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职成动态 > 【平度社区教育】大泽山抗日根据地:铜墙铁壁,传奇永续

【平度社区教育】大泽山抗日根据地:铜墙铁壁,传奇永续

2021-04-20

1937年全民抗战爆发后,胶东区党委根据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提出在胶东首先创立大泽山抗日根据地,然后开辟以大泽山为中心的其他抗日根据地。大泽山抗日根据地建立后,面对日寇疯狂扫荡,当地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纷纷成立民兵联防,配合主力部队积极开展地雷战、石雷战、麻雀战……雷声隆隆,乱石纷飞,敌寇人仰马翻,屡吃苦头后闻风丧胆。


 大泽山地雷战成为胶东各地民兵学习的对象。其中,高家、韭园、所里头、南台、北台5个村于1941年组成的高家民兵联防名声最响,有铜墙铁壁之誉。如今,以大泽山区高家民兵联防抗日斗争史展室为基础建造的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每天吸引着省内外、国内外游客前来瞻仰,高家民兵联防的故事历久弥新。巍巍大泽山,抗战英雄们的史诗永续流传。

 大泽山高峰耸入云端,把红旗插上大泽山,

高举起无数的手,擎起了三八钢枪,

握紧了手榴弹,凭靠九连洞、飞来峰,

掩体隐蔽耸岩屏障天险,

捍卫胶东兵工厂,保卫西海电话班,

决不让日寇野蛮摧残!

誓把敌人消灭在大泽山!

这首《保卫大泽山》,唱响于抗日战争年代,历经八十年的风风雨雨,仍然是萦绕在大泽山这一抗日根据地的主旋律。大泽山下铜墙铁壁雕塑巍然屹立,高家民兵联防的故事历久弥新。如今,在整修一新的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里,来自省内外、国内外的游客抚今追昔。会唱这首歌的英雄们逐渐隐没在历史中,而这首歌背后的英雄豪情、爱国情怀从未消散。

 在建党百年之际,记者采访了平度市博物馆原副馆长高瑞吾。他的故乡东高家村位于大泽山下,村里的大泽山区高家民兵联防抗日斗争史展室正是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的前身。作为这块光荣土地走出来的学者,高瑞吾数十年收集、整理、研究大泽山抗战史;地雷战、石雷战的传奇,就是从大泽山脚下的村庄里发祥,传遍胶东各地,凭借一部《地雷战》成为家喻户晓的战争电影记忆,载入中国人民抗战史的辉煌史册。

 

保卫大泽山

 

大泽山,抗日战争时期胶东地区主要根据地之一。它位于平度市北部,群山连绵,沟壑纵横,非常适合在敌强我弱情势下开展山地游击战。1937年全民抗战爆发后,胶东区党委根据中共中央洛川会议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战场,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提出在胶东首先创立大泽山抗日根据地,然后开辟以大泽山为中心的其他抗日根据地。高瑞吾介绍,大泽山在胶东地区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控制了大泽山,就能南牵胶济铁路,保持胶东区党委和中共山东分局的联系;东延昆嵛山,控制胶东腹地;西制渤海湾,保证渤海走廊畅通。因此,当时八路军西海军分区司令部、中共西海地委及西海行署就设在大泽山下的高家、韭园村一带,开辟了平(度)招(远)莱(阳)掖(县)根据地。

 

当时的西海军分区司令部就在我们高家村,离我家100多米远。高瑞吾回忆,日伪军先后在大泽山周围建立了20多个据点,包围蚕食大泽山根据地,用残酷的三光政策扫荡,被称为八路窝子的高家村成为扫荡目标。我们村222户,被日本鬼子烧了183户,杀了14人,最多的一家被烧过4次。1943年六七月份,日本鬼子七天来扫荡了三次,见人就杀,见到房子就烧。烧掉之后,西海地委组织人从掖县用牲口运来材料,重建村子。每次扫荡都要躲鬼子,一些行动不便的村民只好搬到山洞里居住,最长的住了8年,我们村好多孩子生在山洞里,村民高天贵跟我同一年出生,父母给他起了一个乳名,就叫

 

日军的暴行并没有吓到大泽山军民。为粉碎敌人的扫荡进攻,当地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纷纷成立民兵联防,其中高家、韭园、所里头、南台、北台5个村于1941年组成高家民兵联防,高家村的高禄云任总指挥,韭园村周维绪任副总指挥,一村有情况,五村齐响应。在八路军西海军分区和县区武委会领导下,民兵联防配合主力部队积极开展地雷战、石雷战、麻雀战,与日伪军展开殊死的斗争。

 

从铁雷到石雷

 

