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获嘉 > 家乡的故事

家乡的故事

2017-12-15

吴庄杨冢与杨二郎


  

  获嘉县城西南十三里有一个古村落叫吴庄,其西北有一座大冢,官方记载为“杨冢”,当地人称作“二郎冢”,亦有“战神冢”的叫法。三种称谓都有出处,相传此冢为杨戬之墓,故曰“杨冢”;杨戬又称“二郎神”便有“二郎冢”之说;杨戬在武王、姜太公伐纣战争中能征善战,特别是在牧野之战中独战群敌力竭而血洒疆场,被姜太公封为“战神”,其冢就享有“战神冢”的美誉了。无论此冢有多少称谓,它的主人就是杨戬是不争的事实。有人会问:在《封神演义》、《西游记》中出尽风头、无所不能,连齐天大圣孙悟空都是其手下败将的二郎神,怎么会葬在获嘉呢?他既然是无所不能的神,又因何会死于牧野战场呢?这里有一个极其传奇的故事哩!看了本篇传奇故事,你就会知道原来还有一个获嘉版的杨戬,他完全不同于《封神演义》、《西游记》中神化了的二郎神,他是一个咱们“宁邑”土生土长的、获嘉人引以自豪和值得骄傲的英雄好汉!

  众所周知,二郎神有一个哮天犬如影随形,而且是他战胜对手的杀手锏。在由《封神演义》和《西游记》改编的电影电视里可以看到,每每久战不下,哮天犬会出其不意奇袭于敌,给二郎神从容制敌创造条件。其实,不管是《西游记》,还是《封神演义》,二郎神的形象就是咱获嘉版杨戬的翻版。您看了本篇故事就会知道,无论是二郎神的名字还是体貌特征都和咱们获嘉版的杨戬雷同,就连哮天犬也不例外,这个在获嘉世代流传的故事里,就有一个和和杨戬有着非同寻常关系的了不起的犬。这么说吧,如果不是犬救了杨戬的命,也就没有了后来的“战神”杨戬了。你一定想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那就慢慢往下看吧!


  咱就从“杨戬”这个名字说起吧。说杨戬的名字就得说说杨戬的身世。那是两千多年前一个漫天大雪、滴水成冰的冬天,有一天,一个在乡间积德行善半辈子,被乡人叫做善婆婆的妇人,从一个杂草堆前路过,听到了一阵婴儿啼哭的声音。这位妇人正要上前看个究竟,突然出来一条黑犬,冲着妇人吠叫了几声;奇怪的是,那全身漆黑不见丝毫杂毛的黑犬,冲着善婆婆吠叫几声就停下来了,瞅着善婆婆看了一会儿,接着又发出犬类常有的哼哼唧唧的显得焦急的声音,同时又用前爪刨了几下草堆,接着就钻进杂草窝里不出来了。妇人觉得蹊跷,仗着胆子上前观看,奇迹出现了:原来这条犬的旁边躺着一个婴儿,此时那婴儿拼命的吸吮着黑犬的奶头,黑犬慈母般舔舐着婴儿。善婆婆立刻明白了,这是一个弃儿,幸好得到颇通人性的黑犬的乳汁喂养,否则,冰天雪地里早就冻僵了。善婆婆当然知道,黑犬虽通人性,毕竟是条犬,这么冷的天,孩子没有人照看早晚会冻死的。善婆婆脱掉外衣,将婴儿包裹好揣进自己怀里,准备把孩子抱回家。这期间,黑犬只是默默地看着善婆婆所做的一切,没有异样动作,也没有再发出什么声音。多么精明的犬呀,它这是在想方设法叫人来救那孩子哩!善婆婆把孩子抱回了家,黑犬也一步步跟到了家。一连几天,婴儿嗷嗷待哺时黑犬就过来躺下,翘起后腿露出最饱满的乳头,善婆婆把孩子放在黑犬身旁,那孩子竟然娴熟的寻着奶头急不可待的吸吮起来。慢慢的善婆婆发现,孩子每次吃完奶,黑犬都要跑到村边那个杂草窝愣愣的待一阵子。出于好奇,善婆婆趁孩子吃奶时,自己悄悄到那个杂草窝想看个究竟,这不看犹可,一看之下把善婆婆惊呆了:原来草窝里横七竖八的还躺着几只已经僵硬的小犬崽。善婆婆明白了,黑犬把有限的乳汁喂养了那孩子,自己的犬崽则被活活饿死直至冻僵,它留恋往返是舍不得被活活饿死的犬崽呀……善婆婆看着眼前的一切,恍若梦魇,掐掐自己的皮肉知道并不是做梦,这不可思议的一幕,叫她瞠目结舌,泪眼模糊......

