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希望”挂枝头 上坝乡东山猕猴桃基地

“希望”挂枝头 上坝乡东山猕猴桃基地

2017-05-16

    初夏的太阳照耀在海拔1000多米的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上坝乡东山山上。登上高处极目远眺,近千亩标准化猕猴桃种植基地排对排、行对行,煞是壮观。

    基地内,几十名群众正在人工授粉、输果、套袋。技术人员周玉林一边作技术指导,一边查看猕猴桃的长势:“前年实行品种改良,由原来的米粮一号改良为翠玉品种,今年投产800亩,收成应该不错。”

    周玉林是成都人,2010年,他和姚亮来到道真,良好的投资环境、独特的土壤和气候资源,吸引了他们在上坝乡东山组流转土地发展猕猴桃。

    有着二十多年种植猕猴桃经验的周玉林介绍,东山昼夜温差大,土壤偏酸性,光照强,水份多,再加上基地有改良的翠玉、金艳、东红等3个品种,种植出来的猕猴桃品质好,品感好。

    为不断壮大产业,该基地实行‘五统一’(统一规划、统一供苗、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采用自己生产的新型材料水泥棚架,以及移动式喷灌等设备发展设施农业,采取物理防治(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等绿色防控技术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现代农业技术。

    经过无数艰难曲折,去年,东山猕猴桃开始有了气候,到去年底,共投产50万斤,产值达150万元。

    “一人富不算富。既然发展猕猴桃能赚钱,就应该把乡亲们组织起来,带领他们脱贫致富。”为了使猕猴桃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他们建立的“道真四外桃源水果专业合作社”, 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实现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营销。

    目前已发展社员150多户,建成标准核心示范基地1500多亩。在他的带动下,周边60余户群众发展葡萄60亩,水蜜桃400亩,李子300亩,樱桃500亩。每年为当地和周边的返乡农民工、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近1500个,每年支付劳务费60余万元。

    “自从成立这个专业合作社之后,我常年在这里务工,每天收入100元,一年下来,随随便便都有两万元的纯收入,既能照顾家庭,又不荒废庄稼。”正在授粉的村民冉小英说。

    冉小英今年44岁,是上坝乡香园子人。以前一直在广东鞋厂打工,虽然工资高,但是每年大部分钱都花在车费上,还不能照顾家庭。自从基地成立后,她便成了这里的老工人,对猕猴桃输果、套果、抹芽、摘果、修剪、施肥等环节样样都会。她说,现在孩子在上初中,成绩不错,就是想就近多挣点钱照顾好孩子。

    和冉小英一样,王春荣、冉文旭也实现了“持家挣钱两不误。”

    如今,周玉林的基地正在一步步向好发展,他们对基地的定位不仅仅扩大种植规模,更要抓好村民技术培训,通过广纳贤才壮大技术力量,多培养一些“永久牌”技术人员,让他们扎根山区,服务山乡群众,努力增产增收。同时还发展林下养殖,把土地空间利用起来,以期实现除虫增肥的效果。

    谈到大家最为关心的销售问题时,周玉林信心满满。他说,“我们将建立电子商务——专卖店——代理商‘三位一体’营销平台,促进鲜果正常销售。2年后进入盛产期,每年猕猴桃鲜果可达200万斤,产值千万元。”

    站在东山上,我们仿佛看到千亩猕猴桃,种出了满满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