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创建国家级
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自评报告
为进一步强化农村职业技术人才的支撑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的创建要求,我市持续加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投入力度,科学规划,统筹施策,突出重点,创新特色,职成事业取得较大进步。对照江西省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评估指标(试行)体系,逐条逐项认真自查,自评得分为108分。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经济社会概况
丰城市位于江西省中部,距省会南昌60公里,下辖32个乡镇(街道),面积284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50万。2016年,全市生产总值完成423.7亿元;财政总收入完成64.27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78亿元,;500万元及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95亿元;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14313元、29125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列全国百强第78位。先后荣获全国超级产粮大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全国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城市、中国生态硒谷、中国再生铝基地、中国高产油茶之乡等国家名片。
2016年以来,我市以产业发展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持续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以“131”产业为支柱的工业产业发展迅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205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20亿元,同比增长8.9%。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三大主导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百亿元,分别达到120亿元、125亿元和260亿元。再生资源产业实现产值240亿元,同比增长17.2%,完成税收10.2亿元,同比增长59.4%。现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0家,与上海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多所科研院所开展校企合作项目20余项,全市专利申请量446件,有效注册商标数2186件。高新园区申报国家级高新区工作顺利接受科技部专家组考察评审。
特别是在“三农”方面,我市始终坚持“规模化、科技化、品牌化、融合化”发展理念,围绕精品粮食、蔬菜、花卉苗木、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打造富硒品牌,延长价值链条,改善生态效应,提高科技内涵,强化综合服务体系,努力构建经济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技术密集、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产业有新提高,粮食生产实现“十三连丰”,全年粮食产量预计21.37亿斤。富硒产业实现总产值65亿元,解决农民就业2.6万人。花卉苗木产业总产值完成3.75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63700亩,新增高产油茶2万亩。
二、职成教育情况
我市始终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聚宝盆和助推器,持续发展职成教育,实现职成教育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发展。目前全市现有全日制职业院校3所,分别是公办丰城中等专业学校、丰城市技工学校和民办洪州职业技术学院,新引进的南昌理工学院已开工建设,农民学院1所,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2所,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85所。成人高等学历函授教育机构共有4所,其中丰城教师进修学校、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宜春丰城分校,为社会输送函授学员2000多名。
丰城中等专业学校坚持长短结合,在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围绕我市工业园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积极开展短期培训项目,如食用菌、焊工、电工、汽车维修、油茶栽培、种植、养殖、电子商务、危化品、烟花爆竹等短训班,年培训学员10000人次以上。在农村成人教育上,全市32个乡镇都办有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乡(镇)、村成人文化技术设备总值达368.4万元。全部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部配有专用教室,计算机、电视机、VCD、投影仪等教学仪器设备,都有1个以上实验(实训)基地。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紧密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需求,重点加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技术培训以及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达20000人次。同时充分发挥丰城中等专业学校作为农村成人教育培训体系的龙头作用,以各乡镇成人学校为主阵地,以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为基础,独立组织或协同配合相关部门,完成每年县域内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各种培训以及新技术新知识推广和示范,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服务,每个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都有固定的教学场所、教学计划、教学人员、教学时间和教材五落实,扎实有效地配合市、乡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
