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城县

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职成动态 > 蒙城县黄花梨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蒙城县黄花梨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2017-04-17

       黄花梨是由浙江大学园艺系采用"黄蜜"和"早三花"杂交育成。上海、杭州、金华、武汉、合肥、岳阳及甘肃定西等地已试栽或推广。蒙城县于1995年在篱笆镇进行了小面积试栽,在取得良好效益后,逐步扩大栽培规模,现已形成600多亩的种植基地,成为皖北规模最大的黄花梨无公害种植基地。其栽培技术规程如下:

     一、生物学特性

       黄花梨为落叶乔木,树冠高大,树姿开张,叶卵圆形至椭圆状卵形,嫩叶棕红色,两面均有毛,果实阔圆锥形,黄绿色,果个中大,果面有黄褐色斑。果肉白色,皮薄肉厚核小,肉质脆嫩,汁多味甜,品质上等,抗黑斑病和轮纹病。4年生开始结果,易形成花芽, 4月开花,果实8~9月份成熟,果实耐贮藏。

    二、园地选择

      黄花梨的适应性较强,对土壤和环境的要求不甚严格,但为了能建成高效益无公害的梨园,在选择园地时,应符合NY5013-2006产地环境条件,选择土层较厚、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地块。

    三、苗木栽植

      在栽植当年要求大苗壮苗、大穴,施足底肥,栽植坑一般在1米见方,每坑施土粪25-75公斤,过磷酸钙0.5-1公斤,土杂肥与挖出来的表层土壤掺拌均匀后回填到树穴的底部,靠近苗木的根部下方施入适量的化学肥料,但要注意不要让化学肥料与苗木的根系直接接触,栽植深度一般以苗木根颈部位在浇水踏实后与地面平齐为较好,栽后要踏实,并浇一次透水,以便使苗木根系与土壤密切接触,以防抽干,以后视土壤墒情进行浇灌或排水。

    四、土肥水管理

     (一)中耕除草 适当间作

       在果树开始结果后,每年都要对果园进行中耕,及时进行锄草,施肥,防病治虫。除草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定,抓两头放中间,即在梨园生长前期和采收后进行除草,而在采前一个月,正值果实膨大高峰期,又遇高温酷暑季节不宜除草,可起到保水、保肥、降温的作用。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在不影响树体生长结果的情况下,还可适当间作矮杆、不与果树处在同一个需肥高峰期的经济作物,如花生、草莓、豆类、薯类、瓜类、药材等,禁止间种高粱、玉米、棉花等高杆作物,也不可种秋季大白菜、萝卜、胡萝卜等,它们要求秋季用较多的肥水。适当间作既可提高经济效益,又可达到调节果园土壤墒情的目的。

      (二)适时适量施肥

       肥料使用必须按照优化配方技术,以有机肥为主,使足够量的有机物返回土壤,以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生物活性。所有有机肥(堆肥、沤厩沼气肥、绿肥、作物秸秆、泥肥、饼肥等)、无机肥(矿质肥料)、微生物肥料和叶面喷施的肥料尤其是富含氮的肥料应以对环境、树体和梨果不产生不良后果的方法使用,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或生物肥料。无无害水果种植禁止使用硝态氮肥,化学肥料必须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有机氮与无机氮之比为1:1,最后一次追肥必须在收获前30天停止,叶面喷施的肥料必须在收获前20天停止,农家肥制作堆肥必须要经过高温发酵,以杀灭各种寄生虫卵、病原菌和杂草种子,使之达到无害标准。

        施肥要适量,各种肥料要搭配合理,应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如果不注意肥料比例,氮肥过多,果树就会表现为新梢旺长,果实养分积累受阻,发育差,果形小。特别在果实膨大期更要注意控制氮肥,重施磷、钾肥。施肥的总量要根据产量、树力、地力、施肥方法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理论施肥量一般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理论施肥量=(果树吸收量-土壤天然供给量)/肥料利用率

实际生产中,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多年生产经验加以确定,施肥时期及肥料选择在各个物侯期要有所区别

