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杭锦后旗历史沿革、城址变迁、城区扩展情况 > 杭锦后旗历史沿革、城址变迁、城区扩展情况

杭锦后旗历史沿革、城址变迁、城区扩展情况

2018-09-07

一、政区建制概况

  “杭锦”系突厥语“康里”(正音“杭里”)演化而来,意即“车子”。它原是突厥族内部一个势力集团的名称,后为部落名。《史集》称他们“私造了一些车子,将虏获物载在车上……便被称为康里。康里各支出自他们的后裔”。成吉思汗西征时,其部落中的部分人员归附蒙古,后渐被同化,形成杭锦部落。

  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政府设鄂尔多斯左翼后旗和鄂尔多斯右翼后旗。现今的杭锦后旗地区,蛮会镇和团结镇为鄂尔多斯左翼后旗的辖地。陕坝镇、二道桥镇、头道桥镇、三道桥镇、双庙镇、沙海镇为鄂尔多斯右翼后旗的辖地。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政府将鄂尔多斯左翼后旗更名为达拉特旗,将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更民为杭锦旗(因其辖地原为突厥族“杭锦”部落所有,故名)。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傅作义在河套地区实行新县制后,划出五原县和临河县的部分地区,新建狼山县、米仓县。从1942614日至1953927日期间,现今杭锦后旗蛮会镇和团结镇为狼山县四区辖地,陕坝镇(包括原红旗乡)为临河县三区辖地。其余地区为米仓县辖地。这一时期,绥远省政府在河套地区实行“蒙汉分治,旗县并存”的政策。比如在米沧县地区的居民,蒙族隶属杭锦旗领导、汉族隶属米仓县领导,即使在一个自然村里杂居的群众,也各有权属,各归自己的旗政府或县政府领导。

  1953928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废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蒙汉分治,旗县并存”政策,将米仓县划归杭锦旗。但这一决策尚未实施,就因黄河阻隔,两岸交往不便,给管理带来诸多困难,故随即决定以黄河为界,将杭锦旗一分为二,黄河以南地区仍称杭锦旗,黄河以北地区命名为杭锦后旗。19588月,将原狼山县四区即蛮会镇、团结镇划归杭锦后旗。后又将临河三区即陕坝镇(包括原五星、光荣、红旗、跃进)划归杭锦后旗。至此,杭锦后旗的行政区域基本固定下来。

  二、地区位置

  杭锦后旗位于祖国北部的河套平原西北角,南临黄河,北靠阴山,西傍乌兰布和沙漠,全旗辖境位于北纬40°26′至41°13′,东经106°34′至107°24′之间。它东南隔黄河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相望,北靠乌拉特后旗,东与临河区毗邻,东北角连接乌拉特中旗,西和西南部与磴口县接壤。

  旗治所陕坝镇距巴彦淖尔市治所30公里,距乌拉特后旗治所巴音宝力格镇25公里,距磴口县治所巴彦高勒镇65公里。

  三、政区沿革

  战国时期,周郝王十五年,即赵武灵王二十六年(前300年),杭锦后旗地区为赵国九原郡属地。

  秦嬴政元年(前246年),杭后地区属秦九原郡。嬴政三十三年(前215年),地处河南地的杭后地区被称为“新秦中”的一部分。

  秦嬴政三十七年(前210年),九原郡被匈奴冒顿单于占领,杭后地区成为匈奴牧地。

  西汉元朔二年(前127年),芦芳占据朔方。

  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一年(35年),光武帝撤销朔方郡建制将其辖地归入并州(州治所在今太原一带)。

