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互助小组+家庭农场”就是在合作社的统一调度、协调、指导下,将68户家庭农场分成6个互助小组形成“联盟”,发挥各自在机耕、施肥、收割、播种等方面的特长,农忙时节大家做完自家那“一亩三分地”后,再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完成剩余的活。
从主干道驾车转入嘉定区外冈镇的乡间小道,映入眼帘的是新铺就的沥青路面和大片金黄色的稻田。正值收割季,蔚蓝天空下金色的稻浪随风而动,让人不禁陶醉。“今年收成不错,明年争取再创新高!”32岁的陆晓冬自信地说。他去年开始承包家庭农场,成为外冈镇最年轻的一个农场主,今年种了152.24亩地,年收入有10多万元。
自从2014年外冈镇着力发展家庭农场以来,越来越多像陆晓冬那样的离土农民重新回归粮田,用“合作社+互助小组+家庭农场”的新模式,成了眼下时髦的“农场主”。
新机制:家庭农场抱团发展
外冈镇位于嘉定西北部,总耕地面积4万余亩,其中粮田面积2.2万亩。在推进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的同时,外冈镇原有的宅基地被复垦成耕地,全镇逐步建成了“田块整齐、土地平整、连片成方、配套齐全”的万亩粮田。
2014年秋播之际,外冈镇清退了49户到期外来管理户,在粮食合作社内择优发展了5户家庭农场,开始探索“合作社+互助小组+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发展至今,全镇已有家庭农场68户。
外冈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时拥军告诉记者,“合作社+互助小组+家庭农场”就是在合作社的统一调度、协调、指导下,将68户家庭农场分成6个互助小组形成“联盟”,发挥各自在机耕、施肥、收割、播种等方面的特长,农忙时节大家做完自家那“一亩三分地”后,再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完成剩余的活。“把各个农场主联合起来,通过资源整合解决了单户家庭农场难以解决的问题,同时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样的经营模式,有利于推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发展。”
水稻收割后,外冈镇农委和粮管所还提供“收、烘、售”一条龙服务,直接把稻谷运送至烘干中心,实现了水稻从收割至销售“粮食不落地”的新流程。“以前种田收谷要靠天吃饭,割一茬稻子起码晒一礼拜,现在全程机械化,今天割下来的稻谷明天就可以上餐桌,种田轻松了不少!”在望新村种了一辈子地的王建国感慨。
新农民:80后“农场主”越来越多
有了新机制,谁来当“农场主”?如今,越来越多像陆晓冬这样“能种地、懂经营”的年轻人正在回归农田,为农业注入生机。
陆晓冬所属合作社的仓库位于中泾村,仓库里整齐停放着收割机、耕地机、插秧机等30多台农业机械。见到陆晓冬时,他正和几名农场主一起擦拭、保养收割机,身材瘦小的他让人无法和“职业农民”联系起来。“起初很多人不看好他,他从没种过地,一开始撒肥料都是一堆一堆的。但他特别能吃苦,雨鞋不跟脚陷在了泥地里,他赤脚也要完成任务,下田干活就需要这股吃苦耐劳的劲。”外冈镇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姚红芳告诉记者。
陆晓冬原本在嘉定城区一家汽车零配件加工厂工作,看好现代农业的发展前景,2015年回镇当起了“农场主”。“一开始确实心里没底,但有互助小组的帮忙,我很快就适应了这个新身份。”陆晓冬说,每年什么时候翻土、什么时候浸种、什么时候该打农药,合作社人员都会到田头指导,加上自己所在的小组里有几个经验丰富的种植能手,农场第一年就取得了丰收。“把自己亲手种出来的粮食发到朋友圈,不少朋友都说要来看看呢!”
长泾村的杨进元今年已经50多岁了,种了几十年地的他最有发言权:“以前种田,每天起早贪黑,从秧苗到收割、晒谷,都是自力更生,一天也不敢放松。现在全都是机器操作,镇里还有专业队伍来指导,小组成员还能互相帮助,真是省心又省力。”老杨告诉记者,前年9月,他的儿子也“子承父业”了:“现在种田每年的收入都能超过11万元,小年轻愿意回来种田,我们心里也高兴!”
新期盼:成本不断降低,收入逐渐增加
记者了解到,目前外冈基本实现了粮食“种、管、收、烘、售”的全程机械化,减少了劳动力,提高了种粮效益。像陆晓冬这样的家庭农场主,上岗之前都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各种专业的证书拿出来都有厚厚一沓。“他们在田头操作中不断朝行家里手发展,在经营家庭农场的同时,还负责农忙二季合作社分派的农机作业任务,这不仅解决了家庭农场经营者缺乏现代农业生产知识、机械化操作能力弱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家庭农场劳动力富余和农忙时节农机作业手不足的矛盾。”时拥军说。
家庭农场自主经营,农业所得净收入完全归农户所有,这满足了农民增收的利益所求,吸引了青壮劳力参与经营家庭农场。截至目前,外冈镇家庭农场面积已占全镇粮田面积的41.3%,户均经营面积136.4亩,比2014年增加了16亩。时拥军表示,规模化使得机械化的现代农业成为可能,家庭农场经营成本不断降低,农民收入有望逐年增加。
来源《嘉定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