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嘉善 > 红旗塘——流淌着母亲青春的那条河

红旗塘——流淌着母亲青春的那条河

2018-06-29

  在我的印象里,红旗塘是家乡境内最为开阔的一条河流,小时候去镇上的中学读书只能靠摆渡船来回。而我的母亲就是当年浩浩荡荡开河大军中的一员猛将。

  红旗塘的开挖,始于1958年的冬天,当时为了解决嘉善北部乡镇因江苏省开挖太浦河,封堵了南岸沿线的排水道而造成的农田灌溉和排水问题,人民政府作出了人工开河的历史性决定。迅速集结起来的4万多民工,凭着人民公社“大跃进”时期特有的万丈豪情,用原始的手挖、肩挑和车推,硬生生地在大地上挖出了一道长达20公里的口子,让满满的一江河水从此在这里奔流不息。

  开挖红旗塘的时候,是我的父母结婚后的第二个年头,那时父亲在外地教书,作为新媳妇的母亲还没有生育,她是生产队里的青年劳力,自然就被大队选中,光荣地去了开河工地。

  母亲所在的工地位置就在我们官溇村的最南面,离家三五里地的距离,但那时候仿照军事化作战模式,有严格的纪律,所有人员都吃住在工地上,没有特殊情况不能请假回家。母亲带着自家的劳动工具和被褥,白天在工地上劳动,晚上打着地铺睡在沿线人家临时腾出来的空房子里,好在工地上设有食堂,伙食定量供应,三年自然灾害的年代,勉强不用为吃不饱肚子而发愁。

  到了工程的后期,粮源不济,人们只能吃到薄粥汤、青菜叶,但饿着肚子还要干革命。村里和母亲同去的那批人,有些实在吃不起苦,就在中途被撤换回家,而我的母亲却坚持到了最后。那是属于母亲那代人激情燃烧的岁月,到处红旗招展、锣鼓喧天,高音喇叭里播放着革命歌曲和振人耳馈的口号,人们忘却了身体的疲劳,你争我赶,力争上游。

  我的母亲是一名出色的劳动能手,她在工地上开展的“十比”“三干”等红旗竞赛活动中屡屡获得先进,得到了许多奖状和肥皂毛巾之类的奖品,广播里经常播放“天凝公社毛来珍,脚踏寒冰,头戴星,三天两头放卫星”的光荣事迹。母亲当时年纪轻轻,体力上的优势明显,而且她从小做惯了农活,懂得如何在劳动中使用巧力,比如在挖泥的时候,她知道控制好铁搭的角度,让铁齿斜切着入土,这样很容易将泥土翻进竹箕,而别人总是铆足了劲,一铁搭笔直地抡下去,虽然吃土很深,但是要把结实的泥巴拉起来,却是非常的吃力。

  母亲参加红旗塘工程开挖的第二年,我的父亲也被抽调去了开河工地。父亲是名小学教师,他会拉二胡、会写宣传稿,在陶庄公社的指挥部做文宣工作,基本不需要挑泥挖士,吃得也好一些。但是父亲母亲处在不同的工地上,新婚的夫妻俩很少见得上面,成了一对以工地为家的革命夫妻。

  斗转星移,冬去春来。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母亲自始至终奋斗在红旗塘工程的工地上,除了大雨停工或开大会,她总共只向指挥部请了5天的假期。那时,母亲的左手胳膊受了伤,但她仍坚持在工地上劳动,结果伤口化脓,发热,腋下都能摸到肿大的淋巴结了,母亲这才回了娘家,去找杨庙镇上的伤科医生张景星看病。张医生医术高明,当时也不给母亲上麻药,只让她转过头去,说是看看伤口,就在母亲转头之时,他已手起刀落,生生地挖掉了母亲手臂上已经腐化了的烂肉。他给母亲开了5天的病假条。

  红旗塘工程结束后,母亲获得了两枚奖章,其中一枚是人人有份的“红旗塘工程纪念章”;另一枚是少数表现突出的先进分子才得到的“五一劳动奖章”,后来家里几次搬家,就再也找不到作为她劳动见证的这枚奖章了。 好在岁月留痕,江河永存,如今的红旗塘已经成为了家乡境内的一条黄金航道,一座座壮观的大桥横跨南北,给美丽的嘉善增添了灵性。每当太阳晨起和暮落,不知疲倦的红旗塘水,总是波光粼粼,仿佛诉说着当年那段激情四溢的岁月,那是母亲的青春印记,母亲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