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韶文化为黄河流域汉民族“花”文化的代表,距今大约4000余年;红山文化为中国北方“龙”文化的代表,距今大约5000余年;我县金沟屯后台子文化遗址,早于一般意义的红山文化,距今已达6800年之久,石雕女神像——东方史前维纳斯的出土,证明了滦河流域曾孕育了中华民族文明的曙光。这一历史发现,为探究人类文明起源,提供了难得的实物依据。 山戎文化是中国北方古老的民族文化,亦可称之为北方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山戎文化由生活“商周(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戎民族所创造,她既不同于北方草原文化,又有别于中原农耕文化,可谓是有着自身显著特点的民族文化现象。山戎人畜牧但不游牧。农耕有常射猎,不但为人类培植了大葱、大豆等农作物,同时还善于造车、铸剑,工农业生产技术堪称其时一流。山戎人能征善战,在近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或“合纵”或“连横”,驰骋于中国北方大地,伐燕、伐赵、伐齐,写下了不朽的历史篇章。古老的山戎人生活在燕山、军都山、七老图山等燕北山地,滦平就是山戎人生活的腹地。专家学者通过考察论证,就山戎文化给滦平作出了三点结论:其一,滦平是“山戎文化”这一文化概念的提出地;其二,滦平所发现的山戎文化遗存,是原汁原味的山戎文化,在整个山戎民族活动区域绝无仅有;其三,滦平各乡镇都有山戎文化遗存,其分布范围之广是其他地方无可比拟的。其中,大屯乡兴州蔄子沟山戎墓地的发掘,丰富的文物让人们看到了古老山戎人的生产生活。重现山戎文化本来面貌,领略山戎人的历史风采,“问祖”北方民族的起源、发展、壮大与变迁,名片的唯一性自然可以彰显出来。 历史上的秦汉时期,北京密云置渔阳郡,其下辖12县中有白檀,今日大屯乡小城子村,就是秦汉时期的自檀县县治之所在,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考古发现,自檀故城建设规制严整、基础设施完善,其遗址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史料记载,汉代名将飞将军李广镇守渔阳时曾弥节白檀;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踏查古濡水,亦曾就白檀故城、兴州河(古称大要水)有过详细注疏。进一步发掘保护白檀故城遗址,再现两千年前塞外古城的辉煌,同时借助于文物、史料展示,可以为文化爱好者探寻中原汉民族与北方匈奴民族之间的历史真实提供平台。 喇嘛洞卧佛古寺遗址,位于大屯乡东院村西。喇嘛洞岩洞内,曾有摩崖石雕卧如来佛像一尊。历史上的“檀渊之盟”以后,宋辽之间建立互派使臣制度,借以加强国家、民族之间的交往。所辟驿道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就途经今日的大屯,并于喇嘛洞对面建 “卧如来馆”一处。前后百余年,众多历史名臣都曾在此驻足。开发与保护喇嘛洞卧佛寺遗址和复建卧如来馆,借助于丰富的使辽文化资料,可以展示出契丹文化之魅力以及唐宋时期生活在滦平大地上的奚族人、渤海人、汉族人、契丹人的生产生活。 大屯乡兴州村所在,从北魏到元明,几百年间一直处在城镇核心位置,先后为“兴化县”、“宜兴县”、“宜兴州”、“兴州卫”的县府、州府、卫治所在地,古城墙遗址至今犹存。在中国历史上,“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妇孺皆知,“山西洪洞大槐树”作为明初奉旨移民的集散之所,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寻根问祖之地。然而,在我国10大寻根问祖地和8大移民基地之中,“古北口外小兴州”同样不可以忘却。据 《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漳采纳 “迁狭乡之民于宽乡”的建议,进行了19次大移民,其中从古北口外宜兴州所辖范围内向河北保定、北京良乡一带移民3次,6万户。到了明成祖朱棣执政时期,出于防御压力,再次对 “山后”之军民进行大迁徙,将长城以外原宜兴州所辖备卫所军民10万众,悉数迁入长城以内,长城之外“欧脱地”自此形成。这里的“宜兴州”,其州府所在地就是今滦平县大屯乡兴州村,今日的兴州村就是当年“山后”移民的集散之所。“问我祖先哪里来,古北口外小兴州”,《任丘县志》、《清苑县志》对此有着明确的记载。加强兴州古城遗址发掘保护,突出展现明初大移民的历史,展现问祖文化所独有的吸引力,“古北口外小兴州”大有文章可做。 大清入主中原以后,于当时的滦平境内修建了八座行官,其中兴州行官至今犹存,其余已经不复存在。在兴州行官,有御赐红白牡丹各一株,历经三百年,时至今日每逢春季依旧竞相开放,与此有关的民间故事脍炙人口。除此之外,还有妃子庙遗址尚存。以此文化遗存为载体,挖掘展示满族历史文化特别是满族“和”文化,内涵应该是非常丰富的。 纵观历史上的滦平,可谓是一个多民族和睦共荣的家园。山戎族、匈奴族、库莫奚族、渤海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满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在这一片热土上来来往往、生产生活,写下了浓重生动、异彩纷呈的民族史,丰富精美的历史文物和历史典籍,为我们探秘中国北方民族的交融、演化史提供了充足的实物依据和史料依据。其中,兴州古城文化遗存最为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