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杭锦后旗历史沿革、城址变迁、城区扩展情况 > 杭锦后旗历史沿革

杭锦后旗历史沿革

2018-09-07

早在旧石器时代中期,这里就有“河套人”繁衍生息。

  “杭锦”系由突厥语“康里”(正音“杭里”)演化而来,它原是突厥内部一个势力集团的名称,后为部落名。成吉思汗西证时,其部落中的部分人员归附蒙古,后渐被同化,形成杭锦部落。

  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政府设鄂尔多斯左翼后旗和鄂尔多斯右翼后旗。现今的杭锦后旗地区,蛮会镇和团结镇为鄂尔多斯左翼后旗的辖地。陕坝镇、二道桥镇、头道桥镇、三道桥镇、双庙镇、沙海镇为鄂尔多斯右翼后旗的辖地。民国元年(1912年),民国政府将鄂尔多斯左翼后旗更名为达拉特旗,将鄂尔多斯右翼后旗更名为杭锦旗(因其辖地原为突厥族“杭锦”部落所有,故名)。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傅作义在河套地区实行新县制后,划出五原县和临河县的部分地区,新建狼山县、米仓县。从1942年6月14日至1953年9月27日期间,现今杭锦后旗的蛮会镇和团结镇为狼山县四区辖地,陕坝镇(包括原红旗乡)为临河县三区辖地,其余地区为米仓县辖地。这一时期,绥远省政府在河套地区实行“蒙汉分治,旗县并存”的政策。比如在米仓县地区的居民,蒙族隶属杭锦旗领导,汉族隶属米仓县领导。即使在一个自然村里杂居的群众,也各有权属,各归自己的旗政府或县政府领导。

  1953年9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废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蒙汉分治,旗县并存”政策,将米仓县划归杭锦旗。但这一决策尚未实施,就因黄河阻隔,两岸交往不便,给管理带来诸多困难,故随即决定以黄河为界,将杭锦后旗一分为二,黄河以南地区仍称杭锦旗,黄河以北地区命名为杭锦后旗。1958年8日,将原狼山县四区即蛮会镇、团结镇划归为杭锦后旗,后又将临河三区即陕坝镇(包括原五星、光荣、红旗、跃进)划归杭锦后旗。至此,杭锦后旗的行政区域基本固定下来。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杭锦后旗这块宝地不仅聚居着蒙、汉、回、满等十二个民族的劳动人民,而且凝聚了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中原三大文化精华,形成了农耕为本、独具特色的经济形态和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文化特色。

  闻名遐迩的古镇陕坝,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里很早就是河套人和北方少数民族贡马互市、商贾往来的集散地。陕坝镇的第一户居民是一位名叫“善巴”(“善巴”为藏语“强巴”、“香巴”或“松巴”音译的串音。据国家民委解释:“强巴”、“香巴”、“松巴”在藏语中用于佛名、人名或地名,无其他含义)的蒙古族老人。“善巴”信奉喇嘛教。由于蒙、藏在宗教信仰方面的相互影响,这位蒙古族老人从小就起了个藏语名字。1874年左右,善巴定居于陕坝镇的西沙壕。他蒙汉皆通,见多识广,为人忠厚,办事公道,且又乐于助人,附近村民多有亲近往聚者。善巴不仅本村闻名,亦传闻于四方,有去该村者,往往呼之曰:“去善巴(即去善巴居住的地方)”。久而久之,以人名而为地名。又由于蒙汉语和不同方言交谈中的串音和音变,“善巴”逐步演变为“陕坝”。

  在战火纷飞的抗战时期,陕坝曾是国民党绥远省临时省会和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部所在地,爱国将领傅作义将军在此率部屯垦戍边,抗击日寇,致力水利事业,并创办了驰名国内的奋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