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走进平度 > “云山老人归真记”石刻

“云山老人归真记”石刻

2021-05-25

      云山位于平度城东25公里处,昔为齐鲁名山。史志载:“天将雨,则云出,山以此得名”。云山西侧的山脚下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建成的尹府水库,这里山清水秀,古迹遍布,主要景观有:云山翠竹、仙人洞、仙人岩、青云顶、玉液泉、圣水池、天池、杜鹃岭、白云峰、道人冢、旗杆窝、大王桥、点将台、双乳峰、鹏崖、炼丹台、龙池、太子书屋、罗成洞,以及,千百年来文人墨客留下的众多石刻,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浑融一体,清新怡人。其中,“云山翠竹”为“平度八景”之一。
       云山观约建于元代,位于云山镇西北尹府水库北岸,云山之阳。“云山观”自建观以来,留下了不少传奇故事,特别是王重阳、丘处机、王抱玄、李志常等著名道人故事更多。
       晚年的李志常与王抱玄(王重阳之孙)等在云山观弘扬道法,采药炼丹,修心养性达十四年。1235年,两人同日仙逝归真。是日,双鸾伏地,赤凤搏空,青霞紫气,馥郁馨香,云山观内显迹殊多,成为美谈。当年的炼丹台,今仍完整地保留下来。
       云山观周围遍布前人留下的石刻,相传有72处,这些石刻年代不一,字体各异,但都清晰可辨。其中的“云山老人归真记”是元已未年(蒙古宪宗九年即1259年)刻,位于云山观东北侧一峭壁上。刻面高175厘米,宽158厘米,14行,满行17字,计205字,字径约9厘米,楷书。书法类写经体,平稳方整,气象庄严,不温不火,尽脱人间尘俗气。文字内容主要称:金、元时道教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之孙王抱玄,晚年栖身云山观,与王重阳弟子李志常、许志部“各炼丹心十四年”,“道震华夷,出神妙用”。81岁时,与李志常“同时归真”。后署纪年为“已未年春和日”。据《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载:“王重阳,陕西咸阳人,生于北宋末年(1112),卒于金世宗大定十年(1170),是金朝前期人。48岁时悟道,大定七年到山东宁海、栖霞、莱州等地传教,为全真派的祖师。他的七大弟子马钰(马丹阳)、丘处机等,又各创宗派,成为道教的‘北七真’”。此石刻,为研究道教的历史提供了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云山老人归真记”石刻内容:
   大云山兴国观者,乃是特踢崇真大师王公炼心养道之所也。此王公者,是王重阳祖师之孙、全真教神仙之嗣,亲书道号曰归一(?)。王法名抱玄,随师祖左右三十余年矣。师归蓬岩,自慕寻真二十其龄。首创“五观”之功。年将暮矣,志隐云山。与徒李志常、许志部三人同志,各炼丹心十四年矣。德馨环海,道震华夷,出神妙用,异显骘人。生擒猛虎于岩前,倒夸苍龙超碧落。如时寿禩八十於一岁,数满功圆,在道六十餘四载。丹书来宣,王、李二人同时归真于一日。双鸾伏地,赤风搏 空,馥郁馨香,显迹殊多。聊为记耳。乙未年春和日。

          “云山老人归真记”石刻内容:
       大云山兴国观者,乃是特踢崇真大师王公炼心养道之所也。此王公者,是王重阳祖师之孙、全真教神仙之嗣,亲书道号曰归一(?)。王法名抱玄,随师祖左右三十余年矣。师归蓬岩,自慕寻真二十其龄。首创“五观”之功。年将暮矣,志隐云山。与徒李志常、许志部三人同志,各炼丹心十四年矣。德馨环海,道震华夷,出神妙用,异显骘人。生擒猛虎于岩前,倒夸苍龙超碧落。如时寿禩八十於一岁,数满功圆,在道六十餘四载。丹书来宣,王、李二人同时归真于一日。双鸾伏地,赤风搏 空,馥郁馨香,显迹殊多。聊为记耳。乙未年春和日。