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建筑的瑰宝--陈太尉宫
陈太尉宫,坐落于罗源县西北部的中房镇乾溪村,距罗源县城35公里。中房镇是罗源县最早开发的地方之一,据出土文物证实,早在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活动。旧时因古田至宁德驿道从境内通过,交通较为发达,所以中原地区有很多人南迁时在这里定居。陈太尉宫占地3000多平方米,其中宫外甬道、门亭、旗杆碣、官埕等占地约2000多平方米;宫内占1155.07平方米。陈太尉宫始建于五代初期,后历宋、明、清扩建,形成集以上4个朝代建筑风格于一体,为全国少有,被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和文物专家誉为江南古建筑的瑰宝。1980年10月3 日,罗源县革委会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10月1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25日公布为第五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太尉宫的创建者是陈苏。陈苏原籍河南固始县,唐大和五年(831)出生,唐乾符年间贡士。陈苏自幼勤学好问,很有才华,在当地十分出名。朝廷曾三次调其为官,但陈苏看不惯官场上权贵勾结,腐败堕落,拒绝不就。唐中和三年(883年),河南节度使秦宗权篡政权并称帝,叛军四处烧杀掠夺,河南等地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陈苏为了躲避战乱,携家人南迁,于唐龙纪元年(889年)进入中房。
陈太尉宫始建于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初时称“陈氏宗祠”,系陈苏为纪念远在河南固始的祖先而建的。后曾多次扩建,现存的建筑物分为宗祠、正殿、左配殿、右配殿和前殿等5大部分。按年代可分为五代、南宋、明代和清代。宫的门口上石刻“虬松倒插”四个字,这和陈苏在中房定居民间传说有关。据说,陈苏由初来罗源时,对中房的气候不了解,便于当年冬季取两株松树苗倒置种植在滨山上。种罢,暗中默祷,此松倒种,如能成长,吾家决定定居在此。次年,松苗果然存活,陈苏便决定在中房定居。清道光版《罗源县志》等皆记载了这两株倒种的松树。
前殿,俗称戏台。前殿建筑面积324.83平方米。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与右配殿同时建设。后来被台风刮倒。咸丰年间与右配殿同时复建。戏台前的左右两侧建有看台,与左、右配殿相连。戏台上方结八角藻井,周边用斗拱装饰,藻井中间绘画。戏台前沿高栏杆板,雕花、鸟等图案,造工精细。前殿背面即是宫门,其屋面用平身科斗拱斜抽装饰,四角屋檐高翘,雄伟壮观。陈氏宗祠分为两个梯级,上部分是宗祠,是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陈苏亲手创建的。中间部分是五代年间的建筑,两侧是宋代扩建的。从中可以看出,初建时这里规模很小。祠内初时供奉陈苏的祖宗陈雍夫妇二人的祖牌,后才改为塑像。后唐贞明元年(915年),陈苏逝世,时年85岁。因为陈苏定居中房时,竭力传播中原地区的先进农业技术,发动乡人开荒种茶、植桑养蚕、发展农业;兴办乡校,供当地群众子弟就读;提倡敬老尊贤,同时用自己掌握的医术为乡人治病,因此得到众人的敬重,尊称其为“高行先生”。陈苏去世后,群众为悼念他,特塑了陈苏泥像,与其祖宗的祖牌一起供奉于陈氏宗祠内,并将原来的陈氏宗祠改称为“高行先生祠”,过年过节上香祭祀。南宋嘉定二年(1209年),陈苏被敕封为“英惠侯王”,嘉熙三年(1239年)又被加封为“显佑应侯王”。自此,在祠堂前的空地上建造大殿,陈苏的塑像移供到正殿,并称为“大宫”。
