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龙川 > 嶅山,龙川老八景中占其二 廓外嶅峰接海霞,偏逢雪霁景还嘉

嶅山,龙川老八景中占其二 廓外嶅峰接海霞,偏逢雪霁景还嘉

2018-09-12


嶅山海拔1175米,风景独特,夏秋白云滃漾,冬天霜雪皑皑。


     嶅山,位于龙川县北二十里,高约500余丈,周百里许,祖罗浮脉,九连此其一小支也(乾隆《龙川县志》)。山半有潭,三龙潜焉。周围有金竹脚(1949年10月1日后改为均竹脚)、李田坑、下西山、上西山、原红星林场下坝中队、赤竹塘(义都管)等村落,方圆面积约12万亩。从西至东,长约60km。主峰大帽山山顶,有地质勘探队竖的石标,海拔1175米,为龙川南最高山峰。此脉还有金笔峰(又叫天柱峰)、雪霁峰(龙川老八景之一,因常年积雪不化而得名)、天厨峰、天台石、天砚石、白岭(又名少祖山等)等景点。

  相传嶅山藏有龙,龙川因此得名

  嶅山,是龙川乃至河源的一座历史名山,位于佗城西北、义都之南,与河源上洞交界。它是一座海拔超千米的巍巍大山,主峰为大帽山,海拔1175米。

  嶅山和龙川的得名有关系,和南越王赵佗也有密切的关系。

  说到“龙川”的得名,历代《龙川县志》都常引用南北朝时郦道元在《水经注》引用左思的话,他说:“龙川,左思所谓目龙川而带嶅者也。赵佗乘此县而跨据南越矣。”不管怎样解释,都离不开一个“龙”字。而嶅山里面,传说有龙。

  何以见得?据清嘉庆版《龙川县志》记载:“龙川邑有龙潭,自嶅山分注会于川,故名。”此话信誓旦旦地说了龙川得名的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因为嶅山有龙潭。

  龙潭,在嶅山北面义都方向的半山腰里。清乾隆版《龙川县志》里介绍,嶅山半山有潭,有龙潜在里面,遇到旱灾时,只要诚心祈祷,龙就会飞出来给下场雨。这潭还如瀑飞泻,分成三脉,流到嶅湖。潭边悬崖上凿有“龙潭飞瀑悬千尺”之句,这里亦为龙川八景之一,曰“龙潭飞瀑”。

  历代《龙川县志》将龙穴山都放在山川栏目的第一位,但都不知道它究竟在哪里?引用《南越志》里面的话说:“常有五色龙乘云出入此穴。其穴潜通于海,傍入洞庭。”

  在我国许多方舆典籍里面,都记载龙川有个“龙穴山”。这龙穴山到底在哪里呢?《方舆纪要》说得很明白:“龙穴山在县城北。” 元和《郡县志》也言之凿凿地说:“龙穴山今名龙川山,在河源县东北三百四十里处。”这龙穴山很有名气,据《广东名胜记》记载:“其穴潜通于海,旁入洞庭。”那么,龙川山又在哪里呢?是不是指龙川县治所在地、县城西北方的嶅山呢?

  有人认为,这是岩镇附近的龙池山。对此,民国时邑人张镇江认为,“若龙池山在县东北一百四十里处,高百余丈,上有龙湫,书图(满洲人)志、胡瑃志均不作龙穴山,不能误认。”他又遍询龙池山的父老乡亲,都说龙池山确无穿地出泉之迹。所以,龙穴山并不是龙池山。

  没有确凿的证据,史家是不会附会的,即便有人认为龙川山或龙穴山就是嶅山,也不会贸然肯定,只是悄悄地在下面注了一句“疑即龙潭”。龙潭飞瀑常年不断,夏秋水量足时,常现西边雨东边晴,或东边雨西边晴怪象,阳光照耀下,溅珠碎玉般的飞瀑上空,极易出现五色彩虹。

  于是,说起龙穴山,各家旧志马上便讲嶅山了。

  龙潜之地,其必有龙潭或龙穴。嶅山的龙潭,就有龙出乎其上、入乎其间。因此,仍沿用清嘉庆版《龙川县志》这句话:“龙川邑有龙潭,自嶅山分注会于川,故名。”我们可以说,龙川的得名,与嶅山大有关系。

  嶅山龙潭,传说这里因藏有龙而得名。

  嶅山地势独特,赵佗在佗城设立县治

  沧海桑田,不知过了几亿年,嶅山形成后,又不知过了几千几万年,忽然有一日,平素宁静的山下不远处,突然来了一彪人马。

  “那就是嶅山。”一位老农夫指着前面的山说。老农正耕着田,却见一伙人来问路,为首那位年轻英武,威风凛凛,好个少年!老农心里直赞叹,“上面有龙潭,有龙的啊,龙出来会下雨,雨……”老农正想多介绍几句,那伙人却勒马直往嶅湖跑去了。