三、创建工作情况
(一)领导重视发力
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均高度重视发展职业教育,针对个别高中“普高与职高混合办校”的现象,市委市政府在2012年做出“丰城职中与丰城三中分离,并将丰城职业中学搬迁至丰城高新园区”的英明决定。投资5000多万元,新建综合楼一栋、学生公寓楼三栋、教师公寓一栋、塑胶田径运动场一个,另外新添2000多万元仪器设备,结束长达二十八年之久“一校既办普高又办职高”的历史;2017年市委市政府又作出决定,收购一所民办学校作为丰城中等专业学校二部,从此,赣江之滨,高新园区,崛起一座高楼林立、设施完备、绿草如茵,风景秀丽新学府。如今学校占地250亩,建筑面积9万余平方米,成为宜春市乃至江西省校园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设施设备齐备的省级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地方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二是我市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方面的需要,经济发展需要数以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才,2017年10月,丰城市委市政府向全省职业院校联合发出邀请,在丰城高新园区举办校企合作对接会,与会的大中专院校30多所,市委书记、市长亲自出席了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有力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2014年设立了丰城中专附属学校——丰城市阳光学校,接收完成初中教育有困难以及失学的社会青年入学,通过半年或1年的学习,矫正他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后升入到中专一年级接受职业教育,为构建丰城和谐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总之,发展职业教育是关注民生、关注百姓生活、关注老百姓子女上学、就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统筹组织有力
1.政府统筹,措施有力。我市高度重视职成教事业的发展,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为副组长,其他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职成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部门、乡镇(街道)的职责和分工, 将职业教育发展任务纳入各相关单位的工作任务,并进行年终考核。同时,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丰城中等专业学校和洪州职业技术学院进行深入调研,及时了解职教动态,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为职成教育的发展解决人、财、物等问题 。同时,将职成教育纳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根据《江西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制定了《丰城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确保工作持续推进。
2.统筹兼顾,两条主线。县域产业的发展,必须大力发展职成教育,职业教育为三大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的“聚宝盆”,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的原则,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围绕两条主线,实行“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措施,加大统筹高中阶段教育的力度,一手抓普高教育,一手抓职业教育,在较短的时间内确保职普比达到1:1。围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目标,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大力推进乡镇(街道)、社区教育网点建设。建立并推行新的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启动现代教育智能管理平台建设。全面调整教育布局和师资配备,盘活教师教学资源,切实提高办学水平。推动南昌理工学院项目落地丰城,大力提升丰城中专办学水平,将丰城中等专业学校打造为江西省高水平中等专业学校,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实现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3.科学规划,合理配置。科学规划职业院校布局,积极优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2012年7月,丰城职业中学从丰城三中剥离出来,搬迁到丰城高新工业园区新校址办学,将原江西华伍职业技术学校、江西华伍技工学校整合到丰城职业中学,经过评审,丰城职业中学成为江西省首批中等职教育建设达标示范校。同时,丰城引入民办资本创办了一所高职院校——江西洪州职业学院,还将继续推动南昌理工学院落户丰城,使我市的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布局更加完善、合理。2016年2月经省政府批准丰城职业中学升级为普通中专,现更名为丰城中等专业学校,提升了丰城职业教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2017年7月,依托丰城中等专业学校职教资源的优势,以丰城中等专业学校为龙头,整合全市农业、就业、教育等培训资源联合组建成立丰城农民学院,各乡镇在现有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基础上组建农民学校32所,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85所,职成教育资源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有力推动了我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成为助推丰城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加速器”。