  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六年(50年),匈奴右贤王屯兵朔方。

  前赵麟嘉元年即晋建兴四年(316年),杭后地区为前赵辖地。

  前赵光初十年,即东晋咸和二年(327年),杭后地区为后赵辖地。

  前秦建元二年,即东晋太和元年(366年),杭后地区为前秦辖地。

  前秦延初元年,即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杭后地区为后秦辖地。

  北魏道武帝登国九年,即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杭后地区为后秦辖地。

  北魏道武帝登国九年,即东晋太元十九年(394年),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杭后地区属西魏管辖。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年)撤郡建州,杭后地区为丰州辖地(州治所在今呼和浩特)。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炀帝改丰州为五原郡,时旗境为五原郡辖地。

  唐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大并州县,分天下为十道,时杭后辖地隶关内道丰州。贞观中改州为郡后,杭后地区为九原郡辖地。

  唐景龙二年(708年)朔方总管张仁筑三座受降城,杭后地区由西受降城辖领。

  西夏崇宗元德八年,即北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年),杭后地区由西夏辖领。

  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时旗境属元中书省大同路辖地。

  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时旗境为明宁夏卫辖地。未几,归入蒙古部署,旗地分属鄂尔多斯左翼后旗(后改称达拉特旗)和鄂尔多斯右翼后旗(后改称杭锦旗)的各一部分。

  清乾隆八年(1743年),旗地划归萨拉齐厅管辖。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萨拉齐厅改为理事厅,隶绥远省。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划出萨拉齐厅西部地设置五原厅,杭后地区遂归五原厅辖领。

  民国元年(1912年),五原厅改称五原县。其时,杭后地区的汉族归五原县领导,蒙族仍由达拉特旗和杭锦旗领导,出现了蒙汉分治、旗县并存的局面。

  民国十四年(1925年),划出五原县西部地建立临河设治局,杭后地区遂归临河设治局管辖。

  民国十八年(1929年),绥远省政府将临河设治局正式改建为临河县,杭后地区为临河县第三区、第四区辖地。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傅作义在河套地区推行新县制,划出临河县西部地设置米仓县。

  1950425日,建立米仓县人民政府。是年6月至翌年3月,废除国民党时期保甲制度,建立村。

  1953928日,米仓县改称杭锦后旗,将伊、乌盟靠近杭后的两个行政村划归杭锦后旗,并正式结束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蒙汉分治、旗县并存的局面。同年将村改建为乡。

  19583月,将全旗40个乡合并为20个大乡。

  1958422日,撤销狼山县建制,将部分所属地域划归杭锦后旗;将县级陕坝市降格为乡级陕坝镇划归杭后。旗治所由三道桥迁至陕坝镇。

  同年10月,全旗实行镇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建制,共建立七个人民公社,即跃进、幸福、红旗、上游、东风、火箭、超星。

  1959129日,将上年建立的七个公社依次更名为园子渠、三道桥、二道桥、沙海、东风、永胜、新华人民公社。

  同年底,东风公社和新华公社划归临河县;临河县的光荣公社(后分为光荣、五星、红旗三个公社)划归杭后。

  19608月,乌拉特中后联合旗的潮格温都尔和巴音温都尔两个牧业公社划归杭锦后旗。

  1963年,杭锦后旗的巴音宝力格、乌盖、潮格温都尔、巴音温都尔、乌力吉、宝力格等6个牧业公社复归乌拉特中后联合旗。

  1966年,永胜公社一分为四:永胜公社、红星公社、团结公社、联合公社;陕坝公社一分为二:陕坝镇、跃进公社。

  1984年,全旗各公社均改称乡,生产大队改称村,生产队改称社。

  2001523日,经内蒙自治区民政厅正式批准,杭锦后旗调整撤并了部分乡镇;撤销光荣乡、五星乡、跃进乡,将其全部辖区并入陕坝镇;撤销黄河镇建制,将其辖区并入头道桥乡,头道桥乡更名为头道桥镇;撤销大树湾乡建制,将其辖区并入三道桥镇。

  20051222日,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办公厅、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杭锦后旗乡镇机构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的精神,正式批复了巴彦淖尔市《关于调整杭锦后旗苏木乡镇的请示》,同意杭锦后旗将现有的16个乡镇(9乡、7镇)调整为8个镇。

