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乡村记忆-莒南县高家柳沟村“识字班”发源地

乡村记忆-莒南县高家柳沟村“识字班”发源地

2015-11-16

   “月芽月芽河,流呀无数年,横冲直闯毁良田,人民受灾难。组织起来力量大,征服河山有条件。河流改了道,小地连成片,旱地有水浇,年年大增产,这首“月芽河”流行在严汝美那个时代,那个村庄。

  “上世纪50年代,俺们村建起了合作社,但因村里识字的人少,找不出记账员,给办社带来极大困难,我们就组织办起了记工识字班……”“记工识字班”的发起人之一,现年77岁的老人严汝美对当年的情景依然记忆深刻。

  据严汝妹讲,“当时高家柳沟村,按人口及户数统筹,早期办一处红旗农业合作社,尝试摸索摸索经验,没考虑到没有文化的困难,后来发现,公社一起干活记工,记账都成了难题,后来大伙出主意有的认为画杠杠或画圈圈记,也有的起哄说社好办帐难算,算了吧,散伙吧。当时的支部感觉到困难重重,可支部认为社会只有进步哪有后退的。决定克服困难”。

  人名怎么写?地名有多少画?解放初期,举国上下却普遍缺少文化,很多人连字都不认识,这可老百姓带来了很大困难。不认识字怎么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20世纪50年代,临沂市莒南县高家柳沟的团支部创办农民记工学习班,教大家认字,这一举措受到毛泽东主席的称赞,成为全国农村学文化的红旗单位,而识字班也由此产生。

  严汝美称,后来学习的可多了,村里男女老少天天都在学习,有文化也可以看看那报纸了,拖拉机看看说明书也能开了,就算种地种个优良品种也需要文化。

       1954年,莒南县高家柳沟村团支部创办了记工识字班,带领全村人学文化,解决了当时农业合作社文化匮乏和记账困难的问题。19551227日,毛泽东主席对高家柳沟村团支部创办记工识字班作出了批示:“……山东莒南县高家柳沟的青年团支部做了一个创造性的工作……这种学习班,各地应当普遍地仿办……”批示在全国农村掀起了“人人下地带本书,户户传来读书声”的学习文化高潮。

  高家柳沟村的学问人沈老师表示,未婚女青年在全国各地有称为大姑年、小嫚、小女孩,而在莒南县当地方言称为“识字班”

  沈老师介绍,1953年高家柳沟村成立农业合作社,当时成立合作社缺少记工记账的,团支部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就办起,为记工记账需要的“识字班”当时很多青年和妇女来学习,以后男青年和壮年以劳动居多,在识字班学习的多数是小女孩,这也就是识字班的由来”

  到1971年,高家柳沟村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截至目前,该村先后有300多名农家子弟考取了各类大中专院校,走出山村到全国各地求学深造、工作创业,形成了高家柳沟村特有的“学子村现象”。

    识字班在当时革命的环境中,对于人们提高文化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为革命事业的宣传做出了贡献。后来我们所进行的教育是这一形式的继续,极大地表明我们对于教育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