4.注重保障,完善机制。我市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职成教育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制度,将职成教育事业纳市政府目标管理体系,作为乡镇(街道)主要领导的年终督导考核指标之一,有力推动了我市职成教育事业的发展。以丰城中等专业学校为职成教育龙头,与全市32个乡(镇、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建立合作共享关系,依托其资源优势,由市教育局、农业局、人社局、乡镇(街道)等政府部门指派专人加强对乡镇(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开展教学培训的指导和支持,有力促进了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培训质量的提高。
5、督导评估,检查落实。建立和健全职成教育督导评估制度,聘请省内专家制定出台了《丰城市教育督导考评“1+4”办法》(丰办发〔2017〕14号),并由组织部、宣传部、教育局组织联合考评组,对各地各单位落实“1+4”考评办法进行督导考评、实践总结、意见收集和修订完善。根据第一次考评情况,对“1+4”考评办法内容进行调整,适度增加职成教育的分值权重,让考评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力促进了职成教育各项政策的落实到位。
(三)条件保障给力
1.落实人员编制,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切实加强职成学校教师队伍的合理配置、专业发展和“双师型”教师培养。通过全员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校本培训与企业培养相结合、搭建平台与打造教学品牌相结合,重点实施青年教师培养、骨干教师培养、专业教师培养等工程。
目前,丰城中等专业学校有专兼职教师367人,专任教师314人,其中专业教师242人、“双师型”教师192人、省市教学能手16人,教师队伍学历合格率100%、研究生学历11人,达到一定比例,专任教师与学生的比例为1: 18。乡镇成人技术学校32所,有专职人员96人,兼职人员181人,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100%。
2.保障经费投入,确保使用效益。职成教育专项经费列入市财政预算,确保到位、专款专用,并逐年增长,农村劳动力职成教育、社会化教育培训等经费实行县域范围内的统筹管理,以确保使用效益。一是创新职业教育专项经费拨付机制。2016年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1536万元。二是落实成人教育专项经费,2016年,市财政按照县域常住人口人均1.6元的标准安排成人教育专项经费236.3万元,有效地保障了成人教育工作的开展。三是职工培训经费得到保障。政府有关部门能认真督促企业落实职工教育培训经费426.7万元。四是对职成教育专项经费使用实行监管制度。为确保专项经费使用合理、专款专用,市教育局、职业院校、成人学校每年接受审计部门的年度审计。同时,通过财政经费使用的统一监管,确保软件、硬件投入比例相对合理。
3.健全办学网络,构建资源联盟。一是完善成职教育网络体系。目前,市级职业院校和成人教育学校6所,乡镇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2所,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85所,镇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实现了全覆盖,村级文化技术学校覆盖率达到100%,形成以丰城中等专业学校为龙头,镇成人学校为枢纽,村级成人学校为基础的三级成人教育办学网络。二是充分发挥现代远程网络教育作用。我市的远程教育实现了从电视机到投影仪等现代设备的升级换代、从播放点到服务站点的统一培训、从卫星单向接收到宽带互联网的双向互动、从纯教学到以学用促效益的管理模式,建立了市、乡、村三级共享的网页,发布实用技术、办事指南、特色产业、村务公开等信息8000余条。远程教育已实现了全方位覆盖,形成了“天网、地网、人网”三网合一、功能完备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使远程教育成为广大群众学习生活的“好帮手”。三是构建职业教育培训移动互联网数字化校园网络平台,使职教培训成效倍增。学校在2017年2月开始应用“移动互联网+教育培训”技术,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员进行职业教育培训,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4.改善实训条件,提升服务能力。2012年以来,财政投入经费超过3000万元,用于改善实训基地建设。丰城中等专业学校实训设备设施总值超过了2856.2万元,生均达到了4328元。2017年耗资100万元在丰城中专校园组建丰城农民学院。基于雄厚的实训条件,我市坚持丰城中专、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原则,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016年开展温室芝麻瓜、黄瓜、西红柿、食用菌、油茶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还开展了退役士兵健身教练及汽车维修、电工、焊工、危化品、烟花爆竹、安全生产、电子商务、 保育员、育婴师、幼儿园园长的技能鉴定等各种培训,培训人数35926人次。
(四)职成事业发展迅速