  这是2200多年前的一个普通而又不寻常的日子,赵佗初到龙川上任县令之职,他正跑马找地方建县治呢。他这一跑马,岩镇、佗城等地,都流传有称下矜贵的传说了。

  嶅山之于赵佗,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辽阔的古龙川境内,很有谋略与胆识的赵佗选择佗城设龙川治所,并非随意率性之举。他到各处查看山川地势,发现嶅湖东面“阻山带河,四面平旷,登山望景,惟此为中”,背靠嶅山,面向东江,利用水道,可达县辖绝大部分地区。再者,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于是,赵佗以军事家的战略眼光,选择在这里筑城。

  掌控了龙川,对秦帝国而言,就控制了今闽粤赣接壤地区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向南,可稳定已控制的南越地面,向东,则可看住反复无常的闽越,西可至梅关,北可出江西通往中原。

  嶅山的地势,让赵佗安心地在龙川的今佗城地带建立县治,并以此为兴王之地,南下控制了整个南越,为岭南地区的文明作出了源头上的贡献。

  嶅山泉清味甘,百岁赵佗与百岁街之谜

  嶅山曾出现在唐僖宗时翰林学士韦昌明的笔下。

  2000多年前,赵佗为县民和他带来的兵马寻找饮用水时,依照中原挖井方法,在县治所附近挖了一口深井。这口井的水从哪里来的呢?相传从嶅山而来,“泉极清冽,味甘而香”。这话是韦昌明在乾符五年(878年)农历10月写的《越井记》里说的。

  嶅山有很多名胜古迹,大帽山、龙潭、龙潭庙、白云岩、雪霁峰(即嶅峰)、金笔峰(又叫天柱峰)、天厨峰、白云洞、天台石、天砚石等,大多有奇异的传说,或不常见的景色。

  据乾隆版《龙川县志》介绍,嶅山半山有潭,有龙潜在里面,遇到旱灾时,只要诚心祈祷,龙就会飞出来下场雨。这潭还如瀑飞泻,分成三脉,流入嶅湖。离嶅峰书院不远处有座龙王桥,桥下是龙潭母,这是一个约一百平方米的水潭,其潭水瀑布高达百米。龙王桥往上400米左右,有龙潭公。龙王桥东岸有两块桥碑,一块立于嘉庆十八年(1814年),另一块立于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

  潭边悬崖上凿有“龙潭飞瀑悬千尺”之句,这里亦为龙川八景之一,曰“龙潭飞瀑”。

  嶅峰有金笔峰(又叫天柱峰)和天厨峰,素称姊妹峰。天柱峰在嶅山西面,乾隆版《龙川县志》记载,地理经(关于风水的书)上有云:“邑后有此峰,主人高寿。”神奇的是,在佗城,真的有一条百岁街,街上百岁老人很多。嘉庆版《龙川县志》里还记载了不少90多乃至过百岁的老人,还常常被尊老爱老的官家“恩赐冠带荣身”。有人还说,龙川令赵佗,就是喝了源出嶅山的越王井水,才活到一百多岁。

  嶅顶峰高积雪多,驴友登嶅峰赏雪霁

  云蒸霞蔚的天厨峰旁有一穴,传说通于海,舜帝曾乘龙出越地,就是走这个洞穴。

  山高则云多。嶅山海拔1175米,夏秋白云滃漾,冬天霜雪皑皑。

  嶅山有白云岩,在嶅山阳面,离县城只有8里,此处幽静凉爽,里面可容百十人,白云常封之。太守陈偁,曾为此题名镌石(乾隆《龙川县志》)。

  嶅山上的山林中,有许多珍贵的动植物。山上有黄猄,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多被捕猎。1974年飞机造林时曾在大帽山处发现一条20米长的大蟒蛇,“把茅草滚出一条路”(《佗城镇志》)。

  嶅山又有白云洞,在嶅峰之下,幽雅绝尘。这里面的涧泉,流汇于龙潭。宋代尚书王汝砺,曾与同游的文人墨客在此建有唱和诗碑,如今,碑残已不可辨识。

  嶅山上还有雪霁峰,正是龙川八景之嶅峰雪霁指称之处。龙川县志里署名苏东坡所作龙川八景歌,其中有一句云:“嶅顶峰高积雪多。”每到冬天,嶅山之上便会出现冰挂或冰雪,山头一片白,在瓦蓝的天空下甚是耀眼。

  因此,每听到天气预报称冷空气南下时,驴友们或摄影师就会背着大包小包往嶅峰上跑,拍了许多奇形怪状、平地里看不见的冰挂、雾淞,甚至真正的雪,发在朋友圈或驴友圈,引得一圈朋友点赞、刷屏。

