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融合,让课题研究回归教育教学本源,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助力学生多维生长。2022年11月28日—12月15日,理工学校举行了2022年在研课题“课题展示周——我的探究课”活动。聚焦课题研究内容,全校共推出了18节课题探究创新课,引导全校教师在开课、听课、评课中关注教育教学研究,聚焦课堂教学创新,助力学生成长。
专业创新:产教融合信息助力,助力学生厚实技能。融合学校县市省专业课10项课题,落实学校专业课创新突破,各个课题组聚焦地方特色、校企融合,共开设了10节专业探究课。在深入研究中采集专业对接企业典型案例、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关注学生专业岗位能力培养,在动态化的理实融合教学创新中,引领学生感受专业的魅力、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专业能力,助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
许超杰老师的电子电工PLC课程探究课《计数器的应用》,紧扣“产教融合、三教改革”,开展了“初步认识、具体剖析、操作验证、强化拓展”四个学习活动环节。实施PLC课程中对计数器的理解以及实践操作应用,运用企业案例和教学微视频巧妙突破“计数器的应用”的教学重点,并采用团队合作和企业师傅微视频、现场教师示范突破“定时器与计数器的配合应用”的教学难点。这是一节基于产教融合,以企业典型案例开启课前自主探究、课中合作探究和课后创新探究的实训探究课。
这与课题《产教融合视域下PLC课程三教改革路径研究》中“产教融合”“三教改革”研究相呼应,以企业典型案例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以新项目和新技术革新学习内容,以双师教学微视频和共同辅导创新教学方式,实现PLC课程教学中的教师、教材和教法改革,落地专业课程产教融合,真正实现专业学习与企业需求的密切结合。
周敏锋老师的机械探究课《轴径的质量检测》,以轴径的测量为切入点,主要介绍了外径千分尺的结构,读数原理与读数方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集体探究,收集台阶轴的检测信息,并根据信息选择合适的量具,完成相应工作页,逐渐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并在测量的过程中培养认真专注、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
这与课题《基于校企融合的中职学校创新团队建设路径研究》相契合。基于“岗位导向”的模块化教学,教学内容融入生产过程,教学评价融入职业素养,实施了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监测与推进,探索教学团队在信息化教学技术、教学评价机制上的创新与实践。
蔡云霞老师的计算机探究课《信息技术之经纬人生——制作表格》,围绕如何制作表格展开,通过超星平台智慧课堂投屏授课,开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战演练、归纳总结”四个学生学习活动环节,并运用自制微视频巧妙突破“根据情况设定表格行列数 、表格上下线框(特殊线)的设置等”教学重点,使学生自由掌握制作表格的流程及设置的方法,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
这与课题《基于数字化平台支持下的“六维三阶”智慧课堂精准教学样态实践研究》中“数字化平台”“六维三阶精准教学”研究相呼应。从课前平台导学、课中互动反馈、课后个性题库三个阶段进行教学,解决课程重难点,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卫燕老师的幼教探究课《盐邑童谣念一念》,从留住袅袅乡音,传承保护方言文化的重要性出发,以方言闯关激发学习兴趣,创设忆方言、说方言的良好氛围。选取海盐幼儿园教师教小朋友学盐邑童谣的视频为学习资源,创设岗位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念童谣、教童谣的方法,并以小组学习方式突破难点,使学生能为童谣创编简单的手势语,提高故事讲述的生动性。
这是课题《家乡订制:中职幼师“深度学习”新样态研究》中“家乡订制”深度学习项目中“语言传递型”项目的一个典型项目活动。学生通过精选收集各个乡镇流传的乡土童谣,发现海盐民间文化的魅力,在研学的过程中进行文化的传承。