  有善婆婆的照看、黑犬的乳汁喂养,终于,孩子可以吃些饭食了。能吃饭食的孩子养起来就容易多了。后来,黑犬没了乳汁,孩子就完全靠饭食喂养了。虽然不再吸吮黑犬的乳汁,可这孩子却离不开黑犬,但凡哭闹不止时,黑犬就会过来卧下,孩子就会象普通孩子见了妈一样,兴奋地趴到黑犬身上,搂抱着黑犬发亮的皮毛,一会儿扯着犬的腿来回拉,一会儿揪着犬耳朵嘻嘻的笑;黑犬被弄疼了也只是时不时的呲呲牙从鼻子里哼几声,任由孩子折腾,直到孩子憨憨入睡;犬与孩子俨然如同母子。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孩子和犬有了感情而且是母子之情。当然,付出最多的还是善婆婆。我们光顾说黑犬和孩子的事了,现在就简单地说说善婆婆。善婆婆姓氏名谁?家住哪里?这个传说故事里没说,我们也无从考证,但从获嘉人代代相传的这个故事里有一点可以肯定,善婆婆是咱们“宁邑”人无疑,因为这个故事从未在其他地方听说过,为获嘉独有。当然,将来获嘉版的“杨戬”包括《七十二冢的传说故事》在内,为了防止其他地方抄袭要不要向有关方面申请文化专利那是以后的事,这里就不再赘言了。再说咱们这个故事,善婆婆五六十岁的年纪,那个时候既无佛教亦无道教之说,但善婆婆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善家。从她毅然收养孩子就可见一斑。善婆婆心地善良是肯定的,也一定做了不少令大家感恩的善事,才会有善婆婆的称谓。再说善婆婆自从收养这个孩子后,里里外外忙了个不亦乐乎。需要说明一下的是,善婆婆至此还是未嫁之身,当然也没有抚养孩子的经验和一应物件了,猛地一下子添了个孩子,自然免不了一番手忙脚乱。善婆婆凭着一颗善良之心,孩子再哭再闹她不烦,孩子又屙又尿、又脏又臭她不嫌。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给孩子穿衣戴帽、缝缝补补、洗洗涮涮她如爹似娘;为生计春播夏耕、秋收冬藏起早贪黑任劳任怨。可以想象,一个五六十岁的妇人带着一个孩子,又要里里外外的奔波,其劳作之艰辛是可想而知的……

