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靖边 > 靖边概况

靖边概况

2017-12-13

        靖边县是1935年解放的革命老区,位于陕西省北部偏西,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全县总面积5088平方公里,按地形地貌分为三个区域,即北部风沙滩区、中部梁峁涧区、南部丘陵沟壑区,分别约占全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全县总面积5088平方公里,海拔介于1123米——1823米之间,年平均气温7.8℃,年平均降雨量458mm。全县辖16个镇,1个街道办事处,1个国营农场,8个便民服务中心,199个行政村,14个社区居委会,总户数10.46万户,总人口34.7万人,农业人口29.94万人,常住人口36.51万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陕西“十强县”第3位。

  靖边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靖边史称“夏州”、“朔方”,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设“靖边(取“绥靖边疆”之义)卫”,清雍正九年(1731年)设“靖边县”。据考证,早在旧石器时代,靖边就有先民繁衍生息。1600年前的东晋十六国时期,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立“大夏国”,曾经雄踞北方20年(公元407-427年),目前在县城东北58公里处,大夏国都统万城历史遗址经历1600年的风雨仍然基本保存完好,是匈奴族在人类历史上遗留下的唯一都城遗址,在全世界范围内具有唯一性、排他性、垄断性和不可复制性,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靖边籍的隋朝大建筑学家宇文恺规划设计和主持修建了大兴城(唐时改名长安)、洛阳城,成为后世城市建设的范例。1935年,中共靖边县委和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并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唯一没有被颠覆的县级革命政权。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转战陕北时,在靖边的小河、天赐湾、青阳岔等地生活战斗了65个日夜,期间召开了著名的“小河会议”,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反攻的序幕,目前,这些革命旧址依然保存完好。1942年,由于工作突出,毛主席为时任县委书记惠中权同志亲笔题词“实事求是、不尚空谈”,这已成为历届靖边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准则。著名诗人李季在靖边工作和生活期间,创作了著名的信天游叙事诗《王贵与李香香》,引起极大轰动。治沙英雄牛玉琴几十年如一日,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植树造林13万亩,是中国妇女的楷模。靖边县的剪纸、信天游等民间艺术,风格独特,久负盛名,被誉为“民间剪纸之乡”、“信天游故里”,极具民族特色和传统意蕴,是蒙汉文化的有机交融,是草原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有机结合,是陕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靖边资源富集,物华天宝。靖边县境内天然气、石油、煤炭和岩盐等矿产资源丰富。以靖边为中心的陕甘宁盆地中部天然气田,控制面积5500平方公里,探明储量4666亿立方米,控制储量3200亿立方米,是我国发现最早的陆上最大世界级整装大气田,建成了年净化能力达50亿立方米的目前中国最大的天然气净化厂,承担着向北京、西安、银川、上海等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供气的重任,是“西气东输”的枢纽;南部山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已探明储量约在3亿吨以上;境内北部煤炭资源分布面积达800多平方公里,是神府煤田连接部分,已探明储量达35亿吨以上;岩盐资源也十分丰富,全县4970.33平方公里范围内有近80%的面积含岩盐,盐层深度在2400-3500米之间,预计岩盐储量在1500-2000亿吨;煤油气盐四大资源同时在一个县境内富集,全国独一无二,世界罕见。同时,靖边县水资源、土地、林地资源较为丰富。全县水资源总量为3.71亿立方米,可利用总量为2.63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约为1200立方米,境内有芦河、大理河、红柳河、黑河、杏子河、周河等六大河流,共建成大中型水库35座,总库容量8.8亿立方米,居陕西省之首;靖边县土地资源丰富,全县人均土地面积31亩,是陕西省平均值的3.3倍,有农耕地资源168万亩,人均耕地5亩,其中水浇地1亩。全县林草保存面积345万亩,森林覆盖率为37.34%,居陕北前列,是黄河流域基本不向黄河输送泥沙的第一县。

       靖边交通便利,区位优越。青银、包茂两条高速公路在县城交会;穿越县境的太中银铁路以双向复线建设,设计时速160公里,日通行列车40对,已于2011年1月建成通车;蒙华、靖神木铁路预可研编制初步完成,正在开展线路勘测。靖边县已经形成了承东启西、联南通北、通江达海的大交通格局,成为连通华北、西北的重要交通枢纽。此外,靖边到达延安、榆林机场只需一小时左右,两个小时左右可到达银川机场,三座机场拉近了靖边与世界的距离。

  靖边发展迅速,实力较强。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城镇带动、产业富民、文化引领”五大战略,深入推进新型能源化工基地、现代特色农业基地、陕北第三大区域中心城市、区域商贸物流中心、区域交通枢纽“两基地、两中心、一枢纽”建设,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6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4.94亿元,可比价增长2.3%,三次产业结构比优化为9.0︰60.9︰30.1;财政总收入72亿元,同比下降32.3%;地方财政收入12.18亿元,下降34.9%;城乡居民收入达到31588元和11910元,分别增长6.7%和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