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介休 > 明代建筑——城隍庙

明代建筑——城隍庙

2019-01-09

城隍庙简介

 整座庙宇建筑高大宏伟,造型奇特。庙内现存大明弘治八年(1495)、隆庆六年(1572)及大清雍正二年(1724)、嘉庆十九年(1814)等重修碑10通。1982年介休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介休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月,晋中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庙位于介休市城内东大街,据庙碑记载:“创始洪武中(1368——1398)”。明弘治八年(1498)修复,后于明嘉靖四十五年(1556)至隆庆四年(1570)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清雍正二年(1742)、嘉庆十九年(1814)也有过修葺。占地面积3415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影壁、山门、仪门、戏台、献殿、正殿、后寝殿,两侧为钟楼、鼓楼、东西配殿及东西垛殿。现存正殿为明代遗构,其余为清代和近年复原建筑。戏台建于高1.35米的砖砌台基上,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单檐卷棚硬山顶,黄、绿、蓝琉璃脊刹、吻兽和琉璃瓦方心点缀,前台明、次间出歇山顶抱厦一间,斗拱三踩单昂,檐下正中悬“明白处”木匾一方;后台明间出卷棚歇山顶抱厦一间,额枋下施木雕花卉雀替。正殿面宽七间、进深六椽,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脊饰,七檩前后廊式构架,斗拱或七踩、或五踩。

城隍是我国原始信仰祭祀的自然神之一,起源于原始社会中上古时代的土地崇拜,祭祀城隍是上古祭祀社稷的延续。《陔余丛考》卷三十五称:“水则隍也,庸则城也”。故城隍是由“水庸”衍化而来。古人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有水的城堑称为“池”,无水的城堑则称为“隍”。实际上,“城”指城墙,“隍”指城壕(护城河)。城隍一词连用泛指城池,首见于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

介休城隍庙是在城隍文化信仰普及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如实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经济制度以及社会生活,是十分重要的历史信息遗存的物质载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和宗教价值。此外,介休城隍庙无论从其建筑选址、整体布局还是单体建筑的艺术风格以及建筑细部装饰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

从建筑选址上来看,介休城隍庙位于介休古城的东北方向,它的选址从我国古代传统的风水、阴阳五行等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出发,充分考虑了与古城以及其它公共建筑的位置关系,特别是衙署的决定性作用。

介休城隍庙在总体布局上规模宏大,形制完整。庙殿格局空间疏朗而气势威严,建筑结构复杂精巧而多变化。营造变通灵活,手法工艺高超,颇具地方特色。其正殿殿体高大宏阔,廊厦深邃,用木丰硕,气势雄伟,为介休明、清建筑之精华。两侧建门,与东西垛殿连为一体,更显宏阔大气,给人以雄伟壮观、气势非凡之感。乐楼与钟鼓楼设计巧妙,窑楼结合,富于变化,造型独特,古朴典雅,为介休地方建筑之精品。建筑屋顶精美的琉璃构件为介休境内现存数量不多的明代遗物,其琉璃脊瓦、吻兽鸱尾、仙人走兽、楼阁宝瓶,无论色釉还是造型俱臻完美,有着很高的文物、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