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固始 > 家乡故事:开漳圣王陈元光祖居考

家乡故事:开漳圣王陈元光祖居考

2018-03-15

开漳圣王陈元光祖居考

作者:王树鸣  


  陈元光,字廷炬,号龙潮,生于唐朝显庆二年(657年),卒于景云二年(711年)。他是开发和治理闽越并做出卓越贡献的军事家和政治家,闽越人民尊称他为“开漳圣王”。一千多年来,陈元光的历史影响,远及台湾和南洋地区。他的名字和功绩,至今受到闽南人民、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的尊崇和怀念。他的祖居地就在固始县陈集。 
  根据《漳州府志》、《义门陈氏合修宗谱》和《固始陈氏源流初探》有关料记载:陈元光的家庭系颍川郡之陈氏,先祖乃虞舜之后裔,出自三十三世孙妫满公,辅佐周室,盛绩溢于天下,周武王封爵于陈,都宛丘以奉舜祀。周武王并以元女大姬下嫁为妻,生子犀。成王九年,满卒谥胡公,谓胡公满,以国为姓,故陈氏子孙以胡公满为第一始衣,繁衍传宗,源远流长。 
  陈国是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后被楚灵王所灭(公元前537年),至秦,置颖川郡(即今河南淮阳和安徽毫县一带)。 
  自胡满公传至四十四世孙陈实公(字仲公,生于汉和帝永元十六年)仕汉桓帝(147-167)为太邱令至长史,封爵颍川郡。颍川郡陈氏子孙复以陈实公为始祖。陈实公传至十八世孙陈霸先,初仕梁,为始兴太守,与王僧辩讨平侯景之乱,战功累累,迁至相国,封陈王,遂废称帝,国号陈,仍都建业(今南京),卒谥武帝。经三世(十八、十九、二十三代)五帝(武帝陈霸先,文帝陈,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项,后主陈叔宝),因避隋乱,由陈实公的十世孙迁徙河南,隐居在固始依山傍水的东山脚下,以耕读为业,匿名于世。 
  陈元光的祖父陈克耕,文武双全,后来追随李渊,南征北战,立下军功,遂为唐王朝的开国元勋,娶妻魏氏(名敬,字玉珏,唐太宗李世民的宰相魏征之堂妹),生三子,长子名敏,次子名敷,三子名政。陈政仕唐,拜戍卫翊府左郎将归德将军。唐总章二年(669年),庸高宗下诏命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事,奉调率府兵三千六百名至岭南平乱由于寡不敌众,陈政退守九龙山。朝廷命陈政的哥哥陈敏、陈敷去,但先后病故。其母“魏氏多智,带领其众人闽”,与陈政会合。唐仪风二年(677年)四月,陈政病逝,二十岁的陈元光,承袭父职,以鹰扬将军代父领兵,从九龙山打到潮州。经过九年战争,平定啸乱。唐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上表朝廷,请于潮州与泉州之间增建一州,武则天准奏,于是便建置了漳州,元光任刺吏,福建也由七闽改为八闽。陈元光开发治理闽南(包括漳洲、泉州、潮州及其辖区)长达三十四年。在此期间,“勤吏治,抵外患,兴教育,惠家桑,优工匠,知民疾苦,安抚生民,功德昭彰”,给闽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漳、潮等地人民,称颂陈元光为“开漳圣王”。 
  1987年7月访问陈希贤老人(现已病故)时,他说他的家族属颍川郡陈氏,始祖是汉太邱长史陈实公,先祖是陈后主的兄弟,因避隋乱,迁徙来固始。匿名埋姓居在东大山脚下。至唐朝,固始陈姓又兴旺起来,出一位陈圣王(即陈元光),在越(闽)南开疆创业。尔后,陈圣王的孙子(不知其名),大约在天宝年间回到固始老家,兴师动众,开山采石,大兴土木,在祖基田园上修建“将军祠”。远近皆知陈圣王的孙子在建大庙,乡里有“陈家大庙”之说。地因庙而兴会,庙因会而集兴,集因庙而得名,故日“陈家集”。历经战乱兵燹,原“将军祠”已荡然无存。后虽经陈氏族人重修,但已大为逊色。至明末,“将军祠”已颓墙断壁,残破不堪,当地人又称“庙台子”。按当地习俗,庙台子不宜住家,因以荒废日久。到清嘉庆年间,有山西富商王天义,见庙台子(原将军祠旧址)地势磅礴,山河秀丽,遂于嘉庆二十二年,将“将军祠”的旧址买下,盖起了“山西会馆”。陈姓将庙台子卖出后,又在牌坊村盖了三间草堂,供奉陈氏先祖,称“陈家大庙”。 
  又据陈集乡张爵老人说:他家上辈,曾给陈姓看管坟地,大约在民国十年前后,曾因扫墓祭祖发生过一起风波。在“将军祠”不远的地方有一片墓地群众说是风水宝地,名日“七星拱月”,有古墓数座,墓问有一石碑,铭文:“陈中军之墓”。陈氏族人,清明节扫墓祭祖,但陈姓甲不准陈姓乙来扫墓祭祖说乙是陈姓的家奴,是看守陈氏将军祠的家奴子孙,本不姓陈,而是奴随主姓。陈姓本支世代为官,远在京城外地,所用的奴仆老了,都赐姓回老家看守家庙祠堂,以度晚年,沿袋至今,故陈集乡的陈氏族有主仆之争。这也是陈氏世宦之家得历史遗迹。在这片墓地上,曾出土一些陪葬物,如青铜剑、铜镜和金佛等。 
  陈元光卒于景云二年,他的儿子,授翰林承旨,继任刺史,生一子,陈酆。据《光州志》记载:“陈酆”,字有芑,先祖光州固始人,因祖先光戍闽有功,世守漳州,遂为闽人。父举晌,明经及第,授翰林承旨。珦生酆,德性恭温,幼枕经史。天宝六年,举秀才,授辰州宁远令。在京见李林甫、杨国忠柄国,无意仕进,访……旧第,川原壮丽,再兴而居之数年。安禄山乱,漳州民诣福州观察史,诉乞遵先朝旧制,命陈酆领州事,以拯民生。朝是其请,至漳,建学延师,锄强救灾,一如其祖守漳时。 
  陈希贤老人说陈元光的孙子于天宝年间同到固始老家,大兴土木,修建“将军祠”的传说,与“光州志”的记载相吻合。 
  随陈元光南下的五十八姓军校,在漳州繁衍后代,子孙遍海外。福建等地不断来人来信寻根访祖,并到陈集乡“开漳圣王”陈元光“将军祠”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