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示范创新 > 深度对接地方支柱产业 探索共育技能人才之路

深度对接地方支柱产业 探索共育技能人才之路

2017-05-11


   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大批中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服务地方经济,为推动经济社会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做重要贡献。为了完成这一使命,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要求,根据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多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探索出了一条“深度对接地方支柱产业,校企共育合格技能人才”的有效之路。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为例,介绍如下:

     一、实施背景

   汽车产业是蒙城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在十二五期间就确立了立足皖北、面向中部、辐射全国,致力于将其建设成为蒙城的核心经济增长点,努力打造皖北地区最大的集汽车制造、改装、零部件加工、整车销售、汽车展示、配件供应、售后服务、信息反馈“八位一体”的汽车产业战略发展地位。十三五又将其确定为“三大产业”之一,目前蒙城汽车产业以江淮安驰汽车有限公司为龙头,引进资金、关键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模式,推进整车制造业科学发展,逐步实现产业集群化、规模化的发展目标。2015年江淮安驰汽车有限公司达到15万辆的生产能力,产值突破50亿元,实现“中有江汽、南有奇瑞、北有安驰”的安徽汽车产业格局。


  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开设于1993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建设,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队伍建设都得到了很大的加强。特别是江淮安驰汽车入驻蒙城后,带动蒙城汽车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市县领导也寄予厚望,并将蒙城县职教中心确定为江淮安驰汽车技术工人的培训基地、人力资源的保障基地。为了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又能促使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学校发展,在县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校企双方多次调研和协商,双方确定在学校设立“江淮安驰”冠名班,在学员的招收、教学目标的制定、学员的素质培养、学员实习环节和就业的安排等方面全面与江淮安驰汽车公司对接合作,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走上了校企深度合作共育技能人才的道路。

     二、主要目标

  校企共同致力于革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专多能,综合素质高,能满足汽车专业内涵多样化和汽车行业就业技术发展要求的人才,尤其是培养能够适应江淮安驰汽车有限公司发展需求的人才;根据企业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和综合素质要求进行课程体系改革,改变以往的职业教育模式;创新教学环境,构建具有企业情景的理实一体化实训室;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满足学生技能训练和企业生产需求,提升学生适岗就业能力,提高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校、学生、企业的共赢。

    三、实施过程

  (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1.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由江淮安驰企业高管、技术骨干、基层领导和学校专业带头人组成的人才培养师资团队,在对汽车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完成了汽车维修、汽车制造职业岗位(群)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报告。结合汽车服务市场的实际需求,加强专业综合能力培养,引导其向技术主管、维修班长等岗位纵向发展;针对江淮安驰的人才需求,鼓励学生横向拓展,向与汽车制造相关的汽车装配、总装调试、汽车销售及零部件制造等岗位发展,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和主动性,拓宽学生的就业面。着力加强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将项目化课程融入职业素养训练。优化汽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努力使每一位学生根据自身的条件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2.实施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全面实施基于工作页为基础的,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打破课程之间的界限,通过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打破学校、企业的界限,让企业的师傅到学校授课,学校老师到工厂实践,学生校内学习实训和工厂生产顶岗实习交替进行,从而大大增强了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提高了学生所学与所用之间的匹配度,落实了学习即生活、教学即生产、作业即产品的“工学结合”、“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


  (二)优化课程体系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按照江淮安驰汽车有限公司岗位核心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把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形成一套以职业核心能力与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学生为中心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同时借鉴其他先进教育模式,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做了调整与改进,化繁为简,重组、设置了专业主干课程,并自主编写了《汽车底盘维修》、《汽车发动机维修》等校本教材,开发了《汽车电喷发动机》、《汽车电控技术》等精品课程,突出了专业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先进性。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由原来的6∶4调整到接近4∶6,增加了学生岗位学习时间。

  (三)创新教学环境

   实施以项目为引导,任务为驱动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创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场所和环境。学校与江淮安驰根据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和教学的需要,多方进行调研和学习,科学规划,先后建成了集理论学习、技能训练、小组讨论、小组工作于一体的,可实施一体化教学、行动导向教学、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汽车机电维修理实一体实训室、汽车发动机理实一体实训室、汽车底盘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等13个实训室,可满足540余名学生同时学习和实训,真正实现理论教学、技能训练的一体化。


