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做实“里子”,奋进而歌——凤翔县高质量发展纪实之二

做实“里子”,奋进而歌——凤翔县高质量发展纪实之二

2019-07-18



长青工业园企业林立,机器轰鸣,车辆川流不息;西凤酒城杨柳依依,酒香四溢,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田家庄、范家寨、南指挥等镇生机勃勃、瓜果飘香……

万丈高楼平地起。

工农业的高质量加速崛起,让凤翔发展的“底子”更加厚实坚定,也就有足够的力量做实“里子”。

强基更需固本。

凤翔以新发展理念为科学指引,在对高质量发展内涵的深刻理解上,让“底子”和“里子”的发展相得益彰、共焕光彩!

创新激发活力

 

历史经验表明,呈曲线性状态的发展轨迹总会遇到瓶颈。此时,正确认识现实状况至关重要,找到发展的方向和突破口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

要发展,所有的问题“拦路虎”都必须翻越。要“翻越”,就必需提高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转变,让凤翔在飞速发展的道路上向更多的领域并跑、奔跑。

当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在宝鸡组织全国著名白酒专家,对陕西西凤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陕西科技大学共同研究完成的“西凤酒特征功能成分及其形成规律研究”项目进行技术鉴定,认为该项目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时,千年名酒在新时代绽放出科技的靓丽色彩;

 

当高新区先后有5户企业与中国矿业大学等8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机制,协同推进聚甲氧基二甲醚降霾技术研究、甲醇废渣综合利用等11个科技项目和课题时,企业同科技创新的结合已经深入“腹地”;

当博迪生物科技等3户企业“摩拳擦掌”,打算做好国家科创板上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等工作时,凤翔的科技创新成果有“胆量”得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的检验和认可;

……

 

风起云涌浪更高!

企业作为创新主力奋发疾驰的同时,个体创新力量所焕发的巨大“热情”已经不可小觑。一组数据统计显示,凤翔从2011年以来,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加,其中个人申请专利的数量在2018年就达到222件。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凤翔沿着创新道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成果,推动着发展动能的转换。

2018年底,凤翔高新区先后培育凤翔钛粉、宝钢气体等3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尔夫肥业等6户企业通过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建成市级以上创新型企业3户,工业规上企业研发机构16个、其中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8600万元、发明专利申请26件。

脱贫焕发动能

 

发展由人民创造和推动,发展的成就应当最终惠及人民百姓。

全面小康,一个都不能少;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掉队。

脱贫攻坚的战鼓轰隆隆敲响以来,凤翔举县一致、尽锐出战,减贫工作成效显著,省市历次考核位次稳步前移,并在2018年接受了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中央成效考核的检验。目前,全县建档立卡34个贫困村,1341343899人贫困人口中,已有27个村出列、954734471人脱贫。剩余贫困村7个、贫困人口38669428人,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9%下降至1.96%

 

数字下降的反面,是贫困群众生活和内生动力的提升,是凤翔巨大的投入和付出:

大塬村的周香香抱起一堆草料放进猪圈,她已经通过销售猪仔获得收入3万余元。与此相对应地是,今年贫困户新发展苹果、蔬菜、中药材、核桃、花椒、花卉、油用牡丹及其他水果、杂果等6394.8亩,养殖猪、牛、羊、鸡及家禽10245头(只),养蜂184箱,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9720人。

 

西谢村的谢利敏在清理完鸡圈、安顿好家务后,步履蹒跚的走到位于镇上的爱萍刺绣合作社做工。她已经将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抛掷脑后,现在唯一的心思就是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为了增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凤翔开展政策宣传255场次,覆盖贫困户31125人次,提升了贫困户发展的动力和信心。同时,及时兑付年度第一批产业发展补助资金349.29万元,发放金融小额信贷870.9万元,有效解决了产业发展资金难题。

 

投资200多万元的会山村淤地坝项目即将完工,意味着三组200多村民的日常出行将得到极大的改善。今年,凤翔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专项扶贫资金3386.59万元,分两批安排实施贫困村基础设施项目64个。

当纸坊村的李怀江看着宽敞明亮的三间新房拔地而起时,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他的背后,是凤翔全面完成207593人的易地搬迁任务,兑付补助资金2227.33万元。而今年,全县危房改造任务80户,目前30户完工,50户还正在建设之中;