       1.落叶前(即9月-10月)要施入有机肥做底肥,并加入全年磷肥量和少量氮肥,一般要深施。

       2.萌芽前(3月份)第一次追肥,以氮肥为主,促进根、芽、枝、叶、芽展开,提高座果率。

      3.花芽分化前(5月下旬)第二次追肥,以三元素复合肥为主(未结果的幼树有这次追肥即可)。

      4.进入结果期的成年树7-8月份追第三次肥,以三元素或多元素复合肥为好,要以钾肥为主,其他元素肥料配合,以促果实肥大和提高品质。

      5全年总施肥量在各次施用的比例:氮为:秋施基肥50%,三次追肥分别为20%、20%、10%。磷为:秋施或春施一次性施入全年量。钾为:在第二、第三次追肥时分别用60%和40%。

       6各种微量元素应在果树显现缺素症时及时追施或根据当地土壤的特性在各次施肥时配合施用。

       (三)适时灌排

       梨树虽然耐涝,但长期积水和过分干旱都会影响产量和果实品质,甚至影响树势和树的寿命,因此要根据物侯期、土壤含水情况、天气情况等多种因素进行判断果树是缺水还是需要排水,并注意及时进行排灌。

     五、病虫害防治

        梨树的病害和虫害很多,但在实际生产中,发生较普遍、为害较重的害虫有20多种,如为害果实的害虫主要是食心虫类、椿类、梨象甲、梨实蜂、黄粉蚜等 ,为害枝干、新梢、叶片的害虫常见的有毛虫类、金龟子类、蚜虫类、螨类、蚧壳虫类等,普遍发生、为害较重的病害有10多种,如黑星病、腐烂病、干枯病、轮纹病、黑斑病、褐斑病、梨锈病等。

       无公害水果生产应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创造不利于有害生物和有利于各种天敌发生繁衍的环境条件,生产中应优先使用农业措施,加强栽培管理,提高黄花梨自身抵抗病虫的能力,对已形成危害的,应尽量利用灯光、色彩诱杀害虫、机械和人工捕杀害虫等物理机械防治措施,同时也可采用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病、利用昆虫激素防治害虫等生物防治措施,药物防治应使用生物生化农药,严格控制使用化学农药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的农药应三证(农药登记证、农药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齐全,高效、低毒、低残留,每种有机合成的农药在一个生长期内避免重复使用,限制使用各种遗传工程微生物制剂,严禁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或者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

    六、提高黄花梨品质的几种措施

       1.适量留果,控产促质

      黄花梨留果量应根据地力、树力、肥力,适力适量。比较容易掌握的一种计算留果量的方法是干周法:

单株留果量(个)=6*0.08*周长2(cm)*1.2

但在实际生产中,还应根据当地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正常管理的盛果期黄花梨应控制在亩产2500公斤左右,产量过高,则品质下降。

       2.充分授粉受精,选留边果

       黄花梨不经人工授粉,也能保持较高的座果率,若以湘南梨为授粉品种,则可提高座果率,经人工疏果后,保留1、2序边果则可提高梨果的商品价值。

       3.合肥肥水,前促后控

        严格按照GB/18407.2-2001和DB341T208-2000规定的标准施用充足的有机肥,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并增加磷钾肥比例,不但单果个大,果面光亮,且可提高糖度1度左右。掌握灌排技巧,前促后控,尤其在采果前几周严格灌水,否则会使得梨果糖度降低,风味变淡。

       4.冬夏修剪结合,透光增质

       利用冬剪和夏剪相结合的方法,开好角度,落头开心,疏除外围过密强旺枝,随时疏除直立枝、徒长枝、过密枝,回缩长弱枝、交叉枝、重叠枝。

       5、梨果套袋,改善外观品质

       谢花后25-30天内,与疏果定果作业相结合,选择1、2序位的端正大果,按每棵果树的负载能力留足套好,多余的果一律疏掉,套袋前不能喷乳剂农药,而用水剂、粉剂,则可明显控制果品锈斑发生,纸袋以白色或黄色为好,并浸有杀菌剂和石蜡,以防雨防菌。

       6.适当晚采,增糖增色

       果实的糖度和皮色,在采前3周内变化剧烈,黄花梨在8成熟时采收,味甜、汁多、肉质细脆,成为上市佳品,糖度增加2-3度风味和皮色都得到改善,从而提高梨果的商品价值。

主办:蒙城县职业教育中心 地址:蒙城县周元西路70号 邮编:233500  电话:0558-7667728、7635027
| 关于我们 | 意见反馈 | 京ICP备05064925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