  故事说到这里,你会为这个弃儿能遇上善婆婆这样的好人而庆幸,不错,要不是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也许后来的故事就会是:善婆婆含辛茹苦养大了孩子,孩子又极其孝顺的使善婆婆颐养天年。然而,正所谓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福。却说有了善婆婆的呵护和照料,转眼这孩子已经五六岁了。一天,正在炕上做针线活的善婆婆,忽听门外传来一声孩子的惨叫,紧接着就是两条狗的撕咬声。善婆婆急忙丢下活计趿拉着鞋跑出门外,只见孩子额头上鲜血一片,黑犬疯了一般追着一条杂毛犬在狂吠撕咬。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告诉善婆婆,原来是那条恶犬要抢孩子手里的馍馍,孩子捡了根木棍驱赶它,不想那恶犬扑上来对着孩子的额头咬了一口。闻声而到的黑犬窜过来就和恶犬撕咬成了一团。善婆婆连忙抱着孩子回屋,拿出平时行善事备下的消毒外伤药,替孩子清洗了几遍后,又敷上几种草药。一顿惊吓、一阵嚎哭,孩子慢慢总算睡着了。第二天,听的街上一阵犬吠人吵,善婆婆开门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只见一帮人用绳索吊起了黑犬,黑犬四蹄乱蹬在拼命挣扎。原来,昨天咬伤孩子的恶犬是当地一个为富不仁的人家豢养的。黑犬一怒之下竟咬死了那条恶犬。今天,富人家来了十几个恶奴,乘黑犬不备一阵棍棒打晕了它,此时吊起来就是要活活勒死黑犬。善婆婆看着拼命挣扎的黑犬,不顾一切冲过去想赶紧把黑犬解放下来。不等她来到黑犬跟前,一个恶奴手持木棒拦住了她,善婆婆奋力将恶奴一推,继续朝黑犬奔去。不料,另一个恶奴斜刺里过来,抬脚冲善婆婆当胸一脚,只见善婆婆强力支撑着摇晃了几下,猛地喷出一口鲜血仰面而倒……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善婆婆听见孩子的哭声,她条件反射的翻身坐起,只见许多乡人聚在床前,那孩子抱着黑犬眼巴巴瞅着善婆婆,见她坐了起来,突然破涕为笑,把头埋在善婆婆怀里撒娇道:“婆婆坏,婆婆坏,吓死俺了!”原来,正在恶奴们施暴时,众乡亲闻讯赶来,恶奴怕激起众怒,仓惶逃窜,乡人们救下了黑犬,把善婆婆抬回了家里。这时,善婆婆捧着孩子亲吻着他娇嫩的小脸,又伸手拍了拍黑犬的脑袋,长长吁了口气,刚想说什么,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后,善婆婆连吐了数口鲜血,身子一歪,竟然气绝身亡......

  众乡亲大多受过善婆婆的恩惠和帮助,大家纷纷出面到那家富户替善婆婆讨公道,迫使那家人出钱服软,安葬了善婆婆。善婆婆的突然离世,留下这个孩子和黑犬怎么办?正在众人商量办法时,这天,来了一个不速之客:人称北山人。北山人本是此地人,早年因受大户人家欺压,一怒之下放火烧了仇家的粮仓,后来,为躲避恶奴们和官兵的追捕上了太行山。这一躲就是数十年,如今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真名实姓了。因太行山位于“宁邑”北百十里地,大家索性就叫他北山人了。北山人常常仗着久居山里擒虎捉豹练就的常人不及的功夫,下山除恶扬善。因此,在乡间也是人口皆碑。北山人听众人诉说了善婆婆的不幸,气的双拳紧握、牙齿咬的嘎吱响,知道了孩子和黑犬的特别关系后,伸手抱起孩子凝视了一会儿,又拍了拍黑犬的头说道:

  “俺把他们带上山去!”说着大步跨出屋门,到了村口又回头对众人从牙缝里蹦出一句话:“放心吧,孩子长大后,一定是个好汉!”话完径向北去。众人看着抱着孩子的北山人和后面跟着的黑犬,渐行渐远消失在丛林间。

  故事讲到这里,您会觉得说了半天杨戬的身世,该说说这“杨戬”的名字是如何来的吧?常言说得好,说书的一张嘴难表两头的事。要说“杨戬”姓名的由来,还得从善婆婆收养这孩子说起。自从善婆婆收养那孩子后,人们常常有这样的议论:

  “善婆婆恁大岁数又养了个捡来的孩子。”

  “是啊,‘捡来的孩儿难养’,真难为她了!”

  要是有生人问起那孩子就会有人说道:

  “那孩儿?善婆婆养哩!”