  山顶上,那些金色的火竹和青绿色的苗竹林,尚有莽莽原始生态树林、虬结蜿蜒的古藤,皆青翠其下,雪白其上,仿佛飘白花翡翠。凑近了看,那些石头上、泥地上,还结有半透明的冰,若有人随身带着刨冰机,马上就可以吃到纯天然无污染的雪花冰了。

  嶅峰书院与龙潭寺的传说

  作为龙川老八景之一,龙瀑飞瀑除了自然的飞瀑景观,还有嶅峰书院旧址。看此景致,需要从义都新潭登山,从龙潭口沿石阶而上,半小时左右便来到嶅峰书院遗址。据乾隆版《龙川县志》介绍,书院为北宋循守梁克俊创建,用来纪念尚书王汝砺。乾隆《龙川县志》亦有介绍,山上曾有嶅峰书院,但到乾隆年间,这书院便已成了遗址。

  嶅峰书院建在嶅峰半山腰处,海拔约600米。书院前面有池塘,有一块大平地。如今,书院旧基还在,火砖狼藉,但仍能想象出当时的规模。从书院牌楼门前望去,山下村庄、田野尽收眼底。

  龙潭边还有个龙潭寺。龙潭寺历史悠久,传说甚多,大多为求雨得雨的故事。据嘉庆《龙川县志》记载,顺治甲午(1654年),龙川闹旱灾,人们在龙潭向上天祷告,果得雨。县人徐壮行因而建起龙潭寺,作为祈雨之所。乾隆三年,龙川知县盛熙祚建亭于龙潭之上,亭上有匾曰:“膏雨恩波。”邑人徐植圣曾为之作记。

  2013年9月16日,龙潭寺举行重建奠基仪式。规划用地83亩,实际用地81.5亩,总投资2.5亿元。

  陈友谅、朵里不花与倒插竹的传说

  嶅峰书院不远处,有块插旗石。传说,宋末元初农民起义军首领陈友谅曾在此插过军旗。1994年版《龙川县志 大事记》记载,至正十八年(1358年),陈友谅战死江西(查陈友谅于1363年,与朱元璋战于鄱阳湖大败,突围时中流箭而死,至正十八年时确陷于江西),余部南下粤东,分驻于龙川嶅山扎寨3年,数围龙川县城,分兵扫荡循州各地,江西行省平章政事朵里不花来粤诱降,被击毙。

  查朵里不花确曾陈兵揭阳,招降循、梅、惠三州之“寇”,广东苗人金元佑与徭人刘文远不肯来附,“有异志”,被觉察后起事,朵里不花本人、妻妾和儿子达兰不花皆被杀(《广东通志 卷186 前事略六》)。

  在江西鄱阳湖兵败身死的陈友谅,在龙川一带,却没有像多数人那样有“成王败寇”想法,龙川父老对陈友谅抱有极大的同情心。

  在嶅山上,有一种奇特的竹子,头小尾大,顶部只生分枝不长竹梢,又矮又粗,一般长不到两米高,完全异于普通竹子竹节间距的上疏下密。

  据龙川当地的老人说,这个嶅山“倒插竹”,与战死的陈友谅有关。

  相传,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失败后,率领残兵败将退守龙川嶅山,欲图休整后卷土重来(正史记载陈友谅已死于江西)。一日,他召集残部祭旗盟誓,突然天昏地暗,狂风大作,将士们被吹得东倒西歪,旗杆被吹断两截,帅旗悠悠然飘落山涧。陈友谅惊恐不已,长长一声悲叹,认为上天有意要灭他,天意难违,顿时身上箭疮暴裂,血流如注,气绝身亡。

  陈友谅的部下用白银铸成棺具,用黄金锻造棺盖殓葬他。出殡仪式悄悄地进行,一切从简,因怕外人发现,盗掘坟墓偷走金银财宝。结果被一个山顶采药的老汉看见,这里刚好一阵大风掀起盖棺布的一角,在夕阳的照耀下金光灿烂。采药老汉等到天黑,借着朦胧月色走到山顶,四处寻找,终于在山顶的南坡发现一可疑之处。他拨开草丛,看见一堆新土。因时近子夜,老汉慌乱中折了一根竹子,将竹尾向下竹头向上插在地上作为记号,然后便匆忙下山,计划等天亮后再来挖掘。

  老汉回家与家人商议,全家人星夜行动,扛着锄头,挑着箩筐,摸黑向嶅山顶奔去。天将亮时,他们爬到山顶,只见满山长遍了“倒插竹”,记号再也找不到了。家人都埋怨老汉,老汉羞愧万分,自责不该起了贪念,于是仰天哀叹一声,纵身一跳,坠崖身亡(《佗城镇志》)。

  时至今日,嶅山上的倒插竹一直长盛不衰,关于倒插竹的传说,因此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