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泾川县职业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统筹行业部门,整合教育资源,积极探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新路子,全县职业教育在规模、质量、效益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和进步,为推动全县教育扶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是坚持高位推进,切实强化组织领导。始终将职业教育发展作为提高全民素质、开发人力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认真贯彻《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紧密结合县情实际,制定出台了《泾川县关于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泾川县关于进一步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全面落实定期议教制度和县级领导联系包抓制度,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协调解决具体问题,县人大、县政协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职教工作进行专题视察调研,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各级各部门在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氛围营造等方面积极支持配合,优先给予倾斜,形成了人人关心职教、支持职教、发展职教的良好氛围。二是着眼改善条件,持续加大经费投入。抢抓国家、省市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良好机遇,紧盯“高标准定位,高起点开局,跨越式发展,积极创建全国千所示范性职业学校”的奋斗目标,累计投资1.2亿元,完成了县职教中心择址新建,建成教学楼、科技楼、实训区、餐饮中心、公寓楼等工程,建成国家级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高标准实训室50个,装备实训设备2640个工位,学校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2010年,泾川县职业教育中心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改制为平凉理工中等专业学校;2013年,被教育部等三部委列为第三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项目建设单位;2015年被国家列为甘肃省唯一1所中职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三是立足服务“三农”,着力优化专业设置。坚持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宗旨,紧扣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任务,围绕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富民多元产业、区域首位产业,科学调整专业设置,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初步形成了以机电技术应用等4个专业为龙头骨干、其它专业为辅助的专业集群。其中,焊接技术应用专业被省教育厅评为省级重点专业,数控技术应用等3个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校项目重点支持建设专业,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等4个专业被确定为我省唯一一家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与此同时,紧扣果品、蔬菜、畜牧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大新型农民培训力度,全县共培养农民技术员5434名,为贫困乡村群众脱贫致富提供了技术保障。四是建强师资队伍,努力提升教育质量。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性工作,大力实施“一领三培三炼三评”教师培养工程,通过签约招聘、公开招考等方式,累计引进专业教师80名,全县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积极探索建立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兼职教师、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等工作机制,先后选聘27名企业能工巧匠走进校园参与教学实训指导和师资培训,建立了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素质优良、优势互补的师资队伍。突出专业教师培养培训,加快专任教师向“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三梯度”成长,累计培养“双师型”教师96名,占专任专业教师总数的90%,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劳动力提供了有力保障。五是强化人才培养,多方拓展就业渠道。紧密结合市场需求,积极探索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订单培养”培养模式,先后与大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杭州众泰汽车有限公司、宁波申洲针织有限公司等2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建成校外实训基地10个、企业冠名班8个、研发中心1个。经多方努力,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以“3+2”和单招单考为主要形式的联合办学,共输送学生166名,毕业生就业实现了多渠道、多样化。近三年来,累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4540名,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7.4%,使4500多个家庭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实现了“招收一个学生、培养一个学生、安置一个学生、致富一个家庭”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