1.突出丰城中等专业学校的龙头示范带动作用。丰城中专迅速崛起。丰城中专是省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省级校企合作示范校、江西省师德师风示范校、全国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制保障制度创新基地、江西省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基地、丰城市“雨露计划”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丰城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宜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宜春市社会综合治理先进单位、丰城市全面工作红旗单位。学校占地250亩,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学校有能力、有条件成为带动丰城职成教育快速发展的领头羊。一是师资队伍迅速成长。政府在教师自主招聘方面给予了丰城中专大力支持,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的原则,向江西师大、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大学以及企业招聘了一批专业教师充实教师队伍,教师队伍学历合格率100%、研究生学历达到一定比例,专任教师与学生的比例1:18,专业教师242人、“双师型”教师192人、省市教学能手16人。二是学生管理日趋科学规范。学生教育能从学情出发,常抓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配合以职业道德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等教育方式,职教中心学生面貌焕然一新。三是教学管理体系不断完善。确立了有职教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推行学分制管理,在省市技能大赛中屡创佳绩。四是校校、校企合作卓有成效。自2012年开始,丰城中等专业学校按照省教育厅文件精神,开始与宜春幼儿师范专科学校、江西洪州学院开展“3+2”五年高职联合办学,打开了中高职衔接办学之路;2016年和2017年三校生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300人;在校企合作方面,丰城中专分别与江西华伍制动股份有限公司、佛吉亚好帮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中法合资)、深圳捷和电机(江西)有限公司、富士康江西新海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铃汽车集团公司等一批大中型知名企业达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五是专业建设紧扣市场。在专业建设上,学校采取了“引进一家企业、开设一个专业、服务一个行业”引企入校的建设思路,设立了五家“校中厂”,是真正意义上的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了“教学、见习、跟岗、顶岗”一体化,让学生不出校园就能感受到浓厚的企业文化与生产的氛围,目前学校已经引进了丰城新联实业、河州五金厂、丰城新城汽车修理厂、丰城申通快递、深圳燕青玉雕艺术有限公司等公司进入校园。建成了玉雕设计与制作、宠物养护、畜牧兽医等三个特色专业,满足了市场需求。六是校园文化建设渗透产业和企业文化,倡导精一求精的工匠精神。大力倡导团队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培养协作能力,加强纪律教育、诚信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根据行业、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以就业为导向”的校园文化建设,把校园文化建在课堂、建在车间、建在厂房、建在田间地头,不断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和视野。主要有三种做法:第一,实行“准职业人”的6s管理,使学校处处呈现“企业”痕迹,以企业的标准来约束、衡量、评价一个学生;第二,实行“校企合一、值周制度”,突出对学生的职业意识、服务意识、劳动意识、卫生意识教育,充分发挥“校企合一、值班制度”这个重要载体的作用,有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学校的行政服务管理、学生服务管理、校园保洁管理、师生餐厅服务管理,让学生时时感到“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培养学生劳动观念、礼貌意识、团队意识和尊重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第三,开展校园文化科技艺术节活动,各专业部根据本专业的特点开展技能竞赛活动,政教、教务、团委和学生会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团、体育、文艺活动,校园文化渗透产业和企业文化,氛围浓厚、精神面貌一新。
龙头促示范、示范促引领。丰城中等专业学校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在师资成长、教学管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技能培训、校园文化等方面起到了龙头示范引领的作用。
2.成人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齐抓并举。一是成人学历教育快速发展。全市形成了丰城中等专业学校、洪州职业学院、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宜春丰城分校和市教师进修学校为主体的四大成人学历教育平台,涉及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20所高校的40多个专业,基本满足了群众对学历教育的要求。二是技能培训形式多样。广泛开展了退役士兵培训、电子商务培训、电工、焊工培训、危化品培训、烟花爆竹培训和失地农民技术培训、滴管技术培训、养殖技术培训、再就业技能培训、职业农民培训等项目累计培训3.6万人次,为丰城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3.以乡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为阵地,积极开展支农服务。我市通过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这个平台,以村电教工作站为辐射点,采取专家授课、上门指导、播放科教片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广泛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与培训。2012年以来,全市乡村两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先后举办新型农民科技训班110期;召开现场会30次,举办知识讲座95期。有力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技能水平,在科技兴农工作中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以体系建设为抓手,构建“市(县)——乡镇——村”级网络农村信息系统。