  撤销太阳庙乡、召庙镇,将2个乡镇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合并设立双庙镇。新设置的双庙镇总面积为226.3平方公里,总人口30076人,辖14个村。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在原召庙镇所在地义成兴。

  撤销四支乡、沙海乡、南渠乡,将四支乡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和南渠乡的4个村(新乐、南园、中心、前进)、沙海乡的6个村(五星、小沙沟、五四、河林、新红、沙海)合并设立沙海镇。新设置的沙海镇总面积为217.9平方公里,总人口32629人,辖12个村。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在原沙海乡政府所在地胡柜城。

  将南渠乡的3个村(胜利、长庆、长胜)和沙海乡的2个村(乌兰、红建)并入三道桥镇。合并后三道桥镇总面积为216.7平方公里,总人口32803人,辖15个村。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在三道桥。

  撤销红旗乡,将红旗乡原管辖的3个村(帐房、赤峰、光明)和南渠乡的3个村(交通、冲锋、沙湾)并入陕坝镇。合并后陕坝镇总面积为163.5平方公里,总人口101799人,辖17个村、22个街道居委会,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在陕坝。

  撤销查干乡,将查干乡的3个村(永红、挪一、挪二)并入头道桥镇。合并后头道桥镇总面积为208.1平方公里,总人口23779人,辖9个村。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在三角城。

  撤销南小召乡,将南小召乡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和查干乡的6个村(甲一、甲二、永乐、永和、繁荣、幸福)并入二道桥镇。合并后的二道桥镇总面积为240.1平方公里,总人口39202人,辖17个村。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在杨柜城。

  撤销联合乡。将联合乡原管辖的5个村(赛丰、竞丰、联合、十八顷地、双建村的23456村民小组)并入团结镇。合并后的团结镇总面积为179.3平方公里,总人口15476人,辖8个村。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在徐喜生圪旦。

  撤销红星乡,将红星乡原管辖的行政区域整建制和红旗乡的4个村(红旗、新堂、星火、公益渠)、联合乡2个村(富强、双建村的178村民小组)并入蛮会镇。合并后的蛮会镇总面积200.6平方公里,总人口30758人,辖16个村。镇人民政府驻地设在蛮会。

  另外,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的批复,将临河区干召庙镇的红星村、民乐村划归杭锦后旗陕坝镇管辖。

  杭锦后旗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辖双庙镇、三道桥镇、沙海镇、陕坝镇、头道桥镇、二道桥镇、团结镇、蛮会镇八镇。

  2012120日,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的批复,同意设立蒙海镇,全旗辖九镇。

  2013113日,按照《巴彦淖尔市委、政府关于调整农垦(国有农牧场)管理体制的决定》(巴党字〔20133号)文件要求,将市农垦太阳庙农场划归属地旗县(杭锦后旗)管理。

  到目前,杭锦后旗辖双庙镇、三道桥镇、沙海镇、陕坝镇、头道桥镇、二道桥镇、团结镇、蛮会镇、蒙海镇九镇和太阳庙农场。

  四、政区现状

  目前,杭锦后旗共辖9个镇、一个农场、107村、1057个村民小组、15个社区(居委会)。旗政府所在地陕坝镇辖地面积163.5平方公里,建设规划面积17.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12.4万人。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辖区内人口城镇化率达38%以上。城区黑色道路总长度68公里,总面积62万平米,人均约5.74平米,占建成区道路面积的97%,形成了五横六纵的黑色道路网络。城区绿荫覆盖率37%,人均绿地面积13.7平米。地下排污管道94公里,小街小巷排污设施43公里,日排污能力达1.82万吨,建成区排污受益面达90%。自来水日供水能力达到1.8万吨,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完成供热管网60公里,集中供热面积达200万平米,供热普及率达80%。电力线路改造约27公里,用电保证率100%。电讯管线改造45公里,电话普及率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