  (四)健全招生机制

   在县委县政府、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与江淮安驰经过认真协商,实行招生与招工合二为一的措施。首先江淮安驰公司根据生产需要制定出近三年的招工计划及要求,学校根据招工计划申报招生计划,继续以“江淮安驰”冠名招生;校企共同制定招生招工方案,共同宣传,学校安排教师到各初中学校负责招生;学生入学一个月后,按照双向选择原则,与学校、企业签订三方协议书,明确学生的企业学徒和学校学员双重身份。

   (五)重视新生入学培训

   “江淮安驰”冠名班学生入学不久,对于江淮安驰和今后学习目标不太清晰,为了坚定学生职业信念,加强企业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学校教务处、市场开发部联合在新学期初就聘请江淮安驰公司人事部门对学生开展职业素养培训、专题讲座等,组织学生深入江淮安驰参观学习,了解企业文化及企业员工要求。通过学习和耳闻目睹,学生坚定了学习信念,树立了学习信心,激发了学习热情。

   (六)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

   为加强对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促使学生提前掌握企业生产技能,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的零距离接轨,在江淮安驰企业内双方共建一个集生产、实习、培训和教学于一体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一是满足学生在工厂学习、实习,实践生产的需要;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教师的技能水平,满足实训生产环节的管理、高质量实训实习教学的需要;三要逐年扩展实训基地的功能,由最初的锻压实训增加汽车模拟装配、汽车焊接、汽车喷涂等三个“生产性”实训功能;四是拓展培训范围,不仅作为冠名班的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也服务于其它相关专业的学生和企业在岗职工的继续教育。

   (七)完善学生企业实习过程

   企业实习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性最强的综合性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对企业文化的认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提高学生的综合岗位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此,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学生企业实习计划和考核标准等,建立学校、企业双方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教学计划安排,前两学年每学期安排不少于两周的企业实习时间,第三学年安排学生到江淮安驰生产一线工作岗位进行顶岗实习。通过企业实习有效地保证实践性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生产任务的完成。通过工学交替和顶岗实习,学生全面了解掌握所学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情况,提高了岗位技能,了解了未来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就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保障机制

  (一)组织保障

   在县委政府的支持下,经校企双方仔细协商,报经县政府同意,成立由教育局分管的局长、学校分管校长和江淮安驰汽车分管经理负责的,学校教导、政教、招生就业部门、汽修专业学科带头人和江淮安驰公司技术人员、人力管理人员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工作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形势、制定措施、总结部署工作,使校企合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制度保障

   县政府以文件的形式下发了学校与江淮安驰汽车合作的指导性工作意见。学校与江淮安驰汽车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开设、设备更新、实训实习、就业安置、教育教学管理等制度,建立了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为校企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经费保障

  按照县政府文件精神,县财政每年拿出全县职业教育经费的10%用于支持学校与江淮安驰的合作,其它合作项目产生的费用按照学校与企业4:6的比例分担,学生进厂产生的费用全部由企业承担,以此保证了校企合作持续有效的开展。

      五、合作成效

  (一)提升了学生岗位竞争能力

   “安驰”冠名班的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掌握比起以往的专业学生来说有很大的改善。在各级技能大赛上都取得了优异成绩。其中,2015年学校在中职学校技能大赛中,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获省级二等奖2人次,三等奖6人次,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二)汽修专业在校生规模逐年扩大

   随着学生专业水平及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学校在当地社会中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汽修专业每年招收的学生数也越来越多,该专业在校生人数从2010年的205人,增长到2013年的380人,再到2016年的720人。年增长率为41.9%。

   (三)企业技能型人才得到保障

    蒙城江淮安驰汽车公司3000余名员工,半数以上为学校毕业生,其中70%的技术骨干、专业技术人员来自学校,部分还担任了班组长和工段长,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职业学校要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牢记自己的使命,改革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走校企共育技能人才之路,服务当地经济,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培养一批批高素质的技能人才,为“中国制造”走向“优质制造”“精品制造”提供智力支撑,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蒙城县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