坚持以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为指导,围绕统筹城乡发展总体目标,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目的,以提高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信息应用能力为重点,按照“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依托现有的市级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和网络,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市(县)、乡镇信息化资源整合,搭建市(县)、乡镇、村三级信息化服务体系平台,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部署。利用市级统一的农村信息化服务平台和网络,统筹规划建设目标,整体部署阶段任务,逐步实施到位。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农民教育培训、农村管理和服务、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应用,服务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推进农村信息化体系建设的具体建设总体框架如下:
(五)办学成果突显
1.统筹职教资源,改革管理机制。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的职业教育工作领导机构,统筹县域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建立了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解决职成教育发展的紧迫问题。2012年,市委市政府高位推进职教资源整合,将原丰城职业中学从丰城三中分离、整体划拨原人社局公共实训基地教学场地和资源,收购原江西华伍职业技术学校办学资源,整合重组新丰城市职业中学,该校在2016年2月升级更名为丰城中专。教育局统筹高中教育发展,限制普高招生人数,扩大职教招生规模,将职业学校招生任务分解到各乡镇政府和乡镇中学,同时实行目标考核和奖惩措施。丰城中专强化内部管理工作,将稳定生源作为第二次招生,把生源巩固率作为考核教职工业绩的重要指标,要求教职工做到管理留住学生、教学留住学生、活动留住学生、感情留住学生,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2.统筹培训资源,完善合作机制。统筹兼顾,科学规划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发展蓝图。近年来,丰城市紧紧围绕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这一中心,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规范培训基地建设和管理,整合了县域内的职业教育资源和职业培训资源。将市农业局、就业局、农机局、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的培训项目集中管理,联合组建丰城农民学院,在丰城中专建立了综合性培训基地,集中承担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员工的岗位培训、就业再就业、扶贫开发等培训项目。如今已构建出功能完备的职业与成人教育体系,建成了以丰城中专(丰城农民学院)为龙头,辐射乡、村的为农服务三级培训网络体系,丰城农民学院并加强对各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指导,各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根据农时季节,实行分段教学,形成了“依托职教、集中培训、部门配合,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围绕粮油、花卉、蔬菜、油茶、畜禽等特色产业,实行“教学、培训、科研、生产、服务”一体化办学,先后培训了一大批热爱农村、致富农村的专业人才,为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推广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发展地方经济提供人才支撑。
3.改革用人机制,强化队伍建设。一是用人编制优先,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教师编制根据教学需要及时增加,保障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快速发展对教学人员的需求;二是自主招聘优先,把教师招聘的权力下方给职业学校,由职业学校根据学校专业发展的需要直接面向社会招聘专业技术人才担任专业教师,强化教师素质考核;三是经费保障优先,学校自主招聘的专兼职教师工资仍然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经费统一下拨到学校,由学校自主发放;四是教师表彰优先,市政府决定:教师指导学生或本人参加省级及以上教育部门举办的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市政府颁发教学功臣奖10000元奖金。这些举措,稳定了现有的教师队伍,吸引了社会优秀人才从教。
4.统筹职教经费,保障职教发展。每年教育费附加的30%足额用于职业教育发展。三年来,政府投资8000万元,新建丰城中专教学综合楼7800平方米、实训基地8000平方米、师生公寓16000平方米、400米标准跑道的足球运动场和主席看台等教学设备设施。今年还将投资5000万元高标准建设涵盖汽车、数控、幼师专业的实训基地,为了丰城职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市委政府规划征地300亩,投资2个亿,高标准建设丰城中专新校区。
5.一村一品,百企联百村,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一是结合农民群众需求,丰城中专开展种植、殖养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已经涌现出一批优秀学员、毕业生成为新型农民经营主体,如:党的十九大代表雷应国,种植、养殖带头人刘金平、罗正兴、黄国华、梁星等44名优秀学员。学员培训结业后,由乡镇、村委会因地制宜、精心开展一村一品行动,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方式建立种植、养殖基地,目前已经形成了白土高产油茶、袁渡蔬菜、孙渡板鸭、杜市冻米糖、董家富硒大米基地。近年来,丰城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明显成效,培育了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0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23家、家庭农场990家,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二是结合企业用工需求,丰城中专为园区企业开展“招工+岗前培训”项目活动。每年为当地企业“招工+培训”超过3500人次,解决了园区企业用工荒,丰城中专对人才的培养彰显了我市职业教育在农村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致富过程中和解决园区企业用工荒作出了重大贡献,促进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
