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乐昌 > 家乡的故事-乐昌公主与“乐昌”地名

家乡的故事-乐昌公主与“乐昌”地名

2018-05-16

  作者:欧伦彬

  清《乐昌县志》载:“在县东三里,二山大小相形如“昌”字,其下产石梳理有声,可为悬磐(乐器名)”。“声由石戇传入,呼之则应.......奏乐期间,双音并发,清越可听”,故名乐昌。其实,在此之前,真正使“梁化县”为“乐昌”县,乃是与一个人的故事息息相关。

  

  话说中国至南北朝分治至陈武帝时,气数已渐显衰微,至陈后主陈叔宝继位时(公元583年),更是风声鹤唳,摇摇欲坠。北朝早已被隋文帝杨坚统治(公元581年)。隋文帝为了早日结束南北分治局面,亲率大军逼近南朝都城建康。不善朝政、喜诗赋的陈后主却天天在后宫寻欢作乐,醉生梦死。这陈后主有个门客叫徐德言,是个俊人才子,金榜题名成为新科状元后,娶了封为“乐昌公主”的陈后主之妹为妻。乐昌公主生得貌美如花,而且满腹经纶,文才盖世。这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佳偶。两人互敬互爱,闲余吟诗作对,抒发对时政、民生的关注和忧虑。有一日,徐德言与乐昌公主预感国破城陷之日必会在战乱中离散。为求日后寻觅,乃将一铜镜破而为二,各分其半,相约他日正月十五卖于街市,以此破镜寻找对方。公元589年,隋朝大将杨素攻破建康,陈朝灭亡。徐德言与乐昌公主被冲散于乱军之中。部将韦洸获得乐昌公主,见其倾国之貌,便献与杨素。杨素见乐昌公主才色绝伦,欲立为妾,可公主婉言相拒。杨素想:“爱其身,及其心”。让真情感化她。于是,把乐昌公主留在长安,试图让她回心转意。

  转眼正月十五两人相约的时间快到,徐德言一路上风餐露宿。历尽千辛万苦赶至长安,于当天一早赶往街上寻访乐昌公主。韦洸亦受乐昌公主之托前来卖镜。两人相见,取出格子半边镜子拼在一起,正好吻合,知是公主之镜,一时百感交集,泪如泉涌。当即以手帕为纸,赋诗一首:“镜与人俱去,镜归人未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而后嘱咐韦洸带回给乐昌公主。

  乐昌公主见诗如见丈夫,恨在咫尺不能相见,整日茶饭不思,以泪洗脸。杨素得知,大为感叹:“其心之美,胜于其人;其心在其夫,其人不可得也!”于是传令召见徐德言,曰:“尔得乐昌乃大福也。……以尔之才德配乐昌之美,乃天赐之缘也。”杨素当即将乐昌公主归还,一对恩爱夫妻在饱受离乱之苦后终于得以重新团聚。成语“破镜重圆”便由此而来。公元597年,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双双南下,隐姓埋名于“大隋粤境第一县——梁化县。次年,隋文帝派韦洸入粤。临行前,杨素托他寻访乐昌公主去向,得知此情时,便准奏隋文帝,将乐昌公主之“乐昌”二字命名,取代带有浓厚前朝色彩的“梁化”二字,更名为“乐昌县”。乐昌公主其人其事亦收录于《中国人名大辞典》。

  乐昌公主与前朝驸马徐德言这一对才子佳人隐居乐昌后,某日两人漫步在山间小道,发现左山如磐,且能回音成乐,右山似昌字,正合公主之名,于是诗兴大发,以乐石昌山为名赠诗予妻。可惜诗失传了,但两山的名字却传开出去。宋代李勃、清代欧堪善等均以此作诗吟咏,乐昌县名的由来,也在乡间以讹传讹,以假乱真了。可以说,乐昌公主的到来,大大促进了当时有“南蛮”之称的岭南文化的发展,促成了“乐邑之地,佑文轻武”的社会意识形态,也给乐昌地域披上了一层神秘传奇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