…… 

 

贫困群众脸上露出的笑容,显露的是两千余名帮扶干部的早出晚归,行色匆匆。在凤翔所有的贫困村,处处可以见到帮扶单位和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或者在废寝忘食地制定帮扶计划,或者与帮扶对象商讨今年要完成的目标,或者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业种植……风尘仆仆,腿脚带泥,已经成为他们的典型写照。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作为最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重要发展机遇的脱贫攻坚,凤翔县将咬定目标不动摇,坚持问题导向,举全县之力,采取更加有力有效的举措,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圆满完成。

商旅释放红利

 

5月的南海之滨,热浪翻滚,群英荟萃。

在深圳举行的第十五届文博会期间,凤翔凭借独特的文化优势大放异彩。现场展示的凤翔泥塑、木版年画、栖凤御林红酒和西凤酒、土布织染……吸引了众多客商的目光。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优越的资源禀赋,让凤翔在会议期间成功签约了投资6亿元的越野车运动体验中心、投资5亿元的中国六营泥塑国际度假区项目。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体现一座城市的个性和魅力;文化更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体现,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秦文化、苏轼文化、西凤酒文化和民俗文化“四张牌”是凤翔高举的文化“旗帜”。

依托秦文化,启动了雍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筹备颁布《秦雍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

依托苏轼文化,修建东湖南广场,编制《凤翔县大东湖景区旅游总体规划》,6000万欧元的法开署贷款项目已通过了专家的首次甄别考察和预评估考察;

 

依托西凤酒文化,投资1.5亿元的西凤CFC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已见雏形;

依托民俗文化,泥塑、土染织布、木版年画形成了基本完整的产业链,聚力打造“非遗文化+全域旅游”的升级版。

立足厚重的历史文化和资源禀赋,凤翔按照“深度发掘、重点培育、强化改革、扶持引导”的思路,倾力打造构建“景点全域化、民俗体验化、游览休闲化、餐饮特色化”的全域文化旅游发展新格局,历史文化名城效应显现,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站得足够高才能看得更远。

文化产业的高点布局与规划,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拓展空间、释放了红利。今年,凤翔已纳入规模以上文化企业16户,其中文化制造业9户,文化服务业4户,文化批发零售业3户。15月份,全县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89亿元,同比增长7.1%

 

5月的阿拉木图,作为“陕”字号外贸品牌代表的西凤酒,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而散发着醉人的芳香。

走出去需要的是胆识、勇气以及足够的的底气。今年以来,“走出去”的凤翔三户企业先后参加了在印度、哈萨克斯坦、香港等处举办的跨境展会。

位于县城西区的凤翔县地方特色馆装修一新,正在全县范围内征集农特产品,并在线上宣传推介县域内农特产品。

荣景商贸、闫老碎等电子商务公司参加商务部会同邮政局、中国消费者协会举办的“双品网购节”。16月,全县纳入统计的20户企业本地产品网络销售额9920万元,同比增长30%

 

凤林商场、时代广场生意兴隆,熙熙攘攘,肯德基、屈臣氏、耐克等国际品牌消费品的入驻,汉庭酒店、锦江之星白玉兰酒店等一批著名酒店的设立……无一例外看重的是凤翔巨大的市场荷载和旺盛的消费能力。据商务部门统计,16月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8亿元,增速10%

县城西区环境优美,人声鼎沸;东大街、秦凤路商业繁华,大品牌略见不鲜;东湖、六营等景区游人如织……

 

“底子”推动“里子”发展、繁荣的背后,是凤翔群众收入的增长。201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60元,同比整张8.1%;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30元,同比增长9.1%。与多年前相比,增长幅度已达万元有余。

今日之凤翔,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代,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一个个耀眼的成绩,无可置疑的证明了高质量发展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正如凤翔县委书记王建民所说:“要高举发展大旗,树牢“发展是第一要务,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永恒主题”的理念,以发展统领全局,抓牢实体经济,扶持民营经济,做强优势产业,扎扎实实干好我们自己的事,以更大的担当、更实的作为,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推动新时代凤翔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