6.校企合作与省市技能大比赛双丰收。丰城中等专业学校通过招商引资,采取“共建、自建”的模式建设校内校外实训基地30多个,其中最突出的是“校中厂”和“厂中校”模式。分别与丰城新联实业共建机械专业、与丰城申通快递共建电子商务和物流专业、与丰城新城汽修厂共建汽修专业等“校中厂”实训基地;分别与江西华伍公司、深圳捷和电机(江西)、佛吉亚好帮手电公司(中法合资)共建“厂中校”校外实训基地。紧扣职业教育为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建立教育、劳动就业、职业学校、工业园、企业为一体的职校毕业(结业)生就业推荐网络,积极开展“捷和”、“华伍”、“佛吉亚好帮手”等冠名班订单培养模式,让技能型人才在家乡企业留得住、作用大,让他们在家乡能大展才干,毕业生本地就业达60%以上。近年来,丰城中专在江西省、宜春市技能比赛成绩突出,在宜春市中职技能比赛成绩名列榜首,获省、市一等奖62人次,获省、市二等奖120人次,获省市三等奖216人次。
四、特色创新突出
1.创新办学机制,构建培训体系。一是优化整合培训资源。将人社局、农工部、农业局、畜牧水产、农机局、供销社、妇联、团委、科协等涉农部门培训资源进行整合。二是组建农民学院,实施“项目带培训”工程。农民学院集合了农民培训中心、示范中心、协调中心的各项功能。由市财政局、人社局、教育局、农业局、畜牧水产局、丰城中专联合组建丰城农民学院,下设办公室于丰城中专。农民学院牵头负责具体的培训计划制定、教材开发、课程设置、师资配置、教学管理、档案建设、后期跟踪服务等。丰城农民学院、各乡镇农校与村农民教学点都开通了网络,配置了电脑,为远程教学、培训提供了条件。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实行以“项目带培训”的模式,坚持选准一个项目、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农民、农科教结合提高农业生产力的原则。其次,汇总整理各类人群的培训需求,制定培训菜单,建立起农民学院出菜单、农民选菜单、政府来买单的“三单联动”模式。增强培训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千名家庭农场主专业提升工程”、“万名现代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程”、“十万名新市民培训工程”,帮助农民提高融入城市的思想素质和行为素质。再次,农村文化技术学校、社区学习中心对农民“分类指导、分层培训”。培训结束后,由市农培办、相关部门和市财政负责考试考核及项目验收,由农民学院发结业证,相关部门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以及技能鉴定、技能等级证书。三是构建“三位一体”培训体系。在丰城市级设农民学院的同时,各乡镇街道设农民学校,村委会(社区)设农民培训教学点,形成“市有农民学院、乡有农民学校、村有农民教学点”的“三位一体”培训体系。有必要的办公室和培训教室、教学设备设施以及师资队伍。
2.创新培训模式,提升培训实效。一是通过采用“升学教育+就业教育+非学历培训”的模式。搭建“走向高校深造,走出学校就业,走回家乡创业”的多层次发展、高质量成才的平台。近年来,丰城中专对口高考本科升学人数在宜春一直名列前茅,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达98%,本地就业占60%以上。二是创新培训内容设置。注重培训内容的创新,实现从单纯技术培训转向生产经营、管理营销、市场、品牌、财务、政策、心理、职业道德等培训转变,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三是创新培训方法,实行“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培训。首先是,依托互联网,利用“空中课堂”、“微课”等形式,开展网上辅导在线教学;其次是,依托“固定课堂”,利用农闲、双休日等时间,组织专家进行理论授课;再次是,依托“流动课堂”,将教学资源巡回送到农民学校、教学点、和合作社、社区、田间地头,现场教学,做给学员看,示范学员看,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方式,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四是创新师资队伍培养。坚持“土洋”结合、“专兼”结合,打造一支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专家教授和富有实践经验的“土专家”组成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五是创新实训基地建设。由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共建实训基地,体现了社会、企业、学校共办大职教的思想,该模式是由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或企业家与学校直接商议,由企业投资或投入设备、企业派驻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学校积极争取政府项目资金并提供场地的形式,与学校共建校内实训基地。一方面,企业通过无偿赞助或半赞助的形式向学校提供资金或设备,帮助学校解决实训基地建设资金困难的问题,达到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获得学校订单培养的一批熟悉该企业和该企业产品及操作性能的专门技术人才,企业可从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中优先择用人才,这些人才可以达到学校教学与企业上岗零距离接轨。我市将加快建立一批实训条件良好、设备设施过硬、科技含量丰富,集科技开发、教育培训和推广示范于一体的现代实训基地,创建省级实训基地1个、宜春市级实训基地4个、丰城市级实训基地30个。
