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塑,俗称捏面人,是我国传统民间艺术。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作为河套民间文化之一的河套面塑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不断深入,这项传统手艺渐渐地又回归到人们的生活中来,陕坝镇的邱霞女士,不仅传承了这项艺术,而且把它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创作出了蛋糕式面塑。
蛋糕式面塑很受欢迎
这两天,邱霞正忙着赶制一批蛋糕式面塑,经过她精心设计,准备以“狗”为主题,制作一个由2层莲花底座和各种形态的狗造型组成的面塑,花瓣、绿叶装点其中。邱霞说:“每一个蛋糕造型都有一定的寓意,都是会讲故事的。我做的这个是狗抱元宝,它寓意着人们招财进宝,这边的狗抱苹果寓意着人们平平安安,狗抱花生是寓意着人们吉祥如意,狗抱柿子寓意着人们事事如意。总的来说概括成一句话就是,希望人们家庭好、事业好、财运旺。”
每个蛋糕式面塑的制作过程都需要四五个小时。先把面和好,揉光滑,然后就开始捏各种造型,其中上色,则是利用榨好的菠菜汁、南瓜汁等与面和在一起进行雕琢,捏好后的造型要醒一个多小时才能放入蒸锅里蒸。捏面人用的工具也极其简单,只是使用剪子、梳子、筷子、擀面杖等日常生活用品就行,凭借娴熟的手工技艺便做出了惟妙惟肖的面塑作品。邱霞的蛋糕式面塑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口感也与众不同。“我和面用的纯植物引子,再加点酵母、牛奶、鸡蛋、啤酒之类的。它和传统发面、起面的区别就是做出来的口感特别细腻、特别瓷实。”邱霞说,也正是独特的造型加上不错的口感,使得蛋糕式面塑很受欢迎。“通过在微信朋友圈里晒图,看到面塑竟然能做得这么好看,我们家老人过寿就订做了一个,大家都觉得特别好。”顾客张明笑着说。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光大
说起制作蛋糕式面塑的想法,邱霞说:“以前只是好奇,看姥姥做一些简单的‘面人’,觉得很有趣。现在我尝试着向新的方向发展,在用料和制作工艺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进,衍生出了蛋糕式面塑。受姥姥影响,我从小就非常喜欢这门手艺,下岗之后我一直在琢磨这么好的技艺不能就这样失传了。后来我就外出学习,向老人请教,上网学习,琢磨出这些卡通版的动物系列和植物系列等上百种造型。”
面塑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不仅能给节日增添色彩,也能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情感。邱霞说,因为她制作的蛋糕式面塑是纯绿色健康食品,老人过寿、孩子生日、开业庆典、逢年过节,人们都愿意来订制,就图个喜庆吉祥。现在“河套面塑”已经被列入自治区级非遗保护名录,越来越受人们关注,她还将继续努力,把面塑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下去。邱霞说:“我花费了这么大心思把这项技艺捡起来,我就想把喜欢面塑的人们吸引过来,共同把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我也会在各方面不断创新,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