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外公告诉我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是“开端”“初”的意思,“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端阳等。 在我的印象里,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可外公对我说,西塘的端午节还和伍子胥有关呢。因为西塘又称胥塘。 相传吴越春秋时吴国大臣伍子胥为造福西塘一带百姓,特开渠引流直抵境内,故这条人工河也称为伍子塘或胥塘河。忠心耿耿的伍子胥,自刎前慨然:“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农历五月初五投入大江,因此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西塘百姓感念伍子胥的恩德,端午节便有了与纪念屈原相类似的裹粽子和赛龙舟、踏白船等习俗。 端午节,也是我们童年时最期待、最盼望的节日,因为端午节这天有吃的也有好玩的。端午节通常得吃“五黄”,即:黄鱼、黄鳝、黄瓜、黄泥蛋(咸鸭蛋)、雄黄酒,外公说吃过了“五黄”,就会五福临门、举家吉祥,小孩子更是身体健康、逢凶化吉。 除了“五黄”,粽子也肯定要吃的,粽子一般由勤劳手巧的外婆亲手裹制,大约可分为三种:一种是用糯米和红枣制成的白水粽,蒸熟蘸糖吃;另一种是猪油豆沙粽;第三种就是我们最爱吃的酱油大肉粽和排骨粽。 临近中午时分,空气中弥散开了一阵阵烟雾,原来家家户户都在熏苍术、白芷,据说用苍术、白芷等中草药在室内外熏烧,有辟秽、消毒、杀虫害的功效。这苍术、白芷一般是由塘东街上的百年药店——钟介福药店配制,早在端午节来临前的一个礼拜,钟介福药店就备足了货源,并在石库门店堂口竖起了一块大插屏招牌,临街的柜台前还供应各色香囊,五色缎面,五色丝绳,香囊内藏有朱砂、雄黄、香药等,清香四溢,端午节小孩子佩香囊,穿老虎衣,不但有压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吃过“五黄”和香喷喷的粽子,我们这些小孩子便想着找地方痛快玩耍了。外公说,旧时过端午节,西塘市河和南郊的文水漾里是有赛龙舟、踏白船比赛的,热闹极了。可后来规模渐渐缩小,赛龙舟已经没有了,有几年还偶尔举行一下踏白船比赛。 踏白船,是流行于西塘水乡的端午节水上竞技活动。踏白船的船身长7~8米,宽约1.6米,船上有橹2支,右为大橹,左称外橹。除把橹者外,另有拉绷、出跳各1人,扯绷外装一块跳板横出水面,出跳者始于跳板外端,拉住橹绷使劲推拉,身似悬空,势甚惊险。船头站立一名被称作“督照”(或称“当桩”)的指挥者,以桨击船板或跺脚发信号,指挥船行方向。另有1人坐在船头的一只砻糠袋上,在船只高速行进、船头起伏时,臀部撞击坐垫,发出“白踏白踏”的响声,“踏白船”由此得名。 记忆犹新的那次踏白船比赛是在西塘南岸的红旗塘举行的,我和几个邻居结伴走了整整一个小时的乡村路,赶到红旗塘边。只见宽阔的水面上,四乡八邻组成的几十支船队,你追我赶,争先恐后,一艘艘赛船犹如离弦之箭,劈开碧涛惊浪,勇往直前;两岸彩旗招展,锣鼓喧天,成千上万的群众形成汹涌的人潮,呼喊助威,欢声雷动,场面异常激烈壮观,令人振奋而难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