民兵联防成立同时,民兵们接触到了上级送来的铁雷,开始学习地雷战法。1941年春,掖县据点的日伪军计划扫荡大泽山,提前得知消息的高家民兵联防在高家村西岔道口、韭园村西蛤蟆湾埋设三颗地雷,炸死炸伤日伪军8名,鼓舞了士气。吃了苦头的日军严密封锁,铁雷无法运进大泽山,于是民兵们自力更生,在高家村东北梧桐涧设立修械所,制造子弹;在高家村西北边在大疃村设兵工厂,收集生铁,压制雷壳,利用硝石、硫黄、木炭自制炸药、埋设地雷,大泽山地雷战就此展开。

  地雷战让日伪扫荡屡遭重挫,于是日寇从青岛调来工兵,探出了不少铁雷。针对这一情况,西海武委会主任傅健吾提议大家研究创造新的武器。高瑞吾介绍,大泽山到处是石头,历史上有放炮炸石头的技能,又有下地枪夜里打獾、打狐狸的传统。大家决定因地制宜,利用石头造地雷。早期的石雷造形简单,用凿子凿出一个直筒状,盛药少、威力小,炸开后就开裂成两半。韭园村民兵模范张炳春介绍了石雷制作技术,他把錾子的尖端打一个斜弯,这样就能凿出口小肚大、装火药多的石雷来。还有的民兵设计在石雷表面凿出菠萝状,这样石雷爆炸时碎片铺开面积广,杀伤力大。石雷试制成功后,迅速在大泽山根据地铺开生产。当时为奖励民兵,武委会提出造一个石雷,奖励一斤小麦的政策。民兵们说,打鬼子不用奖励我们也干。妇女老人齐上阵,大泽山石雷登上了抗日战争的舞台。

 

1941年秋,日伪军千余人大举扫荡,民兵们在高家村西北河滩里布下石雷阵。当敌人陷入雷区后,工兵的探雷器在石雷面前没了用武之地,雷声隆隆,石块纷飞,有50余名日伪军被炸死炸伤,敌寇抱头鼠窜。在残酷的战斗岁月里,大无畏的民兵们将石雷技术不断发展到新高度,先后有石雷、连环雷、前踏后响雷、水雷、绊雷、子母雷、胶皮雷、竹霄雷、草人雷等40多种地雷和布雷技术问世。时任胶东军区司令许世友在回忆录《我在山东十六年》里详细介绍了大泽山地雷战的经验。

 19438月,3000多个日伪军拉网扫荡,高家民兵联防和周围民兵一起用地雷战配合主力一个排打击敌人。过河遇见水雷炸、葡萄园里遇见踏雷、掀开锅有锅灶雷,推门有门雷,打得敌人一天没走十里路,最后拖着250多具尸体退回了据点。傅健吾在回忆录里写道:日伪军在这一仗后哀叹不长铁脑袋,不进大泽山。进了大泽山,把命交给天。’”也是在这一年,胶东军区授予高家民兵联防铜墙铁壁荣誉称号,为大泽山抗日根据地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大泽山永载青史

 血火岁月,成就传奇。据统计,抗战期间,高家民兵联防涌现出各级英模人物、爆炸大王46名,与日寇作战600多次,击毙、打伤、俘获日伪军2300余人。大泽山地雷战也成为胶东各地民兵学习的榜样。1943年春天,傅健吾等领导在韭园村举办了民兵培训班,抽调各地干部,用两个月的时间学习造石雷、埋石雷。学习期间正赶上日伪军扫荡,各县学员现场学习如何埋雷,地雷战的经验由此推广开来。19435月,海阳武委会推广学习大泽山地雷战经验,连续取得辉煌战绩,极大打击了敌人。1962年上映的电影《地雷战》选择在海阳拍摄,大泽山地雷战在胶东抗战局势起到了重要作用,电影里海阳地雷战战例也是生动的佐证。

 大泽山地雷战既是游击战术的发明创造,也是人民战争的宝贵财富,1968年,山东省批准了海阳五虎民兵联防、莱芜县茶叶屿民兵联防、大泽山高家民兵联防三个民兵联防作为对外展示的单位对外开放,介绍地雷战经验。当时正在高家联中当教师的高瑞吾成为讲解员,在新成立的高家民兵联防抗日斗争史展室里,相继接待了来自巴勒斯坦、越南、朝鲜、马来西亚、印度等20多个外国代表团以及众多国内来宾。1977年,高家民兵联防抗日斗争史展室被公布为山东省首批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在高家民兵联防抗日斗争史展室基础上改建平度抗日战争纪念馆,2016年又改建为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作为山东省国防教育基地、青岛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大泽山抗日战争纪念馆内参观者络绎不绝,观众通过照片、实物和实地走访感受当年的血火战史。东高家村青山上,预警日伪军来犯的警钟仍在;北石山上,日寇这里有反对者的标语已磨灭。巍巍大泽山,抗战英雄们的史诗永续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