  “那孩儿?捡哩!”

  时间长了,人们但凡说起那孩子便离不了“养”“捡”二字。久而久之“养捡”成了孩子不是名字的名字,善婆婆索性就叫孩子“养捡”了。有人会说了,有这个姓吗?能这么随便给孩子起名吗?老实说,有没有“养”这个姓,笔者真不知道。不过,有一点可以告诉您,两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普通人准确的说大多是没有姓的。当然,究竟哪个阶层有姓、那一部分无姓,想必姓氏专家会有说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找些有关资料瞧瞧,应该会有结论的。其实,那时的人们天上地下、世间万物都是可以作为姓氏的,起名字是很随便的事,其实,姓氏就是人的一个代号,不要太在意字本身的含义。不要像有些人为孩子起个名也要费许多周折。善婆婆随着众人叫孩子“养捡”,也许是当时人们最流行的起名方式也未可知。至于“养捡”因何又变成了“杨戬”,那是后话,笔者暂且卖个关子,请您慢慢看,该知道的一定会让您知道,不是不知道,是时候不到,时候一到一定知道!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十五年过去了,“养捡”已经长大成人。如今的“养捡”,人高体壮,额头上留下的那个酷似人眼的疤痕尤其醒目。跟着老北山练就了满身本领。穿山越岭如履平地,擒虎猎豹易如反掌。眼见“养捡”羽毛丰满,这一天,老北山叫过“养捡”道:

  “ ‘养捡’呀,十五年了,俺会哩你都会了,俺也老了,”又侧过身拍了拍已见老态的黑犬:“它也老了!俺也没啥再教你了。老在这荒山野岭不是长远事,下山吧!”老北山蹲下梳理着黑犬的皮毛:“别忘了善婆婆的死和这黑犬的恩情呀!”老北山拿出几件早就准备好的一应物件递到“养捡”手里:“俺打听过了,西岐军正在潼关与纣王的商军对阵。你就沿着太行山西行,找机会投奔武王去吧。天下人都知道,纣王失尽人心,武王正当兴起。武王大军早晚会来到咱宁邑地面,打到京城朝歌哩。到那时,再为善婆婆报仇为时不晚。要是能在武王军中建功立业,也算为咱宁邑人挣了颜面。”老北山说到这里,又看了看黑犬:“黑犬老了,留在俺这儿吧,知道你离不开它,可这投军的事难料呀……” “养捡”是离不开黑犬,从小到大说相依为命也不为过,况且还有“乳养”之恩呢?就是在山上这十几年,有几次狩猎过程中遇险,也都是黑犬拼命撕咬猎物,使 “养捡”得到喘息腾出手来制服猎物。可是这次下山不比平常,路途遥远不说,诸事难料啊!只能留下黑犬啦!四只蹄子和嘴巴都已灰白的黑犬,好像看懂了这一切,摇着尾巴过来舔着“养捡”的手似乎是在表达着什么,“养捡”俯下身搂着它许久许久......终于洒泪而别。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咱们长话短说,“养捡”经过跋山涉水终于找到了武王大军。“养捡”强健的体质和在山上练就的本领,被各级将领喜欢,最后连武王和大帅姜太公也倍加赏识,他被留在大帅帐内做了贴身侍卫,也就是现在的首长警卫员。姜太公问了“养捡”的身世后,就把“养捡”的名字确定为了“杨戬”二字。大概意思是希望杨戬象蓬蓬勃勃的树木一样向上,戬灭一切人间不平吧。他额上那颇像人眼的疤痕,被武王戏称为“三只眼”。后来,杨戬果然在攻潼关、过泗水一系列厮杀中,屡立战功,于是,全军上下都知道了有一位能征善战的“三只眼”。经过孟津会盟八百诸侯,到达宁邑时,杨戬已是领兵带队的千总了。有人会说,杨戬也升的太快了吧?其实,只要你稍微留意一下战争年代军人的升迁情况,就不会觉得杨戬升的太快了。在现代战争中,一个战役下来,由士兵升为连长,由连长升为团长、由团长升为师长甚至军长的屡见不鲜。杨戬所在的两千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既没有少林拳、罗汉拳的武术秘籍,也没有南拳北腿的散打套路,他久居山中练就的擒虎猎豹的本领,就是常人不敢想象的。换句话说,凭杨戬的翻山越岭、敢擒虎狼的技能,到了普通人中间,那就是了不起的本领,受到重用或是得到比较快的升迁都是正常的。再说西周大军在宁邑勒兵修武之后,立刻发动了牧野之战。战场之广阔,战况之复杂,战斗之惨烈都堪称史所鲜见。杨戬带领的队伍是先锋,就是打头阵的。打头阵当然风险最大,杨戬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战场上的杨戬,挥动兵器,商军兵卒碰着死、挨上亡,杨戬杀得兴起,竟独自长驱直入,杀入敌群。此时,杨戬并没有意识到其他人没有跟上来,自已陷入了重围。杨戬战着战着,发现敌人越杀越多,自己快有点儿顶不住了。这时,他刚连砍数人,尚未喘息又一帮商军蜂拥而上。杨戬真有些举不动兵器了,就在这紧要关头,只见一道黑影一闪,就听“哎呀”声惨叫,商军纷纷后退。杨戬定眼一看:“黑犬!”关键时刻又是黑犬救了他。黑犬的突袭,为杨戬赢得了喘息的时间,他抖擞精神挥兵器再战群敌。这里笔者需要交代几句,黑犬自杨戬下山后,就经常去宁邑地面溜达,杨戬随大军一到宁邑它就知道了。在以后的日子里,黑犬一直悄悄的暗中注视着杨戬,它不直接找杨戬,是怕杨戬赶它回山。现在是杨戬最需要它的时候,它不顾一切冲了上来。黑犬虽然勇猛,毕竟是条狗,加之年老体衰,一个不小心,被人一刀砍中,顿成两段......杨戬闻听黑犬惨叫一声,扭头看时,黑犬已变作两段,气绝而亡。看到自己相依为命的黑犬被剁作两段,杨戬心肺俱裂,大吼一声:“偿命来!”疯了一般冲杀过去。杨戬再英勇,究竟是血肉之躯,在砍杀敌人的同时,自己也多处受伤,终于久战力竭,死于乱刀之下......

  故事讲到这里,也许你已经为杨戬和黑犬的死而热泪盈眶了,为这样一种特殊情缘而感动……同时,你会觉得笔者在处理人物情节上过于简略了。其实,本故事后半段许多情节却有一笔带过之嫌。尊敬的读者,您看的准、说得对。其实,不仅是前半段,整篇故事都没有完全展开所有情节,主要人物也不是完美的诠释。这是因为,本篇故事是专为《获嘉七十二冢的传说故事》所写,篇幅有限,只得如此。请对本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关注获嘉版的《杨戬传奇》吧!

  再说牧野战场,杨戬等的一番冲杀,打乱了商军阵脚,西周军趁乱冲杀,商军大败。牧野大战结束,西周军大获全胜,纣王自焚,朝歌归周,从而奠定了大周朝数百年的江山。武王、姜太公闻知杨戬和黑犬之死,嗟叹不已。封杨戬为“战神”,封黑犬为“孝天犬”,在宁邑堆冢祭祀。后人又称“杨冢”,再后来,由于《西游记》、《封神演义》的作用,杨戬被完全神话了,才有了“二郎神”之说,黑犬也成了无所不能的“哮天犬”,连杨戬额上的疤痕也被神话为“慧眼”了。文学作品的艺术再创造无可非议,我们应该为获嘉的杨戬因此成为名著中的人物,能登上大雅之堂而庆幸、自豪!感谢吴承恩,感谢许仲琳二位老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