3.创新问题少年德育教育方式。丰城中等专业学设立了附属初中——丰城市阳光学校,是丰城市青少年警示教育基地。义务教育中途辍学或已流入社会多年、家长无法管束的青少年每年有120多人得到有效教育和转化后转入丰城中等专业学校就读。由于生源复杂,学生身份和情况的特殊,学校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聘请专家举办心理健康知识答卷、讲座、心理健康咨询等活动,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互动的教育模式,通过富有教育意义的案例,来教育学生加强修养,远离违纪违法,教育效果显著。其次,对问题学生通过开设军事训练、心理辅导、法制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及现场观看法庭案件审理、参观市看守所等活动,让其得到有效转化。目前学校被评为“全国未成年健康成长法治保障制度创新基地”、“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丰城市未成年人关护基地”、“丰城市文明学校”、“丰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这些问题青少年的入学接受再教育,为我市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以及社会文明起到重要作用。2015年3月7日CCTV13新闻频道在我校拍摄的新闻调查《假面下的叛逆》播出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为丰城市的长治久安及社会管理创新发展续写了新的篇章。
4.大力发展社区教育,推进终身教育。近年来我市通过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各乡镇(街道)均组建了“农民讲师团”,广泛开展“农民讲师团进社区宣讲”活动。在宣讲内容上突出多样性,紧扣政治、经济、社会等热点话题,围绕党的基本理论、法律知识、劳动权益保障、思想道德修养、健康保健知识、安全生产知识、农业实用技术、致富经验等方面内容开展宣讲。农民讲师宣讲活动已成为我市社区教育的一张名片。我市努力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发展。2015年9月就成立了教学设施齐全、专业项目丰富的丰城市老年大学,现已有学员2400多人。2017年8月在我市河洲街道玉龙社区成立了首家乡镇级老年大学——河洲街道老年大学,充分满足了辖区老年人求学、求知需求,提高了老人们的生活品质。
5.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计划,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构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体育需求为出发点,以提高全市人民健康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任务。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丰富广大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坚持活动与建设并举,重在建设,扎实推进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建设幸福丰城作出积极贡献 初步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的公共体育设施,构建基本满足广大市民体育健身需求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不断增强居民健身意识,积极倡导健身生活方式,明显提升人民身体素质。一是加强辖区体育健身设施建设,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不断增加。到2020年,全市各社区、村委会体育健身设施覆盖率达到90%以上,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5平方米以上。二是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构建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体系。成立市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完善和创建管理机制与志愿服务体系。市级体育主管部门每年培训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00名,到2020年,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到1500名,其中乡村广场指导员1000名,占全区常住人口的比例1%以上。进一步壮大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指导全区居民进行科学健身。三是加快乡村广场舞蹈场地建设,到2020年全市建成600个乡村广场舞场地。从2017年6月份开始,我市精武健身俱乐部定于每月8号、18号、28号向市民开放。
6、加强超市经营管理人员培训,实行“超市实体店+网店”的经营模式,坚持既要弘扬丰城“重商主义”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能大力推进我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就业实现富民之道的根本举措,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通过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弘扬“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厚植创新文化、不断增强创新创业意识,使创新创业成为全市人民大众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习惯。我市荣塘镇是中小型超市之乡,为此,丰城中专积极与驻外地丰城商会联系,邀请或聘请他们的优秀会员来举办讲座培训,创办了“中小型超市经营管理人员培训中心”。广大群众参与培训热情高涨,培训超市经营管理人员的主要内容有:诚信经营、营业额提升、损耗控制、仓库管理、陈列布局、商品管理、生鲜管理、员工管理、服务管理等。通过培训规范化超市经营管理人员的行为,提高了素质,懂得诚信经营才是生财之道的道理,到2017年共培训超市经营管理人员3000多人。丰城中小型超市遍布全国各地,从业人员达60000人,中小型超市已经形成产业链式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我市职成教事业正在积极稳步地推进,创建工作扎实展开,效果初显。一是思想观念实现转变,全市上下深刻认识到职成教事业的重要性;二是基础建设不断加强;三是市民满意度不断提升;四是职成教事业成果丰硕。已经基本达到创建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的各项建设标准。
丰城市人民政府
2017年1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