正殿于宋嘉熙三年(1239年)动工,历时一年多建成。正殿的标高比陈氏宗祠低一级。建筑时为了不破坏原有陈氏宗祠的建筑物,体现内部有区别,外观又呈现整体性,正殿屋脊就不能放在中柱上。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建筑时,明间主柱采用柱头斗拱重叠,通过斗拱把屋面的负荷过渡到各柱柱顶,形成平均受力。明间上方的藻井的斗拱既起分散受力的作用,又起装饰作用,达到古朴大方的效果。屋面采用重檐歇山式结构,外观上保持整个建筑风格的统一。正殿这种建筑结构在我国长江以南极少见。正殿的立柱共28根,最大的周长1.19米,最小的1.16米。柱头,呈鼓形,大小与柱础(石)保持一致,这是宋代建筑风格的特点。正殿建成后,陈苏的塑像也就从原祠堂(即高行先生祠)内移供到这里,并增塑了其妻杨氏的塑像。正殿称为“大宫”。正殿建筑迄今已达860多年,经过无数次台风袭击,丝毫没有走样,这在木结构建筑史上也是少见的。有关正殿的建设,民间还流传着一段生动的故事:建殿时,乡人按当地风俗办“加马酒’,为木匠接风,主管的师傅(负责设计)贪酒,又不知中房家酿酒口感好、后劲长,当晚便喝得醺醺大醉,次日上午开锯木料时辰已到,师傅仍然酒醉未醒,同行的伙计问柱子要锯多长?师傅糊里糊涂地回答“一丈四尺”,结果伙计按师傅所说的尺寸,把28根柱子统一锯成一丈四尺。到拢扇那天,师傅清点木料,才发现柱子据太短了,这时,师傅没了主张,心里想:赔吧,赔不起!即使赔得起,时间也不允许,因为第二天就要上梁了,怎么办?想来想去,最后,这位师傅决定溜走。当晚吃过晚饭,他便背着东家和伙计整理衣物,先和衣躺在床上假装睡觉,等更深夜静时再走。谁知,他一躺就睡着了,而且做起梦来,梦见一位慈祥老者对他说:“师傅,师傅,你别走,柱子太短可加斗。”说罢,老者飘然而去。师傅一觉醒来,茅塞顿开,叫起伙计连夜赶制斗拱。第二天上梁时,凡不够长的柱子加上斗和拱,终于将整个房屋架起来。谁知歪打正着,房子盖得比预想的更牢固。我们不知这故事的真假,但是斗拱与柱子确实堪称这个建筑的天作之合。
左配殿供奉的是陈苏第15世孙陈庆的塑像。陈庆,就是陈太尉。生于南宋嘉泰至开禧元间(1201—1207年)。陈庆不但文武双全,而且遵循族训,敬老、爱幼、尊贤、正直勇为。陈庆所处的那个时代,野兽很多,罗源与宁德交界的地方乡人所种的庄稼多被山猪糟蹋。为了保护乡人的庄稼,陈庆肩扛乌铳,日夜巡逻在田间地头,捕杀了不少山猪。有一天,碰上一只重约500-600斤的大山猪,陈庆便举铳瞄准,射中了山猪的前蹄,山猪受伤后疼痛难忍,张着血盆大口向陈庆扑去,正在装火药准备再射的陈庆冷不防被山猪咬伤。陈庆强忍疼痛,与受伤的山猪展开拼斗,最后举铳插入山猪的血盆大口,才将其捅死。山猪虽然死了,但陈庆也因伤势过重而不幸殉难。乡人为感激陈庆,上书奏请朝廷追封其为“都统伏魔太尉”。宋嘉熙三年((1239年)准奏。乡人因此将其灵牌供于正殿。其后,大宫也改称“陈太尉宫”。陈庆的善行,不但为罗源人所敬仰,同时,还随陈氏支系的分衍,在古田、连江、台湾等地亦有奉祀。明万历年间(1573-1619年),乡人捐钱在这里建左配殿,陈庆的灵牌也从正殿移供到这里,后塑陈庆塑像。左配殿坐西向东,建筑面积158平方米,立木柱20根,柱础上小下大,呈喇叭形;明间木柱也应用了柱头过渡到柱顶的建筑技术,柱与仿之间的雀替雕刻的是卷草云纹,明间上方的六角藻井也用斗拱装饰,显现明代建筑风格。右配殿,供奉的是陈靖姑等塑像。殿初建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后被台风刮毁。清咸丰年问(1851-1861 年)重建。
右配殿坐东向西,与左配殿相对,其建筑高度、立柱的根数、建筑面积等与左配殿相同。但与左配殿不同,它体现的是清代建筑风格。其中立柱与枋等部件之间连结采用的是通柱和穿透梁涟结,柱础采用鼓形,明间上的藻井也用斗拱装饰,半童、斗拱刻花纹,雀替花纹为穿透式,与明代明显不同。(罗源湾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