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罗源 > 【罗川非遗】畲家最美“凤凰装

【罗川非遗】畲家最美“凤凰装

2018-11-08

  头顶盘着红绳,象征凤头;衣服绣花边,好似凤羽;花带扎在腰后,如同凤尾;银饰叮当作响,象征凤鸣……这是畲族女性服饰的精粹——凤凰装。3月初,在罗源竹里村,当穿着一身凤凰装的畲家女子走进阳光里,立即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然而,除了节日和婚假,如今这缤纷的“凤凰装”已很少出现在罗源畲乡的大街小巷。2008年6月7日,畲族服饰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保护和传承畲族文化,罗源县建立了畲服传承与保护基地。作为罗源畲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兰曲钗,也正致力于将这项手艺传承下去。

小山村飞出美丽“凤凰装”


  53岁的兰曲钗家住罗源松山镇竹里村,目前罗源、连江、宁德等地的畲服95%都出自他的裁缝店。自2008年被选为畲服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店就成了畲族服饰传承示范基地。在店内,墙面上展示着两件传统的畲服。“一件苎麻的,一件棉布的,都有些年头,是当时妇女的日常服。”兰曲钗介绍,过去畲服的花边都是手绣的,花边没有那么多,现在人们看到的“凤凰装”是改良过的。他指着墙上另一件满是花边的华服说,这就是“凤凰装”了,除了局部有手工刺绣,其他均被机器花边替代了。


  据悉,罗源式“风凰装”在全国畲族女性服饰中最有象征性和代表性。究其原因,兰曲钗说,罗源畲服更华丽,有着宽大的花边,多时可达十几厘米。更重要的是“有些地方的畲服“汉化’较严重,而我们仍保留着传统蝙蝠袖的样式。

霓裳承载畲家图腾崇拜
  “风凰装”有着美丽的传说,体现了畲族古代的图腾崇拜。相传畲族始祖盘瓠王率领族人征战南北,后移居宝地广东凤凰山繁衍生息,为了占山为王,遂以传说中美丽的风凰为本族人的图腾。盘瓠王后来被高辛帝招为东床快婿,许配三公主。结婚时,三公主风冠、风衣的华贵打扮,光彩照人。从此,畲家女便穿上风凰装以示吉祥如意。

  与各地“风凰装”相比,罗源的“风凰装”在每一个部分都模仿风凰。如:头饰由红绳高高扎起头髻,叫做“风头”:“花边衫”和“绑裙”以黑色为主调,用芝麻布或棉布缝制成,而领口、袖口、裙边却用艳丽的刺绣装饰,如同风羽“花带”往腰后扎,绣着花草、鸟兽的飘带在身后飘荡,象征着风尾…


父子传承畲服缝纫绣花手艺


  “风凰装”虽美,但如今许多畲家人脱下了风凰装,穿着与汉族无异。兰师傅13岁随父亲学裁缝,16岁出师,“我家的畲服制作已经传承四代了”兰师傅没想到,在他30多岁时,因畲民汉化进程加快,畲服加工陷入低谷。为了生计,他离开罗源制作时装。直到2007年,罗源、连江等地兴起“畲族风”,出现了大量的畲服制作需求。他带着儿子回到老家,重新挂起裁缝店的招牌。

不见苎麻织染 幸见“蚕娘”复出
  除了传承了剪裁手艺,兰师傅还从父亲那学会刺绣,有着“畲族第一绣”的名号。兰师傅说,畲服上的花边本是畲女在家刺绣后,交给裁缝店加工到“风凰装”上后来,会刺绣的畲女也越来越少,这环节渐渐交由机器完成。不过,上门找他刺绣的人却多了。虽是男子,兰师傅刺绣的活计,一点不输心灵手巧的女子。

  除缝纫、刺绣外,畬服的制作还包括织布、蜡染、织蚕丝带等工序。最原始的畲服使用苎麻材料,腰带用蚕丝。畲民种下苎麻后,将之搓成细线,漂洗晾干,绕成线团,织成苎布,再以自制蓝靛染成青色或蓝色。但是在2010年,畲族苎布织染缝幻工艺市级传承人兰连珠去世,罗源苎麻织染工艺的传承受到了影响。兰曲钗说,虽然畬服多数已用棉布替代苎麻,但蚕丝带仍采用蚕丝。在他撮合下,仍掌握养蚕、织布技术的表姐兰金妹回到家乡,编织蚕丝带。
  

  兰妹金十几岁就和母亲一起养蚕,学织布。如今,时隔40年“重拾旧业”的她,正凭一己之力传承“蚕丝带”的工艺据悉,罗源县目前己经为兰曲钗申报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还准备为兰妹金申报市级畲族芝布织染缝纫技艺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