式要求,在学习对照《弟子规》剪刻升旗画面过程中,在展示讲解升旗剪纸画面的过程中,他们对升旗仪式的要求记忆更加深刻,举止践行更加规范。

(三)以信为本,开展诚实守信教育活动。“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是《弟子规》中“信”中的内容,于是我们以发诚信倡议、讲诚信故事、剪刻诚信故事和行为评比等多种形式,将诚信教育引向儿童家庭,并广泛开展“争做诚信少年”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儿童从小养成诚信美德。经过一段时间教育活动,社区里涌现出了一批“诚信小天使”。

【案例成效】

一、参与诵读经典的社区儿童实现了知行合一。

社区自开展学习《弟子规》国学经典教育以来,社区儿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他们在家里的表现也有了很大的长进。有的家长说:“自从孩子学习《弟子规》以后,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知道了尊敬长辈,珍惜粮食,重视亲情。孩子回来后,会主动经常给我背诵《弟子规》,主动帮我做家务,整理自己的房间。”

二、参与诵读经典的社区儿童更心灵手巧了。

诵读经典,需要用心记用心悟,因此国学诵读能够培养儿童的心力。剪刻是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剪出什么刻成怎样,诵读与剪刻结合,就是心和手的结合,脑与力的并重,其中有认知思维,有创作创新,要调和气息,培养细心与耐心。参与过诵读与剪刻的儿童时间长了,克服了以前那种“毛手毛脚”的坏习惯,具体做一件事时,知道了先观察、后了解、再深入的要领。

三、参与诵读经典的社区儿童生活更有情趣

国学《弟子规》是古人对生活中礼仪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的约成。虽只有360句、1080个字,却蕴含了巨大的信息量,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因此,每一句话,细想起都有生活的画面,是生活的写照。尤其是,我们将国学诵读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更是古为今用,别有味道。孩子经过这样的洗礼后,生活视野自然开阔些、生活情趣自然高雅些,社区居民普遍反应,参与诵读经典与剪刻的儿童对生活更加有格调些。

四、有效彰显了社区特色文化。

特色是社区文化的魅力所在,社区的“剪纸”特色借助经典诵读开展得有声有色。传统经典国学与剪纸文化的结合,不仅让儿童们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更重要的是在生活中学以致用。我们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和大胆丰富的想象力,把国学经典《弟子规》引入剪纸文化的活动中,对培养儿童的创造力进行了认真的探索与尝试。两种传统文化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为解放儿童大脑、解放儿童的双手开掘出了一池活水泉源,社区特色建设味更浓、更醇了,走得更加有力、久远。

五、践行《弟子规》,创建社区良好风尚。

诵读《弟子规》和剪纸文化活动正在我们各社区有序开展,并使之成为我社区新的名片,为社区教育活动的发展谱写了新篇章。

【分析与启示】

一、国学经典是中华文化的根、文明的本,与国人有着天然的血脉关联。剪刻,也是中华传统的手工艺,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国学经典与剪刻艺术结合,进行育人活动有厚实的人文基础。

二、中华文明的传承从娃娃抓起,将使文明传承更加有力、辽远。儿童具有天然的学习力,知识分两种,一种是叶子知识。叶子知识好比枝叶,主要是装饰性的,种子知识是根本,是会发芽、生长的知识。从娃娃开始进行中华文明的传承教育,就是培育种子知识。中华文明的种子知识,在孩子童年的时候进行培育,等到孩子长大后,会在世界各地播撒、生根、发芽。

三、中华文明的传承教育要抓节点,找关键,与时俱进。我们社区在诵读弟子规时,与中秋节、母亲节等重要节日相结合,使中华文明传播活动每每有华丽登场的效果;与江苏省文明办提出的“八礼四仪”相结合,开展系列活动,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与国旗仪式相结合,在儿童的心里深入植下了庄严、神圣的种子。尤其是,引导孩子把剪刻作品送给社区的老奶奶、老爷爷,作品感、认同感,使原本有些单调的剪刻变得这样有意义,令人朝夕牵挂。

简而言之,我们在社区儿童中创新中华文明的传承教育活动,文明有根,传承有人,不断创新方法与途径,社会影响久远。

  

   邮箱:yysqjyzx@163.com  电话:13506107203(微信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