吴琳霞老师的旅游探究课《致敬国家丰碑——红色导游词撰写》,紧扣“红色教育”主题,以嘉兴南湖红色景区为中心,进行红色导游词撰写教学。开展“声音丰碑,引入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感悟旅游专业应承担的时代责任;初露锋芒,解析任务,回顾总结存在的问题,提出“先抓后理再悟”六字口诀;小组合作,通过绘制本组南湖导游词六字口诀的应用,梳理本组导游词撰写思路。在活动探究中,真正实现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切实提升学生导游词撰写能力。
这与课题《四阶筑志:红色引领下的中职导游教学实践探究》中“垒专业技能之台——文稿撰写”研究相呼应。抓基础,理核心,悟意义,再以思维导图的形象方式整理导游词思路结构,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易化红色精神在专业学习上的体现,深化了红色教育之内涵。
曹林芳老师的旅游探究课《云游五味村 声动讲解员》,结合“学中做,做中学”的教学理念,紧扣五味村文化培养学生情感性,开展了“有情交流”“动情感染”“共情分享”三个学习活动环节。运用视频学习、案例讨论突破“导游语言情感性”的教学重点;采用团队合作、团型分析突破“表情三部曲”的教学难点。这是一节基于产教融合,结合五味村开展的导游实训探究课。
这与《中职旅游专业“三阶式”融创实训教学的策略研究》“三阶式”融创实训教学中的“熟手”练技相呼应。结合“三阶式”融创实训教学,推进技能三进阶成长路径,即生手——熟手——高手。针对“熟手”阶段,开展融合五味村的导游模块实训教学,学生从目标、视野、技能、活动路灯方面获得了导游技能的提升。
范喆老师的美术探究课《祈吉纳福的农耕记忆——灶头画》,利用项目任务“非遗”进入生活,将实物灶头搬进课堂,以直观感受、任务引领实现目标导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学习渠道,播放非遗传承老人演讲视频,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信念。最后以传统文化为元素设计文创产品,彰显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这与课题《活态传承:盐邑元素融入中职美术的路径研究》中“守本真”“强自信”“文创生”的传承之路相呼应,创五步活态传承文创教学指导样式,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乡土文化,从而获得美术知识和绘画技能的积累,契合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主题要义。
金帅老师的汽修探究课《起动机的检测与装复》,紧扣“教学围绕岗职并举”目的,开展了“派单导入、新知讲解、计划与实施、优化与提效、装复测试、交付总结”学习活动环节,重现汽修企业岗位作业过程。新知讲解阶段运用一思、二听、三辨突破“起动机检测方法”的教学重点,运用引导和伙伴式教学策略突破“优化与提效思路的养成”的教学难点。这是一节基于汽修企业岗位作业典型任务的“岗职并举”的汽修实训课。
这与课题《岗职并举:中职汽修典型任务群育人模式研究》中“岗职并举”“典型任务”“育人模式”研究相呼应。设置课前任务单、录制微课、引入企业文化、岗位要求等,聚焦岗位能力要求,有效整合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在调动学生主体性基础上,真正实现中职汽修专业基于典型任务群开展“岗职并举”的育人活动。
王超众老师的汽修探究课《扳手的选择和使用》,对接岗位需求,通过排气歧管拆装的具体工作情境,学生掌握正确选用扳手的能力,并逐步养成细致、规范的职业素养。同时,通过扳手选用中的“标准”,迁移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车企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再到“中国标准”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理解改革开放的伟大,强化自身的“四个自信”。
这是课题《中职汽修“两线•三阶•四品”思政融入策略研究》中典型课例思政融入策略的具体运用。以“标准”为桥梁,将专业知识技能与思政理论课程相联系,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技能的同时,坚定理想信念,培养职业素养,强化家国情怀,提升品德修养,更好达成了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教育目的。
陆飞龙老师的汽修探究课《尝试与验证——水温传感器》,从理论出发,尝试探索传感器原理,分析实车故障现象,验证尝试过程归纳出来的原理。本课程的重点为尝试的过程与结论的归纳,以可视化模式与实车探索完成理论与实践的转化,实现理实融通。
这是课题《理实融合:电控发动机课程“四阶导学”路径研究》的课例呈现,开展“电路、模型、案例、排故”四阶导学综合探索,同时这也是汽修专业校本课程活页式教材创编中典型项目的一个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