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开平 > 家乡的故事-开平碉楼诉说“海丝”华侨故事

家乡的故事-开平碉楼诉说“海丝”华侨故事

2018-01-24

图:在“碉楼之乡”开平,华侨荣归故里建起亦洋亦土的碉楼,成为见证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典型地标

  “金山客,没一千有八百”。在“中国第一侨乡”江门,被叫做“金山客”的华侨从漂洋淘金,到荣归故里,建起亦洋亦土的碉楼,成为见证近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典型地标。“薄有赀产及从外洋归国,无不百计张罗勉筹建筑”,清朝宣统《恩平县志》也特别提到碉楼建设与“外洋”的关系。至今,江门民间还流传着“无碉楼不成村”的俗语。尽管岁月流转,百年沧桑,但一座座碉楼至今依然“住”着一个个中西合璧的故事。每桩水泥柱,每根铁条,每块瓷砖,即使比照21世纪“海丝之路”,依然有着中西文化不一样的碰撞与交融。  “广东侨乡有三种楼:一是开平碉楼,二是台山侨墟,三是客家排屋,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标誌。”珠江文化研究会会长黄伟宗评价开平碉楼是“海上丝绸之路中华人、华侨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碉楼之乡”开平,晨曦映照下,随处可见一座座碉楼隐现于薄雾中,好像远山逶迤蜿蜒,如梦如幻。碉楼外观下半部呈简单直筒的设计,让人难以攀爬;而上身却装扮得十分精緻,并且带有明显的古希腊、古罗马、伊斯兰等多种风格。屋内的装修除了传统中式傢具,还有从外国进口的地板瓷砖、家用电器、水泵、发电机等,中西合璧在碉楼和碉楼生活得到了最好体现。

  建筑具古希腊罗马等风格。

  在碉楼里最常见的是俗称“金山箱”的箱子。从清末开始,被叫做“金山客”的华侨回乡,基本都带着一口或数口大木箱或皮箱,装满了西方或南洋的“衣食住行”用品。如果说“金山箱”是财富的象徵,那么承载“金山客”衣锦还乡故事的就是碉楼。

  据普查资料,开平碉楼分石楼、夯土楼、砖楼、钢筋混凝土楼;而钢筋混凝土楼达1474座,佔了逾8成,水泥、钢筋等材料均为舶来品,至今很多碉楼内还保存有俗称“红毛泥”的进口水泥包装桶(近代以来广东民众称英国人为“红毛”,后“红毛”泛指外国人,进口水泥也习惯称“红毛泥”),这在全国其他地区极其少见。

  “钢筋混凝土楼多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华侨吸取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造型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张国雄表示,它们有的是华侨从国外或香港带回设计图纸,交给工匠作为施工的参考。也有的是靠侨民在地上、墙壁上比画画出图样,边施工、边指导亲友建造的。还有的是华侨和工匠们“联合创作”。

  钢筋水泥地板均为舶来品。

  有“开平第一楼”之称的瑞石楼,便是由在香港经营钱庄和药材生意致富的黄璧秀回乡兴建的,具体设计则由其在港谋生、爱好建筑艺术的侄儿黄滋南负责,施工者都是本村或附近的工匠,建楼所用的水泥、钢筋、玻璃、木材等均经香港进口。

  从外部看,“瑞石楼”造型充满西式风格,囊括了古罗马的券拱、爱奥立克风格的柱廊,巴洛克风格的山花等;而内部的布置、用具则是岭南传统的样式,门窗上都是雕龙附凤,有“富贵吉祥”、“延年益寿”等中国传统的祝福字眼。张国雄说,这种突破常规的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洋为中用、兼容并蓄的华侨文化内涵,亦与如今的21